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中环境治理的个案研究以莱芜区苗山镇石湾村为例
目 录
前 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意义 6
(四)研究方法 6
一、 乡村振兴战略与环境治理的关系 6
(一) 乡村振兴战略对环境治理的要求 6
(二) 乡村环境治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必要性和意义 7
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环境治理——基于苗山镇石湾村个案考察 7
(一)苗山镇石湾村概述 7
(二)苗山镇石湾村环境治理的措施 8
(三)苗山镇石湾村环境治理的效果 10
(四)苗山镇石湾村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11
(五)苗山镇石湾村环境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2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环境治理的对策 13
(一)重视治理,加强组织领导 13
(二) 明确责任,调动一切力量 13
(三)重拳出击,实地考核打分 13
(四)常抓不懈,形成长效机制 13
(五)提高意识,主动自觉参与 14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8
致 谢 19
前 言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乡村建设应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实现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距今,我们已经完成从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一穷二白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乡村的环境问题已经能够成为了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对乡村环境进行治理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本论文主要以莱芜区苗山镇石湾村为个案,根据石湾村的具体治理措施进行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主要从其内涵的界定、实施的路径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展开,具体成果如下:
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的研究成果有: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界定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主要说明了农业的重要性以及农业如何发展的问题,表明农业优先的态度,为实现农业的一体化发展,必须要进行其战略。杨仪青认为乡村振兴的含义是广泛的、多角度的,要追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全面协调发展,注重区域间一体化发展,通过城乡一体化达到乡村的不断发展。李业芹提出了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绿色清洁的角度来进行环境的整治。学者蒋永穆关注社会发展与人民需求,从这一方面来看,我国应该满足广大农民不断扩大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统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建设,“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
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的研究成果有:在宏观层面,胡胜明确提出建立健全良好的法律秩序和法律体制机制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王娟认为文化引领既可以作为乡村振兴的驱动力,又能够转化为其物质基础。刘祖云、王丹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应该依靠技术手段,技术是一个战略实施的主要方式。
中观层面,国内学者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通过特定产业的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具体措施:吴思斌、刘细发提出“农村的特色的风土人情广受众人喜欢,农村旅游业也是农村收入的主要收入,以农村的旅游业的发展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王曙光、王丹莉从经济领域来看,经济基础的巩固完善是进行环境治理的基石,治理的好不好,雄厚的环保资金投入是关键因素。唐任伍提倡从文化的角度来进行环境治理的实施和推进,宣传保护环境的知识,提高保护环境和整改环境的觉悟,最后打造美好的人居环境。
微观层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升现代化水平,实现国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幸福,离不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此过程中离不开众多参与者,诸如政府、乡村企业、村民等参与主体。刘合光指出,“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张红宇指出农业占全国产业的重要部分,农业的企业也是在国民经济的最具活力的主体和有发展潜力的主体。
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有:中国提出了中国特色的中国特色的乡村环境治理田园综合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并指出我国不同于其他各国,应打造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小镇,小镇拥有特有的风景,人文情怀,社会景观等等”。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模式的研究是建立在各国、各个特定区域现实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前主流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日本的社区发展模式。在科学的合理规划下通过“一村一品”赋予不同的村庄不同的功能,形成功能突出、环境优美、管理完善的新型社区,通过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促进相关地区旅游业的升级,促进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在此基础上,英国逐步进行地区发展,同时,讲求发展和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协调。德国在乡村治理方面也有国家特色,主要是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积极关注乡村生态变化,特别强调对乡村文化的保护,通过兴建乡村文化博物馆展示乡土文化及体验传统生活。
2.关于乡村环境治理的研究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环境治理的含义、主体、基本要求、对策以及发展模式等方面,取得较多成果:
对乡村环境治理的概念的研究成果有:学者徐勇等人在参考国外研究治理的理论,结合我国的农村,第一次提出了“乡村治理”这一概念。郭正林提出“乡村治理,就是分管不同职能的部门对乡村的各种事务进行管理”,其中包括党委,城建局,环保局。贺雪峰认为“村治是指如何管理中国的农村,或中国农村如何实现自我管理”通过村治实现社会发展;党国英认为,“乡村环境治理就是乡村的机构部门对乡村的情况进行治理。”可以看出,随着乡村环境治理过程的推进,概念的提出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相继被纳入其研究范围之内,研究的深度不断扩大。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xzzjy/70188.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