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金融业务外包的博弈分析

2020-11-06 13:2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 录
1 引言1
2 基于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分析 1
2.1 模型假设 2
2.2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2
2.3 由模型得出的结论 3
3 基于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分析 4
3.1 模型假设4
3.2模型的建立与分析5
4 服务外包的监督博弈 5
5 金融业务外包的风险 8
5.1 资信评估机构的缺失和信用体系的不健全 9
5.2 信息的不对称性 9
5.3 合约条款的不完整 9
6 风险的总结 10
6.1 控制金融风险的建议10
5.1 完善金融业务外包配套的法律法规和相应健全的监管制度10
6.2 建立系统规范的金融业务外包商资格审查和信用评级制度11
6.3 利用合同控制金融外包风险11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外包就是将某项业务(或者说是业务的一部分)从金融企业转交给服务商操作,或者由服务商进一步转移给另一服务商(也就是“转包”)。但在金融外包领域,随着整个经营过程和外包离岸外包业务的崛起,外包安排变得日益复杂,金融企业从外包中获得的利益大大提高,金融外包也成为国际外包市场的主流。金融外包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70年代的欧美国家,开始是因为证券行业中的金融机构为节约成本,将一些非核心的业务(如服务,打印等)外包。到了90年代,在成本因素及技术升级的推动下,金融外包主要集中在IT领域,甚至涉及整个IT行业。据统计2007年整个IT行业的支出中有50%为外包支出。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但如果金融机构选择的外包商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带来外包的不成功、随之成本就会增加,甚至金融机构的战略秘密的泄露。本文通过对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的博弈分析,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金融服务外包提高解决风险的办法。
1.1 金融服务外包的主要风险
巴塞尔委员会将金融服务外包的含义界定为监管者持续地利用第三方来实施由自身进行的业务活动。金融服务外包是以业务的分工和核心竞争力理论为基础,他的根本目的是金融机构通过重新分配非核心资源,将资源用于核心领域来提供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当然,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交易成本降低的同时,金融服务业务外包的风险不能忽视,刘斐周旭总结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不对称诱发外包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第二,金融外包中的契约风险;第三,战略风险,金融机构未能对外包提供方实施适当的监督以及监督供应商的能力不足都会导致战略风险。
2 基于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模型
本文为了较为清楚,全方面的解释这种行为,从理论上构建一个清晰的静态战略式,从一个重新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析。
2.1 模型假设
模型假设:(一)金融外包服务市场上的金融机构和外包商是这个博弈的两个参与者,并且双方都是理性人,也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二)博弈的两个在事前都知道本人的所有策略和支付,而且准确的知道对方的策略,即双方是在完全信息下进行博弈的;(三)参与者都是同时选择一起行动,或者虽然没有同时但是后面的行动组一点都不知道前面行动人采取了什么行动,也就是说这个博弈是静态的。
假设 为合同规定的外包商的收益; 是金融机构将业务外包所获得的利润; 是金融机构不将业务外包自已来做将获得的利润(当然 ); 为外包商不认真执行获得的成本节约; 为外包商认真执行合约所付出的成本; 为外包商不认真执行合约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损失; 为金融机构因为不认真执行合约而造成的“名誉损失”。
2.2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表1 金融外包的得益矩阵
金融机构
发包 不发包
0,R
假设当 时,外包商不认真执行合约时导致金融机构造成损失 ,,但是这比金融机构不外包自已经营获得的利润 多。一方面说明,外包商不认真执行合约对金融机构造成的风险很小,可能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只是将自身很小的一部分业务外包出去,而且是非核心的,所以即使外包出去的业务进行的不好也对金融机构本身的核心业务没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将一部分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将节约出来的用于金融机构其他的核心业务,核心业务创造的利润将大大超出外包商不认真执行的损失。从而进入机构的获利 将偏大。
当 时,说明外包商不认真执行合约造成的损失比较大,所以说明外包商的声誉很重要,而金融机构对于外包商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外包商的选择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获利情况。
假设当 ,即 时,可以解释的原因是外包商因为不认真执行合约带来的收益 很大,这个时候假定外包商将不付出任何成本,而由于外包商不认真执行合约所带来的惩罚 很小。对 偏小的解释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因为合同的签定中对于违约的条款过于宽松,所以外包商对于不履约将不会受到严重的惩罚;第二,外包商对自身的对外“声誉”的不在乎,这点与一个国家的信用体系息息相关。
当 时,说明外包商不认真执行合约带来的收益 很小,这个时候假定外包商是付出成本的,但是外包商不认真执行合约所带来的惩罚 是大的,所以这个取决于一国的金融监管机构监管的比较严格,信用体系比较好。
以下分析静态博弈的均衡解:有以下几个情形(一)当 时。金融机构有个最优选择就是外包,因为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外包所获得的利润将超过自已来经营获得的利润。而外包商的策略将由 时,这里的纳什均衡解是{不认真执行,外包}(这是强纳什均衡)。情形(二)当 时,情形就会变得有点复杂,当 时,这时的纳什均衡解是{不认真执行,不外包}(这是弱纳什均衡,就是说对于外包商来说,金融机构选择不外包,认真执行合约与不认真执行合约没有什么区别),这里我们事先说明双方都是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金融机构在事先就可以知道如果自身选择外包,外包商一定不认真执行合约,这个时候造成的损失将超过不外包节约的成本,所有金融机构选择的最优方案是不外包。当 时,金融机构和外包商没有最优策略,双方职员在对方行动之后才能选择自已的战略策略,这个时候有两个纳什均衡解,就是{认真执行合约,外包}和{不认真执行合约,不外包}(这是弱纳什均衡)。从这个纳什均衡解可以看出,后面的是不稳定和不可信的,即双方可以通过合作来达到双赢的结果。
2.3 由模型得出的结论
通过上面的模型可以清楚的看出,博弈的均衡解受到外包商对“商誉”的重视程度,合约条款是否完善,金融机构选择哪种业务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涵在 中)。如果在不完全信息下,还存在委托和代理的关系,由此可见外包风险不是简单的相加总和,而是由很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结果。所以,金融机构是否外包应该全面的考虑很多因素,之后再宏观上战略性地制定方案。
为了规范金融业务外包市场的秩序,我国要推出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为金融业务外包提供完善的的法律保障。我国可以结合自身的市场环境借鉴国外的外包经验,逐步制定《外包管理条例》、《抵押登记办法》、《经营主体审批管理办法》等法律,以及完善《商业银行法》、《合同法》等相关配套法律。以此来鼓励和支持金融服务外包,为维护交易双方的权利提供法律保障[2]。更为重要的是,监管机构应该想出相应的办法来维护自身的权利,确保任何的金融业务外包不消弱其监管的要求。最为重要的是离岸金融业务外包,因为可能涉及国家的金融安全及国家的秘密,涉及一国的金融的核心竞争力,面临着比较高的风险。我国监管机构应该认识到金融业务外包存在的一些潜在的风险,立足于我国金融外包市场的实际情况。参考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金融服务外包》,参考国外金融监管部门的成功经验,尽快推出我国金融业务外包监管指引文件。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huxue/28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