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在农村地区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日照市五村为例(附件)
目 录
ABSTRACT 2
目 录 3
一、前言 4
(一)问题的提出 4
(二)研究的意义 4
(三)研究综述 4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5
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理论分析 5
(一)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背景 5
(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内容要旨 6
三、日照市涛雒镇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证分析 7
(一)实施现状 7
(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8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9
四、对策及建议思考 11
(一)加强教育宣传,优化二孩政策实施效率 11
(二)加强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11
(三)加强制度保障,推进政策实施规范化 11
结 论 11
参考文献 13
附 录 14
致 谢 18
一、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在我国将迎来新的历史时期的关于优化人口结构和布局的新型政策,即二孩政策。五中全会明确指出,“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由此可以看出,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旨于推动我国人口的均衡性发展,根据我国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全面二孩政策出台之后,截止到2017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与新生人口数量都出现了明显下降的势头,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不够理想。所以,本文主要针对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本次分析以日照市五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在农村地区的实施情况,找出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根据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情况研究表明,成年人负担的压力越来越大,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促进人口的发展平衡,应对人口的老龄化情况,我国在2016年1月1日开始正式的实施全面开放二孩政策。
(二)研究的意义
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明确显示,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这直接的释放了人们生育的潜力,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在不久的将来,也增加了我国劳动力的供给,促进了人口发展的均衡。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是我国的长远发展的一个战略。目前,我国的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实施情况还不够理想,所以,对于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有着现实性的意义。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于农村地区的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促进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顺利开展,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三)研究综述
目前国际上的一些发达的国家已经具备了很高的国家化水平,发达国家的城市与农村之间分不出什么清晰的界限,但是国外对于我国的二孩政策的研究很少。在面对人口平均发展的课题上,国外发达国家的研究多数与人口和经济方面的关系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如学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上个世纪提出了人口社会学理论,并将经济危机与人口数量结合到一起,他认为,人口数量过少将会导致经济的萧条。
我国对于计划生育的政策进行调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必然的一个结果。目前实施的全面开放二孩的政策将会改变我国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学者孟令国等人在六普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并对于我国在2015年2050年的人口结构变化做了预测和分析。学者袁磊等人对于我国的未来劳动力的供给情况作出了预测和分析。这些研究结果,为本次的研究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我国目前全面开放二孩的正常实施的时间较短,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在二孩政策对于人口结构的影响方面,但是对于实施的情况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本文主要针对的是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在农村地区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相关的学者和专家可以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的改正。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由于此次研究的实证性特点,故本研究将采取本次调查研究所采取文献查阅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三种。文献资料法指的是,通过互联网或者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国内外现如今对于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研究情况,并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并适当的进行运用。数理统计法将调查研究的数据进行统一的整理,并制成表格,利于分析。逻辑分析法是指通过逻辑分析的方式,对于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日照市五村对于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实施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探讨,得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理论分析
(一)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背景
我国人口出现老龄化现象以及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等问题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其间推行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所以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社会都出现了从高生育率向低生育率的迅猛转变。由于部分省份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其在人口政策制定方面也做出了适应性的调整。例如放开“双独二胎”政策和在部分农村地区实行的“一孩半”政策等。国家人口计生委的统计资料表明,截止2011年,我国“一孩半”政策覆盖了将近54%的人口;独生子女政策覆盖了将近35%的人口;“二孩政策”覆盖了将近10%的人口,其中, “二孩政策”主要适用于部分少数民族和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相关家庭。三孩及其以上政策的适宜对象主要为地处边远地区的西藏和新疆等地区,覆盖率将近为1%。继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生育政策就作为二孩政策的核心理念与目标被确定下来,但是实施效果并不乐观。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全国仅有不足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而这与此前官方预计的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的预期目标相距甚远,因此,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效应,这不仅意味着老龄人口的基数逐年增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劳动力规模的形成,增加了医疗保障成本的支出,而且也加重了年轻的养老负担。出生率的直线下降不仅意味着适龄劳动力人口越来越稀少,而且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与之相对应地也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迫使部分企业缩小经营规模,甚至将工厂迁至亚洲和其他一些劳动力资源密集且廉价的国家和地区,当然也会减少就业岗位,导致失业人员的增多,严重拉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根据联合国预测,未来25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将增加一倍,达到4.31亿。到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将从2015年15.2%升至36.5%。因此,这对于我国的发展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必须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案,才能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重后果,在这种背景下,“二孩政策”应运而生。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合理性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未富先老”等社会问题的层层突破,有利于改善家庭人口结构,弥补性别差距过大而带来的新一轮问题,有利于减轻青壮年的养老压力和负担,有利于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xzzjy/52519.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