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证研究以新庄镇为例
目 录
前 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意义 3
(四)研究方法和手段 3
一、乡村振兴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理论分析 4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主旨 5
(二)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内容与功能 5
1.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内容 5
2、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功能 5
(三)乡村振兴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关系阐释 5
二、乡村振兴下山东临沂新庄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现状的实证分析 7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 7
(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9
(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低效的原因分析 13
三、乡村振兴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优化建议 15
(一)优化政策宏观环境 15
(二)全面公开政策信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16
(三)完善政策监管机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16
(四)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完善综合配套设施 17
结 论 18
参考文献 19
附 录 21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致 谢 27
前 言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规划是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转化的历史方位,对农业发展思路及模式作出的新安排。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得以稳定和国家自立自强的重要根本,是构成乡村振兴的战略性产业。我国的农业发展成就很大,但与之相应的代价也非常大,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而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正是解决很多农业问题的关键策略。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三补贴”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举措,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乡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选题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新庄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与优化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以对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提出优化建议,进而反哺农民和农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农业机械化或农业现代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业政策支持领域,可大致分为农机补贴政策和农业补贴政策研究。
(1)农机补贴政策的研究
研究者玛丽安德贝特和奥布里哈夫盖,通过对农业发展的研究,进行了农机化分析,农业生产和农业机械化等推广的农机化补贴机制的有效性,从财政补助金和农机化长期短期效果发展,实施利用的财政补贴,推广农机化是一项长期措施。另外,“在市场的垂直统合的背景下,公共支出,租税,以及补助金是具备补助金再分配效率性的机会成本,应制定最适宜的税收和补贴原则。
沙米尔细分农机购置补贴的各环节,通过分析各环节津贴的实际成果,决定不同环节津贴效率的大小。在他实际的数据和经济模型分析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土地简洁津贴,产品价格补贴,生产支付能力和无强制支付能力4个项目,结果除了产品供给的弹力和土地利用、土地需求的弹性和密切的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外,还支持4个项目之外的压倒性优势的关键。
与其他技术的投入相比,阿莱克斯认为农业机械化的私费比公共支出多,但双方增长速度每年下降,机械化方面的私支出增加资本成本,公共支出可以显著削减资本成本.公共支出可以减少作物和其他产品的收益,增加粮食的收益。
阿尔弗雷德格伦纳和哈内什用税收计算出前期付款、投资补贴、公共投资等政策性福利手册。从均衡增长路径来看经济增长的最大不是社会福利的最大。
(2)农业补贴政策的研究
哈雅米评价了价格支持政策,并且根据在供给和需求模型中在菲律宾结束的利益,使用美国的补助金,输入补助金政策,比较投入补助金和价格支持。
促进农业机械化初期,外国把农业机关补助金政策作为一种行政制度,并将其列入国家农业支援政策的大框架中。帕瓦在2009年从世界中选出152个国家,分为两个时间段,对农产品的多变贸易进行了调查研究。第1段从1990年到1993年,第2段从1999年到2002年;他的研究首次适用于重力模型。最终,工业化国家在农业保护政策中成为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受害者,但是发达国家一直在维持被歪曲的农业补助金和农业保护。
2.国内研究现状
(1)我国关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研究
白人朴和杨敏丽在2004年提出了引进的农机购置补助金政策的必要性,明确了农机购置补助金政策的整体框架。。李军富2009年指出: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需要多方位考虑,联系政府政策和农机化可持续发展,产生相对适宜的农业补贴效益。欧兴江、郑宏2010年提出:农业机械补贴是惠民的重要举措,重点是推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补贴,政府要把这种政策结合到先进农业机械技术和农业机械装备上,一方面可以提高整个农业机械化水平;另一方面,让许多农民接受先进的生产技术。赵越南和王占军在2010年提出实施补贴政策的积极影响,充分动员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但在政府实施补贴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购买农机资金的风险很大,因此政策仍需改善。
(2)农机补贴政策下农业收益研究
羊文辉在2002年模拟试验了中国农业补助政策的绩效。确认了农业机械补助金的增加与农业生产、农民收入成比例。。何忠伟2006年研究了通过生产函数和供给反应函数的方法,对农业补助金对生产效率和生产行为带来的效果。王佳在2007年通过数学规划模式,用农民收入和粮食产量分析了农业补助政策的作用。
(3)我国农机补贴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张志星、袁晓霞在2011年得出国家农机补贴对象主要是大型农具,对农户需要的小型农具的补贴少。农业机械的售后服务是很难保证的,而且还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官华、周志华在2011年曾指出过,因为农业机械购买补助金的实施还没有规范,所以很多农机生产和销售企业会增加一些额外的费用,像产品普及费、技术服务费等,给农民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在2014年,姚玉华提到我国农业机械补贴政策有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有必须紧急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真正需求。生产和销售存在漏洞,无法保证补贴产品的质量问题。彭自容2014年提出了购买农业机械的补贴政策不完全,尤其是对微型喷雾器等小型农用机,也要使用一样的手续来申请。农业机械售后服务和实际需要不相符,购买农业机械存在不理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xzzjy/70185.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