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歌的演唱分析__以王庆爽的《千古绝唱》为例院系
内容摘要:中国的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其形式与风格独具魅力。京歌是由国粹京剧与源远流长的民族声乐相结合得到的产物,它属于当代新生的声乐作品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京歌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重视它,并应该让他成为我们民族的优秀的艺术瑰宝。京歌也会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风格特点,定能够感染世界,并让世界上的其他艺术形式为之折服,进一步让世界人民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一个艺术典故,常常会被很多种艺术形式演绎,这类现象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同程度的传承与发展。在艺术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类型的情况,如京剧风格民族声乐作品就很好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本文通过对王庆爽《千古绝唱》的演唱研究,总结出京歌演唱的方法与一般韵律,使人们对于京歌的演唱技巧及情感把握更加深入,能够更好、更完美地演绎这类歌曲。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京歌演唱分析王庆爽《千古绝唱》
目 录
一、引言 1
(一)京歌《千古绝唱》的研究目的、意义 1
(二)京歌《千古绝唱》的研究方法 1
(三)京歌的研究现状 1
二、京歌的起源与发展 2
(一)京歌的含义 2
(二)京歌的起源与发展 2
1.起源 2
2.发展 3
三、王庆爽和她的《千古绝唱》 4
(一)王庆爽简介 4
(二)《千古绝唱》简介 4
1.背景资料 4
2.歌词分析 5
3.曲式结构 5
四、京歌《千古绝唱》的演唱分析 6
(一)演唱技巧 6
1.咬字行腔 6
2.润腔特色 6
3.表演技巧 7
(二)情感把握 7
(三)表演形式 8
(四)特色韵味 8
五、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4
一、引言
(一)京歌《千古绝唱》的研究目的、意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有着悠久历史与文化的民族,拥有多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享誉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戏曲艺术要数京剧艺术了。在艺术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艺术典故,会被多种形式的艺术演绎,这种现象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不同程度的传承与发展。如京剧风格民族声乐歌曲就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对王庆爽《千古绝唱》的演唱研究,总结出京歌演唱的方法与一般韵律,使人们对于京歌的演唱技巧及情感把握更加深入,能够更好、更完美地演绎这类歌曲。
(二)京歌《千古绝唱》的研究方法
笔者主要通过上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自己结合学习京歌的经验,运用对比法,以及导师的指导与帮助来完成论文撰写。
(三)京歌的研究现状
据我所了解,在目前国外是没有此类研究的,国内已有对京剧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进行专题研究的文章,曾有学者提出“戏歌"这一说法。相关论著主要涉及《故乡是北京》《梅兰芳》《千古绝唱》等歌曲,包括: 贺锡德《戏歌<唱脸谱>》,发表在《儿童音乐》2005年第5期;赵虹炫《戏歌,架起流行歌曲与戏曲音乐的桥梁》,发表在《中小学音乐教育》2008年第3期等。虽其研究对象与本文对象一致,但笔者认为,划分“戏歌”与“京歌”概念的界线不够明确、清楚。为了突出目前民族声乐创作中借鉴京剧风格的属性,本文将研究对象明确界定为京歌。
此外,近年来,借鉴京剧演唱艺术来指导民族声乐演唱的相关论著不在少数,例如:武汉音乐学院,罗曼:“试论京剧风格的民族声乐创作作品的演绎——以《梅兰芳》、《龙风呈祥》和《千古绝唱》三首作品为例” 2012年12月22日; 张秋景:“京腔京韵自多情——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的京剧元素”, 2012年11月28日;柳华方:《戏曲声腔艺术在民族声乐演唱训练中的吸收与借鉴》,《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张文英:《论现代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对戏曲演唱与表演的借鉴》,发表于《四川戏剧》2005年第5期;张晴:《民族声乐与戏曲唱腔的比较研究》,发表于《四川戏剧》第2005年第6期;焦春梅:《民族声乐教学中向戏曲学习和借鉴的探究》,发表于《中国音乐》2006年第l期;李艳慧:《民族唱法与戏曲声乐的关系》,发表于《四川戏剧》2006第3期;梁岚:《京剧演唱对民族声乐声韵的指导》,发表于《剧作家》2006年第4期;王旭丽:《浅谈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之异同》,发表于《黄梅戏艺术》2006年第4期等。这些论述与本文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关联,也是本文部分参考文献。
二、京歌的起源与发展
(一)京歌的含义
京歌,它主要是指民族声乐加入了京剧音乐特色元素的歌曲。京歌是对京剧艺术的改良与创新,它是结合了我国现代民族声乐作品应运而生的产物,更是对现代歌曲的充实与丰富。
关于京歌的演唱,其中它运用了京剧的唱腔、曲调、程式,又加入了现代音乐元素,这样综合起来去演唱、表演的一种新颖的艺术形式,而且通常是比较适合表现大气的节目内容。京歌,被看作为歌曲中的燕窝、鲍鱼,可真是珍贵稀有的极品,大多表现的是情意深远、缠绵悱恻、磅礴大气。其中加入了京剧音乐元素的歌曲来对京剧戏曲艺术进行改良、创新。
京歌演唱主要有以下几种表演形式:独唱、合唱、歌伴舞。
例如《好大一颗树》、《情怨》、《前门情思大碗茶》、《故乡是北京》、《我是中国人》、《咏梅》、《唱脸谱》、《梨花颂》、《新贵妃醉酒》、《花好月圆》等等,京剧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的京歌例子有在少数。
(二)京歌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
在2001年,我国著名的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在为《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一书所写的序言中就提到“新中国成立”五十余年来,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广大群众十分欣赏及肯定各种类型的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在潜移默化中,“京歌”这个名词不管是对于大众百姓,还是对于专业学者现在已都不陌生。例如这些歌曲:《北京的桥》、《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等,都是我们所熟知的,它们都是京歌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们在听到这些歌曲时都能感受到一定的戏曲曲艺风味。京歌这一艺术形式的出现有一定的社会和历史原因。当然京歌的形成、发展、壮大也不是孤立的,它跟我们民族音乐,民族戏曲曲艺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京歌的产生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创作环境。其形成原因有内外之分。内部原因是京剧及曲艺自身的不断丰富发展,戏曲的创作者也在不断地对传统戏曲曲艺进行着改革。外部原因是因为新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及“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于戏曲曲艺艺术发展的遏制,导致了戏曲曲艺艺术不得不寻求一条得以生存的出路。
随着历史年轮的不断向前推进,人民大众心中审美标准的变化、对艺术态度的变化以及对新事物的渴望程度的不断增长,中国百姓对戏曲曲艺音乐的传统印象已经发生了细微变化,并且戏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显现出来自身的诸多方面与现代社会的格格不入,这些都是导致京歌产生的原因从某种层面上来说。
2.发展
曾经,上海东卫视推出了一档《戏剧大舞台》的栏目,这个栏目在京歌的推广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及贡献。一九九四到一九九五年之间,央视又组织举办了两次关于戏歌的大型比赛,其中邀请了周小燕、沈湘、徐沛东、金铁霖做评委,还邀请了戏曲界艺术家李胜素、尚长荣、韩再芬、赵志刚等等,过来当助唱嘉宾。在2000年春节期间,北京电视台两次播出了《戏歌戏曲新春音乐会》。民歌演员演唱了不少京歌,比如《故乡是北京》、《北京opear》、《新贵妃醉酒》、《梨花颂》等等。
虽然业内人士对央视举办的青歌赛评价有好有坏,但是这对于作品的创新和发表具有很大层面上的的支持与帮助。再来说说现有的京歌作品,我们要有认真学习、好好研究的态度,争取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产生。至于未来,我们肯定是翘首以盼有更多好的作品诞生。京剧已然在国人血液之中流淌,但是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京剧新作品的匮乏等等让京剧急需新鲜的血液,,生、旦、净、末等专业的京剧演员加盟使京歌这支大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并一改京剧的浓墨重彩,突然间像一匹黑马闯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快速地得到大众的认同,甚至于慢慢地愿意去接纳了解、欣赏京歌这种艺术形式。
一方面媒体的出现夺走了各种观众资源,另一方面也推进了民族艺术的发展进程,让观众更多地接触、体验到各式各样的艺术表演形式,因为广大媒体的号召力,京剧从茶楼戏园的小众聚谈走上了大舞台,民族声乐也由幕后苦练、默默无闻走向了靓丽的大舞台。艺术因为网络媒体的传播变得更加灿烂夺目,当然电视与网络依靠着艺术吸引着更多的观众资源,在艺术的眼里,媒体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总而言之,它让艺术变得越发闪亮,有着永不褪色的光芒!
三、王庆爽和她的《千古绝唱》
(一)王庆爽简介
王庆爽出生于山东济南,自小就十分喜爱唱歌,童年的她已然成为一名闪亮的小童星,成名作是一首《沂蒙山小调》,4岁考入济南儿童歌舞团少儿芭蕾舞班;在她成年之前获得了不少荣誉,例如:“济南小名士、山东省十佳少年”等等。成年之后,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大学本科毕业后,又非常顺利地考上了总政歌舞团,后来,仅用了5年的时间,就一举摘取了歌手们都梦寐以求的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的第一名,第二年又获得了文华奖全国声乐大赛第一名,去年又摘得了梦寐以求的青歌赛民族唱法金奖。主演福建原创歌剧《土楼》、歌剧《洪湖赤卫队》、历史歌舞剧《大舜》、音乐剧《阿拉腾陶来》、歌剧《悲怆的黎明》等等。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yyxy/2332.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