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背景分析
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创立的背景可从三个角度切入分析:第一,国际形势变化,全球化进入转型期,大国关系出现新变化,全球治理面临赤字;第二,国情变化,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发生历史性变革但基本国情没有变;第三,党情变化,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全面从严治党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也为实践提供了指导和并接受了检验。不仅为解决世界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也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目录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国际形势 1
(一)全球化进入转型期 1
(二)大国关系出现新变化 2
1.美欧关系仍不稳定 2
2.美俄关系修好面临困难 3
3. 中美关系稳定良好,但面临诸多挑战 3
(三)全球治理面临赤字 4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国情变化 5
(一)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 5
(二)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5
(三)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状况发生历史性变革 6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党情变化 6
(一)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6
(二)全面从严治党成绩斐然 7
四、结论与启示 7
参考文献 9
致 谢 10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国际形势
(一)全球化进入转型期
全球化以大航海时代为起点,大航海之后,人类意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世界上的各大洲是相互联系的。大航海推动了资本主义在全球出现,随后资本主义在全球进行迅速地殖民扩张。伴随着全球化,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各种问题的出现与解决使历史曲折地向前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全球化迎来了最新高潮。这其中主要有两大推力,一个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一个是美国的里根革命。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原来的10亿农业人口步入到工业时代,进入到全球经济贸易大循环中。这对全球化是一个巨大的推力。里跟革命则是使得“市场至上”理念在全球推广并确立。所以这一轮的全球化大赢家是中国和美国,也是两个最主要的推动者。
但这轮全球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先是资源紧张和环境问题,30亿人开启工业化,对原始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基础原料价格涨了好几倍,一些资源性大国比如中东、俄罗斯等得以进入到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但地球的生态环境也变得千疮百孔。第二是引发了新的不平衡,三四十亿人口,大概有20亿人口其收入仅能维持个人和家庭开支,大部分人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这种不平衡带来了全球生产力过剩以至于导致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且各国间与各国内部的贫富水平的两级分化都有一种扩大的趋势。像“阿拉伯之春”之所以会发生,有很多原因,但也与在这轮全球化中它们成为竞争的失败者有很大的关系。同时由于西方国家的金融创新,导致虚拟经济膨胀,也带来了一个新的经济风险。很多国家在玩“以钱生钱”的市场游戏,且民主制的高福利机制又致使这些国家债务负担过重,面临政府破产的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就出现了“反全球化”运动。全球化的主要推手,西方各国现在也对全球化变得犹豫起来。它们本是是全球化的赢家,民众的财富和福利水平增长迅速,民众的生活水平比30年前有了很大进步,但相比较而言,收益却不如中国,与中国财富的差距急剧收缩。这给他们带来了一些不平衡心理,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对中国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了各种限制。所以在大趋势下,未来的全球化不会终止,因为这是经济的内在规律,资源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佳配置。但与前30年的凯歌行进不同,现在的全球化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的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脱离欧盟,巴西等拉美国家面临经济困难和国内政局动荡,以及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均反映出本轮全球化难以维持原有轨迹。主要原因是全球化加剧了国家发展与国家内部贫富分化的不平衡。另外,金融危机新兴经济体与传统发达经济体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严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后由于发达国家的影响,新兴经济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的贫富差距加剧,如何解决上述非均衡发展所带来的矛盾,成为参与全球化国家面临的问题。全球化的进程的规律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但会因时代和环境的不同调整全球化发展的速度和方式。在当今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可能会出现以下特征:首先,发展速度放慢,各国博弈进一步加剧。其次,发展的不平衡,可能明显导致区域失衡。北美,欧洲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全球化发展速度将放缓,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化进程将会不断追赶发达国家。此外不同经济产业的全球化发展速度不一致。国际贸易将成为受逆全球化影响最大的领域,其次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但资金和人员流动的影响相对较小,信息流动将继续保持快速上升趋势。第三,国家地区之间的协同作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全球化的发展速度,直至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这两种趋势之间的矛盾之间找到了同一性,达到了一个新的动态平衡点。第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大国在促进和引领未来全球化方面的作用将大大增加,发达国家引导全球化进程的时代将成为过去。但是,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转型和发展中的作用是互不可缺且相互依存的
(二)大国关系出现新变化
1.美欧关系仍不稳定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与欧盟的纷争加剧,美欧之间的关系难以平息。一方面,欧洲本身面临多重危机,英国“脱欧”,导致欧盟遭遇历史性挫折。与此同时,欧洲的经济衰退,政府内右翼的崛起,难民的涌入以及恐怖袭击数量的增加将使未来的发展陷入困境。2017年5月,特朗普首次访问欧洲。欧洲原本希望能够弥合分歧,交涉结果却令人失望。特朗普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首脑会议,指责他国的行为,以及在参加G7峰会后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加深了欧盟与美国之间的分歧。反对自由贸易是特朗普的政治标签,这意味着美国与欧盟《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失败了。欧洲各国甚至担心双方今后很难解决经贸问题。对此,德国总理默克尔呼吁,“欧洲人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默克尔这种罕见的表态使公众舆论处于动荡之中,这意味着跨大西洋联盟正在分裂。美国对外关系协会会长哈斯称其为“分水岭时刻”,这正是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试图避免的。显然,尽管特朗普上台后不会颠覆美欧之间的核心防务合作,但他将继续威胁欧洲盟国承担更多的对北约体系的军事和资本投资。由此产生的矛盾可能会破坏两岸关系的稳定基石。欧美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暂时不会被打破,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新兴大国的崛起使得欧盟缺乏了以往的竞争力,美欧关系将会出现更大的隔阂。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xzzjy/52571.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