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区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字数:6036】
目 录
1、前言 5
1.1选题依据 5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5
1.2.1研究目的 6
1.2.2研究意义 6
1.3国内外文献综述 6
1.3.1国内校园足球的研究现状 6
1.3.2国外校园足球研究现状 7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7
2.1研究对象 7
2.2研究方法 7
2.2.1文献资料法 7
2.2.2问卷调查法 7
2.2.3数理统计法 8
2.2.4逻辑分析法 8
3、结果与分析 8
3.1镇江市润州区中小学生对足球运动认知现状 8
3.1.1镇江市润州区中小学体育课程中足球课课程设置比重 8
3.1.2镇江市润州区中小学生参与足球运动时间调查 9
3.1.3镇江市润州区中小学足球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 9
3.1.4镇江市润州区中小学课外足球运动开展情况 9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3.1.5镇江市润州区中小学足球场地设施情况 10
3.2镇江市润州区中小学足球运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0
3.2.1学生关注程度不够 10
3.2.2足球课程和课外活动不足 10
3.2.3学校场地设施不够完善 11
3.2.4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11
3.3润州区中小学足球运动的发展对策 11
3.3.1加大足球运动宣传力度 11
3.3.2完善中小学足球课程建设 11
3.3.3加大教育的投入,保证校园足球的顺利开展 11
3.3.4提高中小学足球教师的业务水平 12
4、结论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镇江市润州区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1、前言
1.1选题依据
2014年11月26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对校园足球未来的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同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将完善相关政策,形成一种校园足球激励的机制,把足球运动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中去,把它作为体育课必修内容;把相关足球特长学生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去,形成完善档案,学校招生参考。“足球进校园”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现如今不仅仅是嘴上的口号了,而是未来将会切实在中国全面展开的一项重大决策。而作为这个决策实施过程中最基层的各个学校,将要直面足球成为必修课后其与传统高考必修课程时间上的冲突、学生家长们的反对以及是否会对升学率产生影响等等一系列矛盾。本文从镇江市润州区小学、中学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实际调查和研究制定相关解决方案,以小见大,给“足球进校园”这个决策提供力所能及的有效建议。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国家这些年对校园足球的投入很大,相关政策也颁布了不少,但是落实到各个基层学校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润州区5所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为镇江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与建议。
1.2.2研究意义
现如今人们一听到“足球进校园”这个话题首先联想到的是中国足球这些年的羸弱,认为足球成为必修课是为了提高中国足球水平而制定。可以肯定的是决策过程中确实有这方面考虑,但决对不是其重点所在。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通过足球运动在校园的全面开展而推动更多体育项目进入校园,增强中国学生整体身体素质才是其真正意义所在。通过足球知识的普及,在教会学生学会足球运动技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之外,还能有效增加学生智力发育,同时培养学生养成团队合作意识、遵守规则的精神。目前中国整体学生身体素质下降这一现状很大一部分应该归咎为各级学校对于体育学科的忽视,而通过这次“足球进校园”政策的有效实施,将极大推动学校所有体育资源的优化,并把体育提升到一个它本应该在高度上去。
1.3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国内校园足球的研究现状
国内校园足球的发展处于初始阶段,各方面发展还不够完善,在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暴露了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国内研究者对校园足球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北京大学的张辉博士在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我国布局城市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1]中首次提到横向“实施”与纵向“发展”两个纬度进行剖析。王格发表在沈阳体育学院报2011年02期《我国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2]一文中针对关于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中的资金不足、足球理论认知差距、国家政策保障不足、学校场地严重缺乏、基层教练员数量较少且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广大中小学生参加足球运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并提出了现阶段的建议和对策。刘玉兰在《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可持续发展研究》[3]中提出校园足球活动的正常开展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立足长远,注重宣传,并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努力把校园足球纳入素质教育的范畴。同时校园足球活动需要淡化竞技体育元素,培养青少年对于足球的兴趣,让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都得到全面发展。卫平来在《校园足球活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4]中采用文献资料的相关方法,对足球进校园的实际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体育与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通过"体教结合"的方式提高青少年儿童的足球运动能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阶段,为振兴中国足球奠定坚实的基础。安卓炯在《西安中学足球运动调研》[5]中指出学校中足球场地和配套器材也严重缺乏,学校足球师资的力量不足。各级中小学校长和班主任,都要加快转变思想观念,充分发挥足球运动在课余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中小学足球专项资金投入,多比赛,促进足球运动的良好发展。
1.3.2国外校园足球研究现状
作为校园足球发展的模范,日本在推行发展自己校园足球时严格遵循一个原则:必须先确保学业,然后再发展未来自己的足球事业。根据日本政策规定,日本大学生球员必须在毕业后才能进入足球职业队去当职业球员,参与职业赛事。这样先进培养模式与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完全不同的。类似的,作为亚洲足球发展的先行者,韩国足球极其重视学生文化课的培养,学生只有在文化课合格的前提下才能参与正常的足球活动中去,这对于足球运动员的选拔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而曾经被视为“足球荒漠”的美国,如今它在足球界的地位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这离不开美国足球青训的三要素:足球妈妈+2010计划+俱乐部青训的帮助。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tiyu/78100.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