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治理视角下的交通拥堵问题研究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一、绪论 2
(一)选题依据 2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2
(三)文献综述 3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4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5
(一)公共治理理论 5
(二)城市交通治理的内涵 6
(三)城市交通作为准公共品的特点 6
三、济南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7
(一)济南市交通拥堵的现状 7
(二)济南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分析 8
四、公共治理视角下解决济南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路径选择 9
(一)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9
(二)支持有关企业参与到交通拥堵治理中 10
(三)加强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11
(四)倡导与相关大学合作研究 12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一、绪论
选题依据
1.理论依据
本选题是以公共治理为理论依据,公共治理是国家具体职能的履行和对社会的调控,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济南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长期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公共治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可借助公共治理理论来指导相关部门调整公共治理方式,拓展公共治理途径,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并借鉴一些经验和成果妥善解决济南市棘手的交通拥堵。深究济南市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和现状,既要看到政府的主导作用,也要清楚看到治理拥堵仅靠政府是行不通的,还应该与社会上的相关利益主体合作,建立起公共治理视角下的济南交通拥堵多中心治理的模式。
2.现实依据
济南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机动车保有量和使用频率的急剧上升,所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尤为突出,并且济南市的经济发展与交通状况不相协调,经济尚未特别发达而交通先是拥堵严重,具有独特性。城市交通像纽带一样贯通了整个城市的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现代城市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高政府公共治理水平,解决济南交通拥堵问题,在济南市向现代化大都市转变的过程中至关重要。
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本研究基于公共治理理论,以济南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法、文献法等方法,研究并阐述济南市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和解决措施。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我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与之相对应的城市交通建设也开始不断完善更新,这对于公共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济南市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所以进行公共治理领域的实践探索和创新是必要的。公共治理方式的转变对于治理济南市交通拥堵至关重要,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城市发展中的交通拥堵现状,加强对相关部门工作的理论指导,高屋建瓴地引领和缓解济南城市交通拥堵。
(2)现实意义
第一,解决好交通拥堵的问题,是济南市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加快济南城市转型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也是提升本地居民幸福生活指数、提高人们出行质量的需要。第二,对一些公共治理经验进行总结和探究,能够促使相关部门的工作有序进行,使一些部门的职责范围更加精准明确,提高工作效率,真正有利于济南市交通拥堵的解决,提升济南现代化建设水平。
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一般,所以对城市交通问题的研究很少,但从90年代开始,我国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城市交通拥堵也伴随出现,这一问题开始被国内学者重视。
郑言成提出实行公交优先策略是缓解交通拥堵的重中之重。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提供与使用基本采用了政府和企业共同合作的模式,这样利于提高使用效率,利于优化出行结构。
项园提出了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其中提到了有关公共治理能力高低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指出在公共治理过程中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公共治理的主体必须是政府,所以要探讨在政府主导下积极吸收各种力量,让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有所好转。
吕晓明在解决城市交通的问题上提出了交通发展的可持续性思想,即宏观上整体调整交通系统、提供较为充足的交通供给、综合利用多种交通方式、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一系列内容。可持续性思想在交通上的运用与政府的作用不可分割,尤其在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各地政府公共治理的水平都是一个考验。
许薇等人提出每个汽车使用者都应承担相应的公共物品的动态成本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旨在说明公共治理应让公众积极参与,拓展更宽的治理途径,并且分析了城市交通作为准公共品的特点,认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必须加强公共治理这一方面。
刘志刚等人运用政治学的中博弈论分析城市交通拥堵产生的原因,运用“囚徒困境”解释交通拥堵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提高公共治理水平,以政府主导为支撑,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2.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随着治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城市治理理论的理念随之出现了众多新视角的研究,这些新视角带给人们很多启发。
奥斯特罗姆,文森特等人提出多中心主义。多中心主义区别于单中心主义,相关的一系列治理理论在《美国的地方政府》中被提出。多中心主义使城市治理的过程变成了必须从各个中心所同意的决策中统一的过程,这样决策的过程就不再简单,而是变得比较复杂了,其中存在一定的竞争性,克服了单中心主义中由个别人掌握权利的弊病。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xzzjy/70198.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