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解应用题能力的研究【字数:16319】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问题的目的及意义 1
2.2文献综述 2
2. 初中数学应用题概念的界定及分析方法 4
2.1数学应用题的内涵 4
2.2初中数学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5
3. 影响初中生解应用题能力的因素 6
3.1教学模式 6
3.2应用题难度 7
3.3生活经验 8
3.4运算能力 9
3.5逻辑思维能力 10
3.6空间想象能力 12
4. 培养初中生解应用题能力的有效策略 13
4.1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接受现代教育理念 14
4.2多层次教学,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16
4.3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扩大学生知识面 17
4.4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18
4.5加强变式训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19
4.6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20
结论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绪论
1.1研究问题的目的及意义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下,数学教育得到了极大的重视。教育改革要求关注学生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均衡、有选择地进行课程教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基础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还要通过多种渠道解决数学问题。为了适应发展趋势,数学渗透到了多个领域,与社会人文科学紧密结合,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地建构和完善着知识体系,数学的运用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这种能力,对学生来说终身受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用,因此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树立正确地数学观。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使教师更加注重教育改革,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应用意识是对数学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数学符号、语言、公式等的抽象心理表征,学生接受新的知识概念,经历记忆识记、再认、改造与重组,融入了自己的理解与反思,最终转化为更加具有实践性的与目的性的应用意识,对数学问题进行解答。整个数学应用以学生内在思维为主体,主导意识的输出,体现了知识的“学以致用”。数学应用意识的产生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数学应用,因此,以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为基本理念,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有利于数学教育模式的改变。
数学的应用过程是数学意识的产生到数学模型思想的建立的过程,义务阶段的数学教育让学生体会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培养了数学应用意识,也促进了数学模型思想的建立,进而转化为直观的数学建模,这也是数学应用最直接的方法。数学模型思想的建立是问题解决的关键,也是学生提高数学应用素质的最佳途径。
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初中数学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解决数学应用题则是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应用能力最主要的方法,然而,在教授具体应用问题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弊端,从而导致数学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习惯于给予式教学,由于教师教学注重掌握课本知识,导致学生考虑问题桎梏于教材呈现的应用题题型中,无法灵活解决数学问题,寻找最优的方法。大多数学生惧怕应用题,甚至看不懂题意,认为应用题题型多、题目长等,从而导致很难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因此,本文通过界定应用题的概念,并根据当前数学应用教学现状,分析影响初中生解应用题的因素,并提出培养初中生解应用题能力的有效策略,为教师的应用题教学提供可行的思路。
2.2文献综述
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是初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最主要的方法。初中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综合性,对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对应用题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的价值。然而,当前应用题教学效果反映着教学现状,多种因素影响着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教师如何选择最优的教学策略,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黄宏俊[3]认为,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往往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教材讲授,学生渐渐失去了动脑的积极性,在思维上逐渐依赖教师,影响了课堂的效率。
王夕云[6]提出,教师教法单一,以传授知识和解题为教学中心,很少开展实践性的活动,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降低应用题教学的效果。
渠爱芝[7]认为教师应创新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相结合,发展学习数学的动力。
朱占奎[8]通过例题研究了应用题,认为有些应用题建立模型很简单,但是解题却又一定的难度。有些应用题则比较难解,其原因有:题目中存在较难的生活术语、题目的阅读量大和题目的变量太多等。
孙丽丹[1]认为,运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当学生遇到过程复杂的应用题时,就会陷入困境或者计算量大,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运算能力,掌握多种运算技巧,提高准确率。
张东海[9]指出,学生的思维未能得到激发,思维发展不成熟,习惯于生搬硬套,直接用现有的公式解题,导致在学习中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加大了学习应用题的难度。
刘四新[10]在研究中表明,造成初中生认为学习应用题难的重要原因是学生生活经验不足。由于学校、家庭、政策等多种条件的限制,学校为学生创设的课外活动十分有限,学生缺乏知识经验,因此当他们遇到创新情境的应用型问题时会感到和困惑。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huxue/81385.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