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现状与问题以肥城桃园镇为例
目 录
绪论 6
(一)研究背景 6
(二)研究意义 6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7
(四)研究思路 9
(五)研究方法 9
(六)研究突破点与不足之处 9
一、肥城市桃园镇的基本情况及其养老保险实施的理论基础 10
(一)肥城市桃园镇基本情况 10
(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实施的理论基础 10
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实施情况调查 11
(一)肥城市桃园镇农村居民参保的调查情况 11
(二)对肥城市桃园镇农村居民的访谈工作 13
(三)小结 14
三、当前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15
(一)农民资金来源单一,保障水平有限 15
(二)立法不够完善 15
(三)政府宣传工作不到位 15
(四)传统农村习俗的制约 16
(五)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低 16
四、对改进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6
(一)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16
(二)尽快立法,建立法制保障 16
(三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政府加大对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 17
(四)带动经济发展,提高政策认知 17
(五)优化政府人员服务态度 18
参考文献 19
附 录 20
致 谢 22
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间推移,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增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不可避免的问题。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关键的内容,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中国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农村地区老年人口比重渐渐上升,农村养老保障取得了很大进步。同时由于养儿防老观念的逐渐淡化,家庭保障功能越来越弱,目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很难符合当下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老年人口需要依靠社会的力量进行养老,由于制度实施的延续性,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呈加快发展状态,老年人口数量正在不断增加。按照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 8.87%,中国已经进入较为严重的老龄化状况。城镇职工具有稳定的工作,相较起来,养老保险情况发展较好,而农村地区问题层出,因此研究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更有意义。
(二)研究意义
1.理论层面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有工作的城镇居民依靠养老金完全可以满足其基本生活。而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则起步较晚,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下,其发展相对缓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农村人口占据了全国人口的 50.32%。农民参加社会保险体制,实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近年来学者对社会养老保险研究较多,尤其是以农民为研究对象,在这些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本文以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基础,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以及访谈结果,为完善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提供实证基础,为提升参保率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制度的顺利实施和推行。
2.实践层面
首先,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有利于保障农村居民未来的老年生活,尤其是经济上较为困难的老年群体。
其次,该制度顺应了我国老龄化的趋势,缓解了社会养老压力,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需要社会的关注,年轻时缴纳养老保险,可以为老年生活积累积蓄,为老年生活提供保障,在年老以后按月领取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不仅缓解了现在的社会养老压力,也为未来减轻了一定的负担。
最后,通过调查研究桃园镇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些具体实施情况,剖析制度设计和在制度执行过程当中的不足之处,为改进和完善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提供根据,为发展服务型政府指明了方向。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
本文参考了许多国外关于养老保险的制度研究,发现由于大多数西方国家没有城乡二元结构,走的是城乡经济一体化道路,城乡居民与职工的差别较小,所以在很多国家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早已经涵盖了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上已经比较完善。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在时间上一般比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建立时间较晚,德国在 1889 年建立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但是在 1957 年才把农民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的一部分,20 世纪 80 年代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目的是保障农村养老保险顺利实施。
Bottazzi R.(2006)等对西方发达国家推迟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时间和起因分别作出了论述,并说明其制约条件是经济发展水平。
在社会公平上,有学者认为农村居民和城镇职工应当享有一样的福利待遇,农民应该作为国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重要的一员享受国家政策。米德(1964)认为需要扩大和改进国民保险,失业、老人和病人都应该包括在内,使国民收入进行公平的分配。
戴蒙德(1977)提出了政府父爱主义理论,他认为可以通过政府来建立养老保险体系,以此来解决老年人在老年时的储蓄不足以及消费水平低下问题。
2.国内研究
在制度可行性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已经具备了运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的底子。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不是一直都有,而是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产生的,我国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和养老保险制度的确定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养老保险制度的确定也其是关键环节,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养老保险制度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发展的基础。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xzzjy/70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