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村干部法治能力建设研究以四川南充某村为例
目 录
一、绪 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研究综述 2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
二、村干部法治能力建设的理论依据 6
(一)依法治国的基本理论界定 6
(二)村干部法治能力的相关概念界定 6
(三)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提升村干部法治能力的必要性 7
三、村干部法治能力建设的实证分析 8
(一)村干部法治能力建设的实施现状 8
(二)村干部法治能力建设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8
四、提升村干部法治能力建设的路径分析 10
(一)提升村干部法治意识 10
(二)提升村干部依法管理的能力 11
(三)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法律服务体系 11
结 语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一 16
附录二 17
致 谢 18
一、绪 论
“依法治国”在党的十五大首次被写入报告,这标志着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大进步。随后,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上都进一步对依法治国进行了论述,促使中国的法治建设更加完善。党的十九大报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全面依法治国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因此农村的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基层法治水平的提升,直接影响整个社会法治意识的提升。所以,在全面依法治国政策的大背景下,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尤其是村干部法治能力建设尤其重要。
(一)研究背景
全面依法治国被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构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我国的乡村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而村干部又是基层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贯彻者和执行者,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依靠力量。当前,我国农村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法治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村干部的法律意识的强弱和法治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在群众中的威信,影响到法律及政策在农村的实施。因此只有在全面依法治国大背景之下,基层领导者更加深刻地提高法治能力、运用法治的思维方式,才能更好的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二)研究意义
1.理论层面
从理论视角探讨村干部法治能力建设,是相关政策分析的创新研究,能够增强目前理论界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薄弱环节,增强研究的关联性,提高学术的系统性,丰富相关研究的理论视角,创新研究方法,丰富相关理论,为深入探讨相关问题提供资料借鉴和理论基础。
2.实践层面
通过对四川省南充市某村村民和村干部的调查研究,对法治建设进行实证研究,推动发挥村干部的领导作用和组织作用,运用法治的方式治理基层组织,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实施,有利于“四个全面”的建设,有利于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建设以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三)研究综述
1.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推进和保障、意义、当前法治建设的不完善之处等方面,还有学者从经济新常态的宏观视角和基层法治建设等微观视角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路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1)关于如何推进和保障全面依法治国的研究。马良全提出,针对我国现行宪法实施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应该强化宪法监督,对违宪行为进行加强审查并处置。积极推动依宪释法,增强宪法作为法律属性的法律适用功能;深入开展以宪法宣誓为轴心的宪法宣传;引导社会形成学宪法、用宪法、遵宪法的良好氛围。宪法监督、依宪释法、以宪法宣誓为轴心的宣传制度对于规范公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具有重要意义。
(2)对当前法治不完善之处的研究。何建提出,当前我国法治社会主要面临的难题包括:社会矛盾增加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新的挑战,面对这些增加的矛盾,我国政府往往采用行政手段的方式去解决,而忽视法律手段的运用;社会价值观的日益多元化也对政府产生了新的压力,一方面公民的权利意识增强,另一方面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往往导致权利的滥用;此外,新兴传媒方式的迅速兴起和发展对法治政府提出了新问题。梁翠荣指出,在当前农村主要面临的法治问题包括农民法律知识不足、法律意识有待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村务的水平不高;农村法律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3)经济新常态和依法治国关系的研究。张一扬提出,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国的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变化。一方面,依法治国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矛盾、纠纷起到了很好的调解作用。另一方面,依法治国为新常态下的权力运用划定了制度界限,在新常态下为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用制度的笼子去限制权力的任务。
(4)基层领导者推动依法治国实践路径研究。马俊平指出,要自始至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持久有力地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制教育、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陆秀清提出,实现法治治村的路径主要有:公正的选举程序、加强正面教育、完善监督机制。
2.关于基层村干部的研究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xzzjy/70196.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