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中山的道德理想国对宋庆龄的影响(附件)【字数:15213】
毕业论文(设计)目录
目 录
0.引言 1
1.孙中山道德理想国的构建 1
1.1道德理想国的主要内容 1
1.2道德理想国的构建过程 2
1.3构建道德理想国受挫的原因 5
2.孙中山对宋庆龄的政治影响 7
2.1思想层面的影响 7
2.2政治活动上的影响 8
3.对孙中山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9
3.1继承孙中山道德理想国的理念 10
3.2对孙中山道德理想国理念的发展 12
3.3由三民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13
结 语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论孙中山构建道德理想国对宋庆龄产生的影响
0.引言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领军人物,在奋不顾身地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践的同时,进行了艰苦的资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探索。从他一生著述和言论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念,这些思想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研究。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为中国革命做出杰出贡献的女性,她从青年时期追随孙中山,将自己的七十多年美好年华全部献身给中国革命,一直坚持与人民站在一起,为中国的革命、建设与改革,为了祖国的统一以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本文中提及的有关孙中山构建道德理想国的内容是源于邹永厚的博士论文《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孙中山道德理想国的构建与困境》,我从中受到启发,借鉴了文中关于孙中山构建道德理想国这一内容,产生了新的想法,写出了自己的学士学位论文。深入讨论孙中山与宋庆龄之间在道德理想国构建方面,孙中山对宋庆龄在某些方面产生了影响,从而使宋庆龄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走的更好,做了很多有价值的工作。
1.孙中山道德理想国的构建
1.1道德理想国的主要内容
孙中山在中国近代史上可以说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他的革命思想和政治主张一直都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从他一生著述和言论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念,这些思想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研究。
在这些思想中,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是他关于构建道德理想国的理念。孙中山的道德理想国思想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道德理想国中最重要的是爱国思想,这一点其实对应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只有人们真正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让国家摆脱内部矛盾的纷争。其二,统治阶级由公仆来取代,相对于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由人民来当家做主,推翻封建统治,也是三民主义中最核心的内容。其三,人民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这一点对应于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包含了对广大人民的体恤。孙中山想要构建的道德理想国其实是用道德思想来构建的,在这之中,国家起到了主要的作用,要对人民进行组织、教育、保护以及培养。对国家的热爱之情使得统治阶级与人民能够紧密的联合在一起,国家和人民之间公私之分,所追求的共同目标都是希望国家能够强大。孙中山所想要的是一个国家与民众能够同心协力的新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中,国家的作用是对人民的保护与培养。
民族主义是道德理想国的重要内容,它着重强调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孙中山在他所想要构建的新国家中描绘了一幅国家与人民携手同心的画面,人们能够携手共同创建国家,维护国家秩序,从而让国家走向繁荣发展。孙中山的社会阅历让他明白,自己能够依靠的是广大民众,而民众也确实拥有足够的力量。所以在他的思想中,爱国主义可以算的上是灵魂。他呼吁人民,想要通过发动人民来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孙中山所刻画的道德理想国中,存在国民与公仆两个阶级,而这两个阶级之间的互帮互助也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孙中山将人群分为三种:第一为先知先觉,也就是发明家;第二是后知后觉,也就是宣传家;第三是不知不觉,就是实行家。这可以说是有些嘲讽但又无可奈何的划分方法。孙中山既要指引发明家服从领导;又要鼓励宣传家放弃对权利的追求,并且要组织实践家用一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为社会做贡献。这三类人才最开始就因为能力的问题而存在差异,怎么才能使他们达到平等的地位,才是问题的关键。孙中山所提出的互助理论解决了这一难题,人们之间最重要的是互相帮助而不是夺取他人的权利,这才是根本的追求。
1.2道德理想国的构建过程
中华民国创立后,孙中山在如何更好地建设国家方面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案,他将建设国家的程序分为三个阶段: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和宪政时期。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三方面:民生、民权和民族。这三方面分别解决了人民关于生存、权力和主权的额问题。
1.2.1军政时期
建设民国的第一阶段是军政时期,这一时期是以党建国的暴力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军政是最主要的内容。政府在用武力清除封建残余的同时宣传三民主义,让三民主义能够走进人民的心中。
该时期即近代的北洋政府时期,之所以称军政时期,是参照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想要最终能实现宪政民主,第一步要用兵力统一中国,这大概是受马列主义暴力革命原则的影响,不倡导和平路线,在此基础上让民众逐渐了解并且接受三民主义思想。
北洋政府依照《钦定宪法大纲》、《清帝逊位诏书》来承担行使政权法理,根据西方三权分立原则订立民国约法。清末地方政府通过洋务运动的积累,逐渐开始变得强大起来;中央政府(清政府)经过一系列的内外战争后,实力和权威开始被大大的削弱,西方民主制度开始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暴力革命的推动,日俄战争中立宪的日本战胜皇权的沙俄,促使清朝贵族势力对西方政治制度开始有了推崇的思想倾向。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xzzjy/80498.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