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字数:15050】

2022-11-14 22:0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变得多种多样。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强调要转变原有的学习模式,要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在原有的应试教育、题海战术等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很难融入现代社会。因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我们国家课程目标的要求,更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融入社会,打下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本文主要使用文献阅读、问卷调查、师生交流等方法,对本市某中学初二学生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机、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数学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监控和评价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最后给出一些关于教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
目 录
1.绪论 1
1.1问题提出 1
1.2文献综述 1
1.2.1 西方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研究 1
1.2.2 我国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研究 2
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1.3.1 研究的目的 3
1.3.2 研究的意义 3
1.4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4
1.4.1 研究的内容 4
1.4.2 研究的方法 4
1.5概念的界定 4
2.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 5
2.1信息加工理论 5
2.2认知学习理论 5
2.3建构主义理论 5
2.4人本主义理论 6
3.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7
3.1调查目的 7
3.2调查对象 7
3.3调查内容 7
3.4调查结果分析 7
3.4.1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机 8
3.4.2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 9
3.4.3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 9
3.4.4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监控和评价 11
3.4.5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 12
4.结论和建议 14
4.1研究结论 14
4.2建议 14
4.3研究的局限性 15
参考文献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17
附录 18
致谢 20
1.绪论
1.1问题提出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我国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如今的教育非常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强调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的由为重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把自主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我参与的教育实习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意识比较薄弱,往往过度的依赖教师,并且自觉性较差,缺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意识,对于自己在数学学习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往往不能及时的与老师进行沟通解决,得过且过。因此,如何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教师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本文就此问题展开了研究调查。
1.2文献综述
1.2.1西方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研究
现如今西方多种派别对自主学习都有着自己的研究,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理论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向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新兴教育理念。这种转变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接受知识的主观意愿,同时也确立了自主学习的价值和地位。
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其实是学生自我认知监控的学习,学生先对自己设置一个学习目标,并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根据自己目前的学习效果、学习能力等来积极的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或是学习策略进行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使自己逐步接近自己预设的目标。
操作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斯金纳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操作性的学习模式,它可以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强化等一系列过程来强化学生的行为。让学生能够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信息加工主义认为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信息加工的过程,其间学生要将自主学习分成若干个阶段,由于每一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要针对其特点作出适时的调整,最终将这些阶段进行编码整合,形成长时记忆。
齐莫曼指出,在设置学习目标的时候,要根据任务的简单或者困难的程度来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使目标变得具体化,实际化。并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督促学生实现他们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设置近期目标,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主性。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制定具体的、详细的、有步骤的学习目标或学习计划的学生比只为应付要求而去随意制定简单的,模糊的学习目标的学生更容易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并且能取得更大的学习信心。
1.2.2我国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研究
自主学习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就早有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等等教育思想,都强调了学习者要自己思考,自主学习,通过努力与反思来弄清楚问题的本质。在中国古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学记》中指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同样强调了在学习中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监控与评价的重要性。
到了现代,我国自主学习研究起步较晚,但如今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黎金梦(2010)指出自主学习应该是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强化意识、创造条件、改造课本、拓展例题等等方法来启发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让学生获得主动的发展[1]。王蓓(2018)则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从转变学生的学习认识入手,要适时的给学生增强自信心,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潜在的能动性,并将它激发出来[2]。李文侠(2018)在文中指出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定的艺术性,并且要能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其自主意识的提升,让学生真正的热爱数学,提高学生的主动性[3]。刘未雨(2018)认为要再日常教学生培养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合理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并适时调整策略,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巩固已有知识[4]。李建军(2016)指出目前的当务之急应该是转变多数老师已有的教学观念,认识到学生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考意识,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杨威(2018)指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转变原有的教学风格,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学生的主人[6]。李金梅(2016)表示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探索意识,在自我实践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7]。陈瑾(2017)指出教师要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课后反思意识,让学生在反思中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8]。钟春玲(2009)认为教师应该改变原有的单一评价模式,要综合的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9]。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huxue/81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