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究

2022-04-12 20:1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在网络信息化时期,网络技术与信息化的普及与更新深刻震慑并重塑着高校学习者价值观念的形成,它突破了传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组织。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营者必须不断与时俱进。把握信息化浪潮,开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在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校园文化建提供导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环境,活动和制度载体,从辩证发展角度来探讨信息化时代下二者相互融合的必要性。紧接着从信息化带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这一方面来进行深入分析,重点是指精神、物质、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此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信息化大潮中更好地受益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管理和有效监督、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对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四个方面来引领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目 录
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研究方法 2
(四)文献综述 2
一、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同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的关联 5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导航 5
(二)高校校园文化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环境、活动与制度载体 6
(三)信息化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必要性 6
二、信息化时代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 8
(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信息不利于高校精神文化的建设 8
(二)信息化时代重数量与形式、轻内涵与底蕴,不利于高校物质文化的建设 9
(三)信息化时代校园体制涣散、制度脱离实际,不利于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的长期发展 9
三、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 11
(一)巩固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建设和管理社会主义核心体系下的高校校园文化,指导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11
(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持续性,需因校制宜并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和监督 11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对信息化的能力,助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12
(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育的政治功能,培养具有特定思想政治素质的高校学子 12
结 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化的随处遍及,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事物,网络已然在学习、工作和思想观点等方面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信息时代,大学校园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平台,如校园宽带信息网络和地理信息。并逐步创建了电子学校事务、多媒体教育、信息系统以及信息安全、远程教学等,并最终形成了完善的系统。这种功能齐全、组织严密的校园数字信息系统也构成了数字校园。而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克服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挑战以及正确利用信息化的机遇就极其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把握文化建设的方向。高校校园文化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活动和制度载体。在建设校园精神、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过程中,要认真分析信息时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各方面面临的挑战。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最大限度地引导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1)在信息时代,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以其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拓展政治学研究视野。政治学是一门非常全面的学科,需要通过积极学习管理,社会,文化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并在探索政治观点、立场和方法的基础上加深和发展。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传统校园文化、现代信息媒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实现大学校园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从而为政治学增添崭新的色彩。
(2)研究信息时代指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理论内涵得到升华。随着信息技术的成长和网络技术的遍及,网络渗入到社会各个方面,高校的教育环境发生了改变。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对大学生的生活情绪,学习风格,思维态势和价值倾向有着深刻的影响。从这个层面开始,所有高等院校都可以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并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总之,在信息化时代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新的历史前提下政治学不可回避的主题。
2.实践意义
(1)开展信息化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完善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如何科学管理和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积极发挥大学校园信息化不断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作用,它已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学工作的迫切愿望。
(2)探索引领信息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高校教学和教育新途径的发展。高校作为一所教育型机构,应该培养和发展人才,这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和责任要求,也是各学科的最终现实意义。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方法也必须加以调整。 在信息时代,大学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产品应该充分发挥其正面价值。
(3)进行信息化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究,有利于大学生自由发展。信息化的发展既给教育带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因此,要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它可以大大提升高校学子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明素质,从而积极推动他们自由全面的自我成长。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此次论文撰写采取的核心方法,在积极查阅册本,文件和档案,期刊杂志、报纸和互联网的基础上来收集和整理相关材料和文献,深刻理解信息化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面临的各种挑战,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关系。
2.实证调查法
通过对周围各个高校的实地考察来深入了解现在我国在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为此次论文提供理论依据,帮助研究更好的推进。
3.系统分析方法
对各种材料的处理进行思考,促成从表面到内在的认识,展现了对象的本质并更好的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底子上,整体地分析了网络信息环境之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功能之间的关联,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引领信息时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四)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的相互关系方面
常超探讨了校园文明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指出了二者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途径。宋芳和刘康从大学校园文化的内容出发,探索如何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大学文化的有益建设。赖婷婷分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指出了进一步增强和改善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内容和对策。李景春认真分析了熏陶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和质量的因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提出有效的价值引导,以保障校园文化建设。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xzzjy/70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