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附件)【字数:6971】
目录
0前言 1
1国内外研究综述 1
1.1 国外研究综述 1
1.2国内研究综述 2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
2.1研究对象 3
2.2研究方法 3
2.2.1文献资料法 3
2.2.2问卷调查法 3
2.2.3访谈法 4
2.2.4数理统计法 4
3研究内容与结果分析 4
3.1江苏科技大学体育社团发展的现状 4
3.1.1江苏科技大学体育社团的管理 4
3.1.2江苏科技大学体育社团的类型 5
3.1.3江苏科技大学体育社团的规模与成员构成情况 6
3.1.4江苏科技大学体育社团的组织开展频率 7
3.1.5江苏科技大学体育社团的经费支出情况 8
3.1.6江苏科技大学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的途径 9
3.1.7江苏科技大学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的动机 9
3.1.8江苏科技大学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的活动形式 10
3.1.9江苏科技大学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的出勤率 11
4结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论 12
5 对策 13
5.1建立强有力的管理体制 13
5.2完善学生评价与考核制度 13
5.3加强与其他学校的社团的交流 13
5.4学校应该加大对社团的宣传,增加参与社团活动的意识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附件1 16
江苏科技大学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0前言
体育社团是高校一部分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发起、自发组织的,是高校学生号召:“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各个方面的体育需求而建立的体育组织。体育社团是高校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和校园文化的产物,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担当重要作用。体育社团能够协助学校体育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研究体育社团活动,加强相应的管理和引导,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学校体育工作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体育社团从产生至今,已取得长足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怎样在已有发展的基础上,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实现江苏科技大学体育社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高校体育值得关注的问题。本题通过对江苏科技大学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进行对策研究,并且由于江苏科技大学是江苏省体育社团开展的站点,意在找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探求学校体育社团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为江苏科技大学体育社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为丰富体育社团理论体系做出贡献。
1国内外研究综述
1.1 国外研究综述
从学校图书馆查找的资料可以看出社团在国外发展的时间较早、发展水平较成熟,在国外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发现国外高校体育社团各方面比较完备,主要有:体育社团的机构比较健全、管理制度比较完善、社团种类繁多、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经费非常充足,即使是申请重新一个新的社团都有着复杂的规定,表现出社团的严格制度。社团在管理过程中,突出表现社会化和法制化的特点,其发展跟社会的联系密切。有的国家直接取消了大学体育课,取而代之的是各类体育社团,体育社团的发展已经成为高校体育的重要组织形式,承担的不仅仅是体育活动,也承担着学生的体育课,为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借鉴。
美国在发展高校社团的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出:美国的高校社团主要有组织性、非营利性、独立性、自愿性、自治性等主要特征,并且综合社团在组织结构中是采用直线型和扁平型组织结构,现在又出现一种平化组织结构的发展模式。
英国、德国和日本三国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过程主要靠学校的扶持,资金来源于学校,最重要的是体育社团受到法律的保护,以严格的制度规范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
综上所述,国外的高校体育类社团虽然发展成熟,对于高校体育社团的研究非常丰富,在国外的文献中,重点研究国外高校体育社团的构建与制度,通过将社团的制度不断完善,来推动社团的运行,促进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
1.2国内研究综述
任远金和陈爽在《论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中提到,我国高校中的体育社团,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缺乏相关行政部门的理解与支持现象,社团组织内部结构松散,在社团活动中所需要的场地、设施和器材都不够完善,活动时间的安排缺乏合理性,社团规模不大等问题。
王福杰在《论大学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中指出,大学体育社团是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大学体育社团组织的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娱乐方式和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吸引着当代大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他们一方面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缓解学习生活所带来的精神紧张和疲劳;另一方面,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了运动能力,陶冶了情操,增进了健康,同时得到了真挚的友谊和愉悦的心情。
国家教育部2010年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王小妹在谈《高校体育社团对课外体育活动的作用》中认为体育社团活动时间的业余性和形式的灵活性, 有利于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体育社团是在各体育单项基础上形成的, 是以各项运动项目为主要活动形式, 学生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 具有形式多样、实施灵活的特点, 它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体育活动, 这也有别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 也有别于学院、团委和系部等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tiyu/78084.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