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中物理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字数:12724】

2023-11-13 21:5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物理是学生进入自然科学领域的启蒙学科,为学生探索大到浩瀚无垠的宇宙小到芊芊细尘提供了学术基础,也为中学生日后的良好成长奠定了基础。物理学习动机作为能够激起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直接提供学生学习动力、影响学生行为的重要因素,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现下的中学校园里,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低下已经成为了一个限制学生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篇论文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角度,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我将本文分拆为四个部分,首先从问题研究的大致背景、研究的方法入手;接着讨论了一些主流的学习动机理论流派、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等;第三模块,我以昆承中学初二年级的三个班级为调查的对象,就“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这一论题进行了调查;最后一个模块,以第二模块的学习动机的理论为基础,就第三模块发现的问题,讨论如何培养及激发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研究的基础理论 1
一. 学习动机的含义 2
二. 学习动机的分类 2
三. 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 3
四.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主要作用 5
第三章 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的调查报告 7
一. 问卷调查与分析 7
第四章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5
一. 学习动机的培养 15
二. 学习动机的激发 16
结束语 18
参考文献 19
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的调查问卷 20
致谢 21
第一章 绪论
我国自隋唐开始,便有了考试制度,千百年以来应试教育制度深入人心。 长久以来,考试的分数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走向。虽然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展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能力,能够最快速、方便的鉴别学习者学习能力的高低,但是过于片面的强调应试教育使得学习者逐渐趋于“高分低能”。 在中学校园中,一部分学习者学习仅仅是为了获得家长的奖励、老师的认同,而非自己真正的想要学习。这使得学习者并不能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社会中的实践应用联系在一起。这种无意识的思维模式对学生的长久发展有相当大的害处。这便对我国的教育有了新的要求。
在现当代应试教育的强压下,学校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在学校中屡见不鲜的上课玩手机、厌学,乃至逃学、辍学,这些不良现象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低下。学习动机低下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了。有研究显示:“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中学生将个体的得失作为考量行为动机的主要因素[1]”。同时,另一项研究显示:“中学阶段的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大反而呈现下降趋势 [2]。”就目前而言,如何找到有效的方式解决以上难题刻不容缓。综上所述,我将《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选为我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
前期,我通过采集搜索和查阅大量的有关资料,并且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确保了所使用的的文章材料的真实性,即文献查阅法;论文的后半部分,我主要采用分析法,即通过对整理出的有关学习动机的理论所适用的初中物理教学的理论及方法,并对教学的改进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另外,我还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用以调查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
第二章 研究的基础理论
长期以来,学习动机理论都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为了更好的了解初中生在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我们就不得不学习学习动机理论。在此章节中我主要论述有关学习动机的理论基础中的五个方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也就是“学习动机”到底是什么;然后,我们要知道学习动机的大致分类;再接着,我们讨论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最后一节主要论述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主要作用以及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学习动机的含义
动机指的是激发并维持一种行为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动机指的是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内驱力,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对最终的学习效果产生间接的影响[3]。
学习动机的分类
在教育心理学中,根据不同的划分维度,我们可以将学习动机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由于动机产生的可能源自于个体本身也可能源自外界的事物,因此,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与外界动机。内部动机的产生源于个体本身且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动机指的是学生迫于外部的压力而去学习。这种外部压力通常指的是家长的奖赏,老师的鼓励与惩罚等,也或是为了使家长、老师高兴,在同学间就成绩“攀比”等。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源于内部自身对知识的热爱,即便学习任务已经完成,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也可维持在相对较高的状态。相反的,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外部的压力,当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的外部动机将会下降。当然,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两者之间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相互转化。相比较而言,能使学生保持长久热情的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更加重要,更应受到我们的重视。
从对学习成果的需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正确的学习动机与错误的学习动机。简单来说,正确的学习动机就是为为国家谋发展的动机,是不重自身的利益,重他人的利益的动机。低级的学习动机则是为了谋求个人的利益,如将“当大款”作为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
强化论
学习动机强化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前期事情发生的频率(是否强化)会对后期的行为的发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学习的作用就是引导行为的发生。为了使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更佳,教师需要分析强化所带来的的效果,如果得到的效果是正向的,那么教师可以依据此种强化设计一系列更加精确、细致的操作过程。在强化论范畴里,行为主义学者将强化理解为构建与维系动机的前提条件,而任何能够增强或维系行动频率的事物都可以作为强化物。例如,用心完成课外作业从而成功完成任务的活动,会因为教师的口头赞扬、给予较高分数、或者其他方式的奖赏而得到强化。那么,在下一次的任务中该生很有可能会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和耐心[4]。
需要层次理论
在学习动机理论中,最为大众所接受的理论为需要层次论。需要层次论的核心观点强调人的需求的核心地位,即“任何需求都有其或特殊或共同的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我们的需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5]。并且人的行为方式会受到需要的影响。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提升会发生改变,主要是如金字塔形状的递升。例如,例如在原始社会中,当一个人无法吃饱穿暖时,他需要的是充足的食物与空气等能使他活下去的必备物品,所以他会不顾危险与野兽搏斗,去达到这样的需要;当他能够吃饱穿暖了,他就不愿意去和野兽搏斗了,因为他有了对安全的需要;当他的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时,他就可以顾及他人了,也就有了爱的需要;满足了爱的需要后,他就有了自尊的需要;最终,他想要实现自我,也就有了自我实现的需要。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wuli/467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