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新城社区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社区文化建设是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为双向交流对象,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宗旨,发挥文化工作教育、知识、娱乐、美育的功能,提高全民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指导的一种群众性文化活动。本课题以淮安市生态新城社区为例,运用理论资料收集、实地调查等方式研究生态新城社区文化建设主要存在物质层面上主要是基础设施简陋不足、使用率低,精神层面上表现在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不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不高,制度层面上是制度文化不完善,组织机构不健全等问题。最后,针对以上的问题探讨其存在的不足和原因,讨论生态新城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法,从而构建社区文化建设运行机制。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社区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原因,讨论
目 录
1 引言1
2 调查对象2
2.1 调查对象的选择2
2.2 调查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方法3
3 淮安市生态新城社区文化建设现状4
3.1 社区文化物质层现状调查4
3.2 社区文化精神层现状调查4
3.3 社区文化制度层现状调查5
4 淮安市生态新城社区文化建设现状调查结果的问题分析6
4.1 淮安市生态新城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物质层上的问题6
4.2 淮安市生态新城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精神层上的问题7
4.3 淮安市生态新城社区文化建设存在制度层上的问题9
5 淮安市生态新城社区文化建设现状调查结果的原因分析10
5.1 淮安市生态新城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物质层上的原因10
5.2 淮安市生态新城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精神层上的原因10
5.3 淮安市生态新城社区文化建设存在制度层上的原因12
6 针对淮安市生态新城社区文化建设的讨论13
6.1 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3
6.2 营造社区精神文化建设氛围14
6.3 规范文化建设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14
6.4 鼓励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16
6.5 培养引进专业人才17
结论 18
致谢 19
注释 20
参考文献21
附录 调查量表 23
1 引言
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中人群的生活共同体,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1]。当社区建立后,就一定会产生与其相适应的文化。从广义上讲,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一定的地域内通过长期的实践创造出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社区文化是指特定区域内的社会共同体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向等文化现象的总和,以及提高社区成员素质,满足社区成员精神要求,活跃社区成员文化生活的社会性、公益性文化活动。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2]。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和社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城乡结合部社区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城乡社区文化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功能作用,对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和社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化、制度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促进城乡社区文化建设一体化,发展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改变目前的城乡社区文化发展格局。
随着城乡结合部社区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城乡社区文化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着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不强,参与度不高,社区文化的功能弱化,社区文化建设中缺乏专业人才队伍,社区文化设施难以满足社区需求等问题。淮安市生态新城作为一类较新的社区类型,相对于一般的城市社区又具有很多独特之处,其文化建设实践更是摸着石头过河。本课题以淮安市生态新城社区为例,调查中运用理论资料收集、实地调查等方法研究生态新城社区文化建设,并从社区文化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的现状入手,研究处于村改居中的生态新城社区在步入城市化面临的问题、原因,主要存在物质层面上基础设施简陋不足、使用率地,精神层面上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不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不高,制度层面上制度文化不完善,组织机构不健全等问题。最后,针对以上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探讨生态新城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法与策略,从而构建社区文化建设运行机制。
2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2.1.1 调查问卷对象的选择
本次调查问卷的对象是居住在淮安市生态新城社区康体嘉苑的居民,这些居民包括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的居民。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以及调查对象的难度,采用随机调查的方式,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2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69份,有效回收率为84.5%。样本的具体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 调查对象构成表
背景变项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男 73 43.20
* 女 96 56.80
年龄 20周岁及以下 20 11.83
20周岁至35周岁 3 0.18
35周岁至50周岁 76 44.97
50周岁至60周岁 43 25.44
60周岁及以上 27 17.58
学历 小学及以下 55 32.54
初中 11 6.5
高中及中专 84 49.70
大专以上 19 11.26
职称 党机关人员 0 0
企事业单位人员 13 7.69
学生 17 10.06
个体经营者 27 15.98
离退休人员 55 32.54
自由职业者 19 11.24
其他 38 22.49
合计 169 100
通过表1我们可以知道本次调查的人员中男性占 43.20%,女性占 56.80%,男女比例比较均衡;我们调查的年龄段里面,最多的是35周岁至50周岁的居民,占 44.97%,最少的是20周岁至35周岁的居民,占 0.18%;学历为高中及中专的最多,占 49.70%,初中以下的最少,占 6.5%;职业在离退休人员的人数最多,占 32.54%,其次是其他(多数为失业者),占 22.49%,最少的是党机关人员,占0%;由此可以看出,康体嘉苑社区作为安置拆迁户,居民中老年人占绝大数,农村的文化水平偏低,并且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失业者较多。
2.1.2 访谈对象的选择
本次访谈的对象是居住淮安市生态新城社区康体嘉苑的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以及康体嘉苑的部分居民。调查问卷有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性,访谈法可以从社区工作者中直接了解生态新城社区的具体现状、问题及原因,从社区居民口中了解他们对社区发展的看法、认同和需求等。
2.2 调查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方法
2.2.1 实地观察法
实地观察法,是一种直接的调查方法,也是最常用的基本方法,它是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观察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的方法。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城乡结合部,即农村向城市化进程中的转折点,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它的结构、特点比较复杂,需要研究者进入调查区实地考察,了解该社区的文化基础、特点与现状等。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xzzjy/4197.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