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村官异化及其治理(附件)【字数:12502】

2022-11-11 14:1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1
目录
摘要.........................................................1
Abstract.....................................................2
引言.........................................................4
0.1 背景及意义.............................................4
0.1.1 背景............................................4
0.1.2 意义............................................4
0.2 文献综述..............................................5
第一章 村民自治下的村官......................................5
1.1 村官的产生............................................5
1.2 村官的职责............................................6
第二章 村官异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7
2.1村官异化的表现形式.....................................7
2.1.1 假选、贿选、暴选,扰乱民主选举..................7
2.1.2 欺下瞒上,弄虚作假..............................8
2.1.3 贪污受贿 ,霸占、挪用公款.....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8
2.1.4 工作作风背离民心................................9
2.2 村官异化的原因........................................9
2.2.1 政治原因.......................................10
2.2.2 经济原因.......................................11
2.2.3 文化原因.......................................12
第三章 村官异化的危害.......................................12
3.1 对村民权利的侵犯以及对公共利益的侵蚀................12
3.2 引发基层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13
3.3 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14
第四章 村官异化的治理.......................................14
4.1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基层自治法律法规..................14
4.2 完善村民政治参与,走出村官独断专权的困境............15
4.3 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文化教育......................16
结束语......................................................17
致 谢.....................................................18
参考文献....................................................19
村官异化及其治理
引言
0.1 背景及意义
0.1.1 背景
在中国,村民自治是1982年首次提出的,它是源于农村改革的新事物。 由于建立了村民自治制度,农民群众可以依法治理自己的事务,从而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成为自己的主人。村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方式进行自我管理,这一制度充分激发了村民的主观意识和民主意识,启发了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实践结果表明,实行村民自治,使广大农民自主管理,自主教育,有利于动员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然而,村民自治作为一个新生儿难免存在些许不足之处。村干部作为贯彻实施村民自治的中坚力量,却在异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些村官不但没有为村庄建设带来好处,反而异化成滥用权力,压迫村民的代名词。
0.1.2 意义
在现阶段,村民自治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最基本的形式。因此,研究村民自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是有帮助的。是提高农村政治稳定程度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促进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本文将主要从村官异化的角度分析村民自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作为对村民自治过程中实际决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0.2 文献综述
作为村民自治的管理者和具体执行者,村干部一直以来都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学术界关于村官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根据村官的行为判定其在村民自治中扮演哪种角色。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于村官在村民自治中扮演的是何种角色的观点大致分为四种:徐勇在《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当家人》中提出的“双重角色”理论;以贺雪峰为代表的“政府腿脚”理论;吴毅在“村干部角色与行为的类型学分析”中提出的“双重边缘化”理论;龚春明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村干部角色及‘无为之治’”中表述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理论。其中,“双重角色理论”运用最为广泛,为学者研究村干部改革后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xzzjy/80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