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旗下股票型基金的绩效评估Sharpe比
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1
1.2 研究意义2
1.3 文献综述3
1.3.1 国外文献综述3
1.3.2 国内文献综述4
1.4 文章主要内容6
2 研究方法6
2.1 基金收益率研究方法6
2.2 风险调整收益研究方法7
3 研究样本、研究数据及研究假设7
3.1 研究样本7
3.2 研究数据7
3.3 市场基准组合的确定8
3.4 无风险收益率的选择8
3.5 研究假设8
4 实证结果分析9
4.1 统计描述9
4.1.1 投资收益率统计描述9
4.1.2 Sharpe比率描述11
结论13
致谢15
参考文献1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股票型基金也被称为股票基金,它是指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基金。和投资者将资金投资股票相比,股票型基金可分散投资风险,并且它还有费用较低等特点。我国证监会在1997年11月正式发布的《证券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和运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法律保障。1998年3月27号,我国证券管理委员会正式第一次批准设立金泰、开元两只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这两只基金的发布是我国基金业的新的里程碑。中国证监会在2000年10月发布的试点办法开启了发展开放式基金的大门。在2001年9月,我国成立了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在此之后又成立了南方稳健成长、华夏成长两只开放式基金,此后我国的基金市场体系逐步趋于完善,基金产品也逐步趋于多元化。在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2004年6月1日,我国证券市场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打破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于国债的比例限制,同时给予了证券投资基金更加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从此,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市场逐步趋于规范化。
在美国、英国、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它们的基金市场上大多流行股票型基金。而且和封闭式基金相比,开放式基金有激励约束机制、流动性、透明度和投资便利等有点。相对于国外资本主义市场来说,开放式基金起到主导作用,但是伴随着中国证券投资市场的迅速发展,开放式基金在我国证券投资市场也越来越突出。根据我国基金业协会数据分析,到2015年4月底,按照基金类型来看,在我国境内有股票型基金767只,基金规模11140.26亿。混合型基金共有504只,基金规模10409.72亿。债券型基金共416只,基金规模3033.37亿。货币型基金181只,基金规模24957.96亿。根据对表1-1的分析,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在我国的证券投资市场任然处于主要地位。
表1-1
2015年,在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后,四大行也随之进行了下调。同时国内的房地产市场现状泡沫也已经很严重,因此对于广大的投资者来说,投资于股市将会面临巨大的风险,而且对于原先想通过银行存款来增值的投资者来说,原始的储蓄存款已经不再是一种理想的方式了。股票型基金以其风险分散、费用较低等有利特点得到广大投资者的喜爱。那么,在股票型基金如此受广大投资者青睐的情况下,如何及时准确的投资股票型基金已经称为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了。
1.2 研究意义
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作为开放式基金的主流,不仅能够有效的分散风险,而且以其低成本的优势达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因此,对它的绩效评估将会更有利于它的健康发展。
平时管理基金时,判断股票型基金的绩效不仅关系到基金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证券市场上基金管理者的自身利益。一是有利于稳定基金风格,且投资者能够合理的评判基金业绩;二是有利于加强基金管理人遵守合同,让其保持稳定的投资风格;三是有利于政府监管部门进一步了解基金的运作情况,加强其对基金业的监管。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的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历史悠久,因此,国外对基金的绩效评估体系较早就得到了完善。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国外主要都是定性研究证券投资的业绩,一部分的定量分析也只是针对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并没有整体系统的对基金组合进行定量分析。
随着资本市场投资理论的发展,Markowitz(1952,1959) 建立了均值-方差模型,他提出的模型为准确评估证券投资收益和风险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后基金绩效评估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Markowitz模型的基础上,美国学者夏普(William Sharpe)、林特尔(John Lintner)、特里诺(Jack Treynor)和莫辛(Jan Mossion)等人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这一模型的提出支持了现代金融市场价格理论,在投资决策和公司理财领域的到广泛运用。在CAPM模型的基础上,一些比较合理的绩效评估方法陆续被提了出来并且在运用当中慢慢地得到完善。
Treynor和Mazuy(1966) 首先提出用二次方程模型(T-M模型)来检验投资组合管理者的择时能力。择时能力是指基金管理人能够准确判断合适操作基金的能力。这两位研究人员认为基金经理若具备时机选择能力那么就能预测市场走势,在多头情况下,基金经理可以通过提高投资组合的风险来获得较高的收益,在空头情况下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他们利用提出的模型对57只基金进行实证研究,经过研究分析得出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很弱的结论,由此他们开创了评价基金经理择时能力的先河。
在T-M模型的基础上,Sharpe(1966) 认为管理水平较好的投资基金的总的风险近似于它的系统风险,而管理不善的基金的总的风险可能会因为非系统风险不相等而存在较大差距,所以,他提出了利用单位风险所获得的超额回报来判断基金的好坏,这个称为“Sharpe指数”。夏普利用1954-1963年间34只共同基金的绩效进行研究,发现主要由于每只基金的费用不一样而导致它们的收益率存在差别,而且如果用夏普指数来评价的话,那么多数的基金的绩效不如 工业指数所测量的绩效。
美国经济学家Jensen(1968) 在他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衡量基金绩效的指标,这一指标是建立在CAPM模型的基础上的,并且这一指标以作者名字命名,叫作詹森指数。它能评估基金的业绩优于基准的程度,通过比较考察期投资基金所得到的实际报酬大于它对应的风险程度上所得到的预期报酬的部分来评价基金,这部分差额直接关系到基金经理的业绩。Jensen利用美国1945-1964年间15只基金的年收益率以及S&P500(标准普尔500指数)计算的市场收益率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表明,随机选择的投资组合的绩效往往优于任何一只基金的绩效。在詹森之后的大多数研究都表明,一般来说积极管理型基金的业绩表现不如被动指数的表现。但是也有小部分的研究发现,基金经理具备优秀的投资能力和投资表现。
Fama 和French 在1992年研究了影响股票收益率的因素,通过研究发现股票市场的beta值不能解释为什么不一样的股票它的回报率也是不一样的。Fama和French认为,由于beta值没有能够反映收益率的风险情况,所以这是对未能反应所做的补偿。因此,在1993年 Fama和French指出可以建立一个三因子模型来解释股票收益率。模型认为,一个投资组合(包括单个股票)的收益率可通过它对市场资产组合、市值因子、账面市值因子的操作结果来解释。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huxue/28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