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研究

2020-11-06 13:2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选题意义 2
1.2 研究现状 2
1.2.1 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 2
1.2.2 各省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 3
1.3 研究方法与手段 3
1.3.1 研究方法 3
1.3.2 研究手段 3
2 淮安市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分析及指标的选取 4
2.1 收入差距 4
2.1.1 收入差距的概念 4
2.1.2 因变量的确定 4
2.2 影响因素的一般性分析 4
2.2.1 经济发展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4
2.2.2 教育发展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5
2.2.3 政府政策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5
2.2.4 居民收入差距的其他影响因素 5
2.3 指标的选取 5
2.3.1 经济发展方面 6
2.3.2 教育方面 6
2.3.3 其他宏观经济因素 7
2.3.4 国家政策 7
3 淮安市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7
3.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7
3.1.1 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 7
3.1.2 主成分分析法的步骤 8
3.2 淮安市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9
3.2.1 原始数据的处理 9
3.2.2 SPSS软件与多元线性回归 10
3.2.3 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 11
3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2.4 主成分的结果分析 14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15
4.1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摒弃以前向城市倾斜的政策 15
4.2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降低农村的失业率 15
4.3 加大财政对支农和教育支出力度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我国改革开放以前一直是计划经济体制,没有明显的收入差距。由于改革开放的开展,经济进一步发展,居民的生活也在一天天地改善,但是收入分配失衡的问题却在这个阶段不断凸显,拉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收入分配失衡会阻碍经济、社会等发展,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采取许多的措施来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比如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教育支出等,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起到作用,收入差距并没有缩小,而是不断地在扩大。
二十一世纪以来,淮安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生活日益改善,但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却没有得到改善,差距仍然很大。为了反映淮安市城乡居民的收入确实存在较大差距,收集了淮安2000年以后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数据,用城市与农村收入的比值作反映淮安市城乡居民的收入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的数据来自《淮安统计年鉴》,数据信息真实可靠。
表1:淮安市城乡居民的收入情况
年份 2000 2003 2004 2008 2009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6117 7798.38 8865.4 14007 15646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3302 3395 3701 5657 6308
城乡收入比(倍) 1.85 2.30 2.40 2.48 2.48
续上表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7680 20260 22995 25456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7233 8645 9838 11045
城乡收入比(倍) 2.44 2.34 2.34 2.30
我们从上表可以看出,淮安市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由2000年的1.85倍扩大到2009年的2.48倍,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6117元增加到2009年的15646元,增长了2.56倍,农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3302元增加到2009年的6308元,增长1.91倍,可以看出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大于农村居民收入,说明淮安市城乡居民之间有呈上升趋势的收入差距。2010年到2014年淮安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缩小了,但是城市农村收入之比还是处于两倍多的阶段,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现阶段,淮安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淮安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并且正确地分析,然后得到主要的影响因素并找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措施,对淮安的经济、社会等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1.2 选题意义
对于本文淮安市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其重要意义在于:
第一,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一方面,在查阅资料、阅读参考文献的过程中,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多数都是对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很少会研究区域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特别是针对淮安市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另一方面是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利用线性变换从现有的很多变量得到较少的几乎包含所有信息的变量。通过该方法,可以减少数据处理的工作量。
第二,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一方面,研究淮安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然后得到主成分,有利于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强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居民收入差距受到财政支农、城市化、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等因素影响。
1.2 研究现状
1.2.1 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
2007年,刘建银等人[13]选取1990年到2003年的数据作为观测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研究,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人口因素的影响。第二,税收政策的影响。第三,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
张嵩等人[4]选取1980年到2010年的数据,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他们认为:第一,经济增长因子的系数为正,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增长,收入差距扩大。第二,工业发展与失业因子也为正。说明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发展以及失业的增加,收入差距会扩大。第三,财政因子的系数为正。说明财政的支出越大,收入差距越大,由于系数的绝对值较小,所以其影响较小。
1.2.2 各省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
张继红[1]选取了12个指标对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最后得出了如下结果:第一,山东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与城市化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联系最密切。第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山东居民的收入差距成反相关;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居民收入差距成正相关。第三,教育差距对与城乡收入差距还是很大的。第四,支援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成反相关,农民的税收负担与城乡收入差距成正相关。
关于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目前学术界有很多的论述,综合他们的分析结果,把淮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huxue/28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