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决策的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1 引言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研究内容概述 1
1.2.1 关于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的阐述 1
2 研究现状 2
2.1国内外研究现状 2
2.2国内外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研究 4
2.3拟采用的方法 5
3.模糊决策法 5
3.1模糊决策法概述 6
3.2模糊决策法步骤 6
3.2.1建立综合评判决策的数学模型 6
3.2.2模型的操作步骤 7
3.2.3确定电子资源的绩效评价指标 7
4 模型的应用(以电子资源为例) 9
4.1构造因素集和评判集 9
4.2确定电子资源综合评价因素权重 9
4.3构造单因素评价矩阵 11
4.4综合评判 11
4.5多层次综合评判 12
结论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1 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伴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越发成熟和网络运用的逐渐普及,电子资源已经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信息的来源,电子资源在高校中得到最广泛运用的场所就是电子图书馆,它是组成电子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馆藏的重要部分。虽然书本仍然是图书馆的主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电子资源依靠着低成本,方便快捷和随时随地都能访问的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逐渐变成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中的首要构成部分。[1]更多的高校图书馆每年花费在购买数字资源上面的经费已经达到了全年文献资源库建设经费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2]但是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在开发和利用等方面依然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存在着部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为了可以很清楚的把握各个高校的大学生用户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相对客观地认识学生群体对于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及阅读的满意度情况,以及更有效的解决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服务问题,对图书馆管理层进行电子资源和绩效评价工作就显得尤其有必要。
1.2研究内容概述
1.2.1 关于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的阐述
(1)关于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内涵和解释
目前,关于电子资源的定义是什么?国内外的研究者已经都相继的给出过很多的结论,在我国,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给出了相对比较权威的解释,解释称:凡是各图书馆从外引进或者自己构建的,拥有磁、光介质或者是网络使用权的数字化文献资源,都可以被称之为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概念中提到的引进包括购买、租用和受赠而来的资源,而自建资源则指的是以扫描、转化和录入形式收录的电子资源。
(2)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的概念
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指的就是对电子信息资源实际上所能够提供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对质量的评估内容同时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电子资源的技术质量,二是其功能质量。而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是依据绩效评价的标准,以客观事实和实际数据为基准,通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对比分析方法,对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所提供的服务的效率进行客观而公正的分析与评估,通过分析得到结论为图书馆不断的改进电子资源的服务效率和质量提供建设意见和思路。[1]
2 研究现状
2.1 电子资源评价研究现状
国内外关于电子资源评价的相关研究进度有很大的差距,而国外的起步要比国内早许多。通过对数据库资料的检索和谷歌搜索可以发现:国外已经研究电子资源评价将近10年的时间了,因此,他们在这个方面的有关文献和研究项目也要比国内现存的多许多。这些资料中大多数的研究内容都包括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有关内容及与其相关准则的修订、质量管理和绩效评价等。
早几年前, 国外的研究者针对电子资源的选购评价所作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很多,包括:Dickinsno, Gailk撰写的《电子资源选择与评价》、还有Gregory,Vickil出刊的《电子资源选择和管理:手册》这两本著作。Jewell,TD也曾写作过的《电子资源选择与揭示:问题和方法》、Pattie,L.Y.W写下的《电子资源选择与书目控制》、Emen,J.发表的《评价、选择和采购电子资源》等研究论文。这些研究的出现极大的充裕了电子资源的内容,推进了相关研究的进程。很多高校的图书馆以自身的实践经验为根基,设置了独具特色的电子资源指导方针和选择方式,并设计了科学相关的电子资源评价表,在这方面,美国加利福尼亚数字图书馆、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等高等学府绩效最为突出。
近几年来,国外多所著名的大学特意设置了关于电子资源管理的研究项目,并且组建专业的项目团队进行有计划性的研究,以使电子资源的管理机制能够更加有效而趋于完善。所有项目中总结的一连串的方式和举措涵盖了对电子资源从采购时的预评估到使用后的评估的整个过程。其中比较规范的是哈佛大学设立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及服务委员会的研究项目。而美国研究图书馆学会在统计和测量学项目下面还分化出了一个子研究项目即电子资源的计量(E一Metrics);在探究过程中,工作人员特地对其展开了电子资源计量统计工作,在厂商提供统计数据这种方式和自己进行数据统计这种方式之间进行对比,对比两者之间的利弊。但凡是参与了这个研究项目的电子图书馆,每一年都需要向项目组报告本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的登录数目、被检索次数等统计数据。
国内也有研究人员做了很多相关的钻研,比如:2001年,唐秀群在《国外数据库采访决策应明确的几个问题》中说道:由于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这个领域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外数据库资源的引进力度的陆续加大,相应地,图书馆的相关成本也在增多,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在进行资源采购时能够做出及时且合理的购买决策就显得尤其重要。他在文章中指出:有效地借鉴国外同行的成功经验,可以帮助我们的研究者正确地评价国外电子资源的研究成果。虽然说,在这篇文章中没有就如何对电子资源进行评价提出方法论,不过也由于该篇文章的出现,强化了国内的读者对于电子资源迫切需要进行合理评价的必要性的认识。国内的研究者对电子资源评价的研究总共分为三大类:
首先是镇对某个种类的电子资源评价的研究,比如电子图书的类型或者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类型、以及光盘的类型或者网络数据库类型的资源等。这种类型的文章如:郑睿的《学术性光盘数据库的评估与选择》(2003),他在文章中深入的评价了光盘数据库这种类型的电子资源。而罗春荣的文章《网络环境下数据库检索平台的评价与选择》中则是详细地对网络数据库检索的各项功进行了探讨与评价。张春红等学者通过研究在《中文电子图书比较研究》(2002)这篇文章中比较了几个有名的中文电子图书系统,他对比的角度分别是中文电子图书的概况、内容、功能和服务等几个方面,在文章中,他同时也着重的指出了对电子图书进行评价时所使用的几个指标和说明。出自中国数图公司的网上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的“中华图书网”以及权威的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是他拿来进行对比的中文电子图书系统。而韩红等的研究成果《清华同方(CNKI)与重庆维普(VIP)网络版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比较研究》(2003)中比较了国内研发的两个中文期刊数据库的资源收录范围和有关资料检索的方式。这两个数据库即: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huxue/28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