"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高中生眼中一个好数学老师的标准

2019-12-27 09:2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高中生眼中一个好数学老师的标准[20191226204307]
摘 要
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是所有数学师范生的追求。笔者通过对教师风格迥异的班级的高中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从高中生的视角来讨论一个优秀数学教师的标准。我的论文将从课堂,作业,师生沟通三个方面作出比较,进而阐述这个结果。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
目 录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目 录 I
一 绪论 2
(一)问题提出 2
选题缘由 2
研究意义 2
(二)文献综述 4
(三)研究方法 5
(四)概念和研究范围界定 6
概念界定 6
研究对象 6
二 高中生眼中好数学老师调查结果分析 7
(一)语言 7
授课语速 7
授课语言 8
(二)板书 9
板书内容 9
板书效果 10
(三)提问 11
提问频率 11
纠错情况 12
(四)讲练 13
时间分配 13
先后顺序 14
(五)作业 15
完成时间 15
作业批改 16
(六)知识 17
(七)品质 18
三 结论和建议 19
(一)结论 19
共同点 19
差异性 19
(二)建议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附 录 23
一 绪论
(一)问题提出
选题缘由
在高中实习的过程中,我通过听不同的数学老师上课,分析各班数学成绩,学生对于数学课程以及数学老师的态度,初步得出几个结论。
1、每个数学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管理系统,每次考试后班级之间的成绩都参差不齐;
2、并不是成绩好的班级的学生更喜欢他们的数学老师,学生似乎并不单纯以成绩评价老师;
3、数学师范生并没有真正的踏上工作岗位,而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仅有数学学科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学记》中指出,“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从古到今,这句话都依然适用。师生之间良好的相处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喜欢这门功课,从而有更好的情绪和动力学习。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受到的影响,最大来自于教师。《教育法》在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的同时,也对教师的个人道德以及职业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这条规定针对师德层面对教师作出了基本的约束,但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肯定,每个教师都需要不断完善自我,努力充实自己的知识,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做一名学生心中的优秀教师。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由于生活环境,身心发展程度不同,他们对教师的要求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因此,了解大多数学生喜欢怎样的老师,分析比较不同学生对教师的不同要求尤为重要。
研究意义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以及不同学生对教师要求的差异性并没有得到更大的重视。本课题通过研究高中生心中好数学老师,将其进行归纳对比,使得广大中学数学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想法,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促进他们成为一个学生眼中的好老师。当师生关系处于和谐氛围中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显著提高,学生喜学,乐学,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该结果对未步上工作岗位的数学师范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更好的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尽快得到学生的接纳,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有关教师素质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大多是建立在师德方面的研究。纵观这些优秀教师的文献著作会发现,目前国内外教师对自身所需素质的探索,主要还停留在自己眼中的好老师,除了尹祖雄在《做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与郑志宏在《责任、风格、幽默感—学生心中的老师》中真正关注了学生的要求,其它大多数老师还是假借“学生眼中”之名,虽然都明白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关系重大,却没有真正深入学生中去研究,因此我的课题研究结果就具有一定的代表学生的能力。不仅仅是对师范生,对在职老师也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在此基础上,我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首先,我需要先了解到目前为止的相关研究中,老师们的眼中,优秀老师的标准,从而能对自己编织调查问卷所设立的题目有大概的框架。本课题希望通过调查研究,对不同的高中生心目中的好数学老师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学生心目中的好数学老师的结论。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各类相关文献,资料,图表等,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目前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2.问卷调查法。
调查对象:以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选择了高一年级两个数学老师风格迥异的班级,高二文理科各一个班的学生,共发放200份问卷,有效回收178份,其中男生75份,女生103份。
内容设计:根据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结合前人的调查问卷,加以改动,设置一些问题,从期望的数学老师上课方式,作业批改,与学生相处,老师自身素质等方面,以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形式分别向老师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班级高中学生调查;
3.描述统计法。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汇总,结合此班级的数学老师的风格方式进行归纳,并运用统计数学方法对其进行回归分析。
(四)概念和研究范围界定
概念界定
既然是研究好数学老师,那么,何为好数学老师?教师的理想形象,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关注点。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学生的想法,从学生的出发点看,好老师一定是热爱教育,尊重学生,有渊博的数学知识积累,高超的教学技能,以及一定的人格魅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界定标准的选取不同,对好数学老师的定义就会不同。本文将从对高中生的调查出发,最后概括得出高中生心目中好数学老师的标准。
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两个数学老师风格迥异的班级,高二文理科各一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二 高中生眼中好数学老师调查结果分析
(一)语言
授课语速
从表2-1可以看出,大多数高中生希望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能用中速讲解知识,但不同班级,以及同一班级男女生之间仍然存在较小的差异。文科班男生希望老师快速和慢速上课期待值都为0,而理科班有10%的男生希望老师课堂语速快。总观男女生对数学老师的课堂语速期待值,女生选择中速的有80%,而男生相对较少,仅有64%。
表2-1 对数学老师课堂语速的期待值比较(%)
性别 快速 慢速 中速 没有要求
高二 文科班 女 6% 6% 82% 6%
男 0 0 80% 20%
理科班 女 4% 4% 78% 14%
男 10% 3% 64% 23%
高一 年轻教师班 女 0 0 70% 30%
男 5% 0 63% 32%
资深教师班 女 0 0 91% 9%
男 5% 0 62% 33%
合计 女 3% 3% 80% 14%
男 7% 1% 64% 28%
总计 5% 2% 72% 21%
语言是课堂知识信息交流的载体,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接受老师所教授的知识是被动的,要受制于教师输出知识的速度。而学生接收知识后并不是单纯的记忆存储,还需要对接收的知识进行选择加工。语速过快,学生接收知识后来不及反应,势必会造成他们理解记忆困难。反之,语速过慢,则会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而且学生听了会疲倦,注意力会分散。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huxue/2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