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 要:“学习型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前沿最科学的管理理论之一,已得到国内外企业广泛认可并成功运用,学习型组织对于提高企业学习力、创新力以及持续发展发挥重大作用。江苏常熟发电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具备学习型人才、学习型班组、学习型文化的优势,但是受传统企业管理影响问题日益突出,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还存在不足。通过对该企业的考察,结合学习型组织有关理论,笔者认为应从结构调整、激励机制、文化管理等角度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以改变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关键字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现状分析;对策
目 录
引 言 1
一、 学习型组织理论 1
(一)学习型组织基本涵义 1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分析 2
二、 常电公司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优势 2
(一) 培育学习型人才 2
(二) 创建学习型班组 3
(三) 建设学习型文化 4
三、 常电公司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问题分析 5
(一) 传统组织结构僵化 5
(二) 员工缺乏学习主动性 6
(三) 企业核心价值观贯彻力度不足 7
(四) 各部门间独立性强,缺乏沟通交流 7
(五) 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建设 7
四、 常电公司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对策 8
(一) 改革组织结构,向扁平化靠拢 8
(二) 完善激励机制,调动积极性 10
(三) 强化企业文化,提高创造能力 11
(四) 创新学习载体,打造高效团队 12
(五) 提高整体素质,强调系统思考 13
五、 结 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国有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
——基于对江苏常熟发电有限公司的考察
引 言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种管理理论,并以精简的组织结构、人性化的管理、团队式的学习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凭借其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学习型组织建设已具雏形,但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国有企业的管理遭遇瓶颈,刚性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员工多样化的需求,过分注重经济利益的管理不能满足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国有企业的传统优势渐渐弱化。如何进行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已势在必行。通过对江苏常熟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电公司”)的实际调查,分析目前企业在体制、结构、形式等方面的不足,运用学习型组织的有关理论,提出适应常电公司该类企业未来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对策。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
(一)学习型组织基本涵义
学习型组织理论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源于1990年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涉及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该书被誉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1994年《第五项修炼》中文版在国内出版,从此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我国传播开来。目前,国内外还未对学习型组织有确切的定义,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界定,彼得·圣吉将学习型组织概括为“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这种组织中,组织成员不断的扩展学习能力,创造着向往的结果,且使新型态的思考方法得以孕育,共同愿景能够实现,成员能够不断的学习如何学习。”国内著名学习型组织研究者张声雄认为“学习型组织是提高全体成员学习力的组织,是活出生命意义的组织,是心灵转变的组织,是富有凝聚力的组织,是快乐的、人性化的组织,是创新的组织”。我国学者对学习型组织广泛认可的含义是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组织员工的创造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柔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持续发展的一种组织。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分析
学习型组织以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持续全面的组织学习特点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对组织管理的新要求。学习型组织涉及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等,本文从学习型企业这个角度出发研究国有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情况。2001年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高峰会议上提出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我国企业也受到学习型组织管理思想影响,开始探索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
学习型组织克服了传统企业的部门独立、割据、竞争、冲突、群体效率低下的缺陷,不仅关注组织短期的目标和任务,更关注企业整体的、长远的和根本性的问题,使得企业更加具有弹性,反应更快,适应性更强,发展更加具有可持续性。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革需要企业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扁平化的、富有弹性的、柔性的组织结构正适应了这要求,组织层级的减少使企业在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时更利于调整和应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也有所改变,逐渐从物质向精神的转变,对知识、学习的追求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学习型组织强调终身学习的理念与人们的价值观不谋而合。“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本”被不断认同,企业越来越注重对人力资本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学习型组织尊重人,更重视对人的培养和发展,鼓励创新。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这些特征是这个时代企业应该具备的要素,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竞争优势需要有更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更具弹性的组织模式才能实现企业不断创新和进步。
二、常电公司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优势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组织在我国企业发展方兴未艾,2006年4月常电公司荣获“全国创意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称号。笔者通过调研,从学习型人才、学习型班组、学习型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常电公司目前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成果和经验。
(一)培育学习型人才
按照人力资本的理论,在获取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对组织和个人有价值的知识方面,人才是真正的主人。学者吴波认为“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 是学习力的竞争。”1995年常电公司被认定为全国特大型企业,身为一家国有企业,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吸纳大量知识型、科技型人才,学习型组织的主体就是人,高素质的人才相对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是企业培养学习型组织的沃土。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在人才的优势上,学历是衡量人才高低的标准之一。常电公司员工总数为1690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15%、本科学历占58%、大专学历24%、大专以下学历3%,根据数据可知,常电公司员工的学历水平较高,自2008年起,新进员工学历要求为本科及以上,正因为公司对人才的严格把关,实现了常电公司的长足发展,由此可见,员工的文化素质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众所周知,电力行业属于技术性行业,优秀的电力人才不仅体现在文化素质而且更重要的是专业技能。到2013年6月,常电公司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数达到898人,占职工人数的53.7%,经调查,2001年(有统计起)至2012年常电公司员工中高级技工增长幅度如图一所示:
图一 常电公司员工技能水平状况
通过图一可知,常电公司职工十年间技能水平突飞猛进,特别是从2006年开始技能人才快速增长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综合员工的文化水平,常电公司知识型、技能型员工占绝大多数,这为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从2010年初至2013年末,常电公司每年投入近二百多万元用于职工培训,推进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职工队伍建设。培育学习型人才是公司对人才的重视和认可,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二)创建学习型班组
“班组是企业的单元格,是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是职工工作的生活圈,也是和谐建设的基础圈。”在常电公司,学习型班组是一个典型的学习型组织。常电公司是以生产电力为主的企业,班组是生产性企业的基础,班组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直接决定企业的经济效益,公司一直以来注重班组的建设和管理。
建设学习型班组已被纳入《江苏常熟发电有限公司2011-2015年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规划》,并指出从2011年开始,用五年时间创建安全性、学习型、和谐型、创新型、效率型班组,促成班组骨干业务技能、文化素质同步提高,将班组建设成为安全、文明、优质、高效、节能的生产单位,成为凝聚、培育和发展人才的摇篮。到2015年底,力争安全型、学习型、和谐型班组达到100%,创新型班组达到30%,效率型班组达到80%。打造学习型班组,向中电国际示范基地目标靠近,争创省部级以上或集团公司级荣誉的先进班组。
学习型班组把对员工的培训纳入职业规划中,采用常见的“师徒结对”模式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导师以一带多的形式组成团队展开学习和交流,业务知识和技能从基础开始,逐步深入直到熟练,针对团队中出现的普遍错误,师傅用实操的方法演示给学员,大家通过讨论交流反思,找出症结解决问题。在采访常电公司燃运部码头乙班班长时,得知这种传统的班组学习方法已经采用很多年,效果非常好,而且班长的个人魅力和领导水平对学习型班组建设非常重要。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xzzjy/2308.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