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专区抗美援朝运动政治动员探究(附件)【字数:11680】
目 录
0 引言 1
0.1选题缘由及意义 1
1.开展政治动员的背景 2
1.1.镇江专区在建政初期面临的困境 2
1.2镇江人民对抗美援朝运动的态度 3
2.政治动员的概念 4
2.1概念 4
2.2政治动员要素 5
2.3政治动员的类型 6
3镇江专区抗美援朝中的政治动员 7
3.1政治动员的手段和途径 7
3.2政治动员的内容 10
4.对现在借鉴的意义
4.1政治动员内容要丰富化 11
4.2政治动员形式要多样化 12
4.3政治动员成果要实效化 12
结语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镇江专区抗美援朝运动政治动员探究
0 引言
0.1选题缘由及意义
抗美援朝运动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由中国政府组织的群众性活动,它通过动员人民群众的努力,在物质和精神上支持了抗美援朝战争,它贯穿于抗美援朝运动。在战争爆发之初,国内的群众并不了解这场战争究竟是为什么开始的,抗美援朝运动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真真正正地明白美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使全国各地的老百姓了解美帝打着保护大韩民国主权的名义去侵略朝鲜民主义人民共和国甚至有侵略我国边境的野心,我们有责任将这种情况扼制在萌芽状态,毛主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动了抗美援朝运动。抗美援朝运动是发动全党的力量将“支援朝鲜,保护我国边境”的理念向全社会宣传,使得这场运动能够更全面、快速地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保护欲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
而镇江专区为苏南地区的一个专区,本地的抗美援朝运动具有典型意义。通过对于镇江专区的抗美援朝运动的政治动员的探究,可以由点及面地了解整个江苏地区成果的政治动员运动,镇江专区通过切实的行动支持了本次抗美援朝的政治动员运动对于江苏地区乃至全国的政治动员运动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一、关于抗美援朝运动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某种意义上,大多数都是纪念抗美援朝运动而非对此运动进行深刻的分析,对抗美援朝运动从政治的角度进行学术性的研究,还未有强力的关注。
二、面对现在环境的复杂,各种自然灾害接踵而至,那么我们在面对这些天灾时,我们怎样冷静处理这些突发问题,抗美援朝的成功示范无疑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当我们看到在建国初期面对抗美援朝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我们还能发挥拼搏向上、永不后退的精神,最终还能赢得胜利。我们从它的手段和途径等内容也能找到适合我们如今社会的政治动员方式,并建立一套完善的政治动员机制,这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从学术价值来看,通过对抗美援朝运动历史资料和档案的梳理,为后面研究抗美援朝运动的学者提供一些参考资料。通过对镇江专区政治动员运动的深入研究,能够加深中国建立以后的政治动员的理解,深化学者对于共产党政治动员方面历史的研究,进一步弥补了镇江地方史的不足。
1.开展政治动员的背景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经过中共中央及毛主席的慎重思虑下,做出一个明确的决策。那就是于1950年10月组建一支志愿军,这支志愿军代表中国去支援邻国朝鲜,并且在国内也进行一场全国性的群众性运动“抗美援朝运动”。那么这个决策作为党和国家的意志,人民群众作为无产阶级中的一份子,该如何自觉去领悟呢?这需要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而政治动员作为宣传的一种方式,此时无疑是最好的手段促使人民贯彻党和国家的意志。镇江专区作为苏南地区一个重要的地区,其在抗美援朝中开展政治运动,对于整个江苏地区乃至全国的抗美援朝都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要研究抗美援朝运动中镇江专区的政治动员,首先要对其背景和意义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新中国成立以前,镇江及其所属的南京地区系国民党反动势力的首都,故而这一地区的政治情况十分复杂。从城市向农村呈现出一种发散式的趋势,由高到低逐级递减。反动党团和帮会是直接向农村延伸的爪牙。郊区更是广泛散布着大部分基层组织和特务组织,诸如,三青团、中统和军统等组织。一些地方因为势力过于集中,被国民党评为“模范乡镇”、“示范乡镇”,被拿出来当作是优秀典型,以供大家学习。“一贯道”等等反动道会门遍布各个乡村,危害群众。这些复杂的势力关系,导致了共产党在解放初期对于农村治理的工作极其不顺利,这对于镇江专区新生的人民政权产生了极大的阻碍,镇江专区在建政初期面临政治与经济上的困境,加之镇江专区长期处于国民党的统治,多数的民众对于抗美援朝运动持冷淡反应,更有甚者,有部分民众产生了亲美、崇美、恐美的错误心理,因此在镇江专区开展抗美援朝运动的政治动员活动,来纠正民众,使全民参加到这场活动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1.1.镇江专区在建政初期面临的困境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从上个世界开始,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就长期处在帝国主义的剥削之下,社会秩序也遭受切割,一个城市中有着数个国中之国“各国租界”的存在,经济水平落后,再加上历经十多年的抗日战争和三年的解放战争,本就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当时面临着失业过多、交通阻塞,物价飞涨,造成生产萎缩、民生困苦的场面。新中国的经济百废待兴。
政治上,由于镇江专区各级的人民政府刚刚成立,老百姓不认可新政府,认为新政府无法带来一个稳定的生活,对新政府的工作采取冷淡的态度。再加上此次活动使我们的邻国朝鲜,对于这个国家,大多数人民对它并不熟悉,所以当抗美援朝这一政策进行宣传时,群众们对于此事件是冷漠的,还有部分人消极怠工,不仅自己不参加活动,还鼓动他人不要参加,极大地阻碍了政府的工作、政治动员的开展。经济上,镇江专区政府经济状况窘迫,入不敷出,无法应付庞大的财政支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且共产党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工作的坚持,使得市场上的商贩又变的活跃起来,使物价从建国前的膨胀物价无法购买日常用品回归正常。文化上,美帝国主义曾在清朝至民国时期建立了大量的教会、医院以及各种救济团体,企图用这种措施来用软文化手段来奴化中国人民,继而征服民心。军事上,虽然新中国已经成立,但城市内部还残存着大量的敌对分子、特务及各种地主恶霸势力,这些残留势力牵扯了大量的军队对其围剿的任务。加之朝鲜战争的爆发,这些诸多因素使得刚从国民党反动势力魔爪下逃脱出来的老百姓们的生活雪上加霜。组织上,镇江专区在解放后新成立的人民政府,对于当时的条件下而言,面临着众多存在而繁琐的工作,是对政府干部的一种极大的挑战。数量的短板加上人员素质跟不上,这些都导致了初期的宣传工作开展非常不顺利。而建国初期的复杂环境使得共产党必须开展一个又一个的建设改良运动,这意味着各个行业都需要大量的干部,对于当时抗美援朝政治运动的宣传干部也显得特别稀少,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干部在此时也遇到了困难,由于长期活跃在山区、农村地区进行宣传工作,缺乏城市工作经验,无法妥善与城市人民进行良好的沟通,宣传方式也不适合城市地区,在当时都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xzzjy/80480.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