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左手演奏技法发展与创新再研究
内容摘要:古筝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一个瑰宝,它有着较强的表现力和优美的音色,因此深受大多数人的喜爱。随着时代脚步的前进,古筝音乐也在与时俱进着,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左手的弹奏技法,不仅丰富了古筝的内容,也为筝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文借鉴前人经验,试从多方面探讨古筝左手演奏技法发展与创新,并对现代筝曲中左手演奏技法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目的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现象而产生出的问题,希望得到关注和解决,相信也可以使读者对左手新技法有所了解,为后人进行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并且能为古筝学习者加深对现代左手演奏新技法的理解。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古筝左手演奏技法创新与发展
目 录
一、绪论 1
(一)传统古筝左、右手演奏技法的性质、功能及定位 1
(二)关于古筝左手演奏技法的研究现状 2
(三)古筝左手演奏技法在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二、古筝左手演奏技法 陈说种种 3
(一)只进行文字表述 3
(二)侧重谱例说明归纳总结 3
(三)文字说明加入少许谱例只表面介绍 4
三、古筝左手技法的再研究 5
(一)从技术方面看 5
(二)从音响效果看 8
(三)从视觉效果看 9
(四)其他方面(无谱例) 10
四、从古筝左手技法发展创新中引发的思考 10
(一)古筝左手技法发展后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10
(二)只注重左手技巧表达,缺失传统韵味 11
(三)加入左手新技法,保留传统古筝韵味 12
(四)对于左手新技法的个人观点 12
五、结 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古筝左手演奏技法发展与创新再研究
一、绪论
(一)传统古筝左、右手演奏技法的性质、功能及定位
人们将古筝划分出左、右两个演奏区域,是从古筝的构造和形制的特点来区别的。从传统的技法上看,左右手分别在左右两边弹奏,通过这种定位开发出了两种不同的演奏技法。这两种技法各有侧重和分工,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演奏方法。其中左手在琴码的左侧演奏以按弦为主,基本任务是承担音乐的润饰效果;右手在琴码的右侧演奏以弹弦为主,基本任务是取音,它也是古筝的生命所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左、右手演奏技法最根本的区别是:右手的演奏技法可以独立使用,不需要依靠左手;而左手技法只能在右手弹奏时才能进行,并不能独立使用。
我们认为传统古筝左、右手演奏技法,可以从类型上作出区分,两者间最根本的区别:其一是左右手演奏技法的基本定位不同,当然基本的功能也就不相同;其二是演奏性质的区别,两只手分工明确,不能相互代替。由此,我们进一步对左右手传统演奏技法作出分析。
传统左手:性质是润饰性,主要通过参与音乐来表现。基本技法有按,吟(包括吟与揉),滑(包括上、下滑音)和颤音。这些技法都以音乐润饰为其目的,本质是一致的。按音,从技术方面来看,作用于音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润饰程度较低。吟弦,作用于音的时间相对充足,并且有不同吟、揉的变化,但不改变音的律学性质,润饰功能较强。滑音,其润饰程度又有所提高,以特殊表现为前提时有取音的特点。可以将润饰的性质归纳为三点:一、滑音是以表现为其根本目的的而不是以取音;二、滑音的使用是因右手的取音无法获得该音的效果而为之的,即滑音仍是装饰性;三、滑音技法如同其它左手技法一样要在右手技法使用的同时才能运用。颤音,润饰的效果最强,音的特征也被最大化的改变。
传统右手:其演奏目的为取音,最基本技法有勾、托、抹(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劈、挑、剔)和摇指。从功能来看,右手演奏技法都是以取音为目的。
综上所述,传统古筝的定位为:右手取音;左手润饰。
(二)关于古筝左手演奏技法的研究现状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进行对古筝演奏技法的研究,多为介绍性和右手演奏技法的研究,从近20年才开始伴随着古筝新创作曲目的大量涌现,左手技法有了很大的变革,有学者开始关注古筝左手技法的研究,但研究较笼统和肤浅。
大多数的文献是从文字上去论述古筝左手技法,以谱为例的文献并不是很多,因此在论述上显得不够生动、直观和具有说服力。
(三)古筝左手演奏技法在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古筝流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程,左手演奏技法也由单一到多变复杂。其创新、多样为古筝注人了新的元素。随着社会文明发展,对艺术的追求是越来越高,传统的音乐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所需,时代的发展需要筝乐内涵的丰富和旋律的多样。20世纪80年代后,筝曲的新创,融入了现代派、西洋以及地方特色,这些都使得古筝的左手技法有了更大的发展。古筝的左手演奏技法的不断创新,但对此的理论分析却不是很多,这并不利于新技法的发展。本文基于前人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深入对古筝左手演奏技法的发展创新的研究。
意义:目前国内有很多的文献来研究古筝演奏技法的,但是重点研究左手演奏技法的文献相对来说就少了许多,可是近些年古筝的发展方向很大程度都是向着左手新技法的。因此确定了该选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进行归纳整理、深入探讨,希望使读者对左手新技法有所了解,也为后人进行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也为古筝学习者加深了对现代左手演奏新技法的理解
二、古筝左手演奏技法 陈说种种
本人查阅了历年(2000年至今)来多种期刊网站(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论文天下)的关于古筝左手演奏技法的论文,精选出近20篇我认为较典型的论文,并且把它们归纳为三类来进行陈述。
(一)只进行文字表述
下面本文列举两篇较为典型的探讨古筝左手新技法的论文,分别是王小平和乔荞的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主要是文字表述,而没有谱例,本人认为虽然他们的文章结构完整也较有新意,但是古筝演奏作为直接对应谱子的一种表演形式,我认为缺失谱例的话这类论文还是有所欠缺的。1、王小平《近年古筝左手技术的发展与筝曲音乐风格》(《人民音乐》2001.12)作者从近年来我国古筝音乐取得的突出表现引出文章,从演奏技法和音乐风格出发进行讨论分析,不仅揭示了近年来筝曲音乐风格变化的原因,也可以就此思考古筝音乐风格的未来。文章首先介绍了古筝左右手在传统筝曲上的性质,得出定位,之后再分析现代筝曲中左手演奏技法的运用与发展;通过上述几点内容可以得到筝曲的音乐风格与技法变化的关系;最后作者提出古筝的左右手平衡,在坚持发展左手的前提下,还要关注创作古筝润饰的作用。
2、乔荞《当代古筝演奏左手新技法一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2.04)
作者发现古筝音乐是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加速发展,尤其是左手技法的发展最为突出,因此本文从80年代之后的筝曲进行探讨从左手技法发展为切入口进行对音乐表现影响的研究,也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思考。
与上述两篇文章类似的文章还有:雷华《古筝左手技法与发展》(《大众文理》2009.03);李杭《现阶段古筝演奏左手技巧试分析》(《青年文学家》2013.06);武云《浅谈筝的左手技法》(《黄河之声》2007.10);莎莉《古筝演奏中左手技法的发展及其在筝曲中的运用》(《大众文艺》2008.06)等。
(二)侧重谱例说明归纳总结
下面列举的两篇文章分别是王运和杨洋、席涤非的,这两篇文章主要是侧重谱例的介绍,文字表述为辅的形式。从这两篇文章的篇幅上可以看出,谱例大约占了百分之八十左右,我认为这种结构比例也是不可取的,而且从文字上来讲论述也不充分。
1、王运《近十年来古筝演奏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研究》(《黄钟》2003. 12)
文章以谱为例对近十年来左手新技法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一个总结。
首先简单梳理左手演奏技法的创新历程;接下来用了大篇幅的文字和谱例着重概况出古筝左手演奏技术发展创新的特点,作者用了非常直观的小标题详细的分成几个方面去说明;在这段结束之后,作者又画龙点睛般的引出了第三段内容即研究左手演奏技术的现实必要性,最后简单概述了左手演奏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2、杨洋、席涤非《浅析古筝演奏中左手技巧的发展运用》(《音乐大观》2012.12)
作者发现近年来我国古筝作品的变化以及左手技法的丰富,为古筝作品表现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器乐演奏中最基础的演奏技巧为出发点,探讨对作品风格和情感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左手技巧的发展做出分析总结近年来古筝作品风格变化的根源,也对古筝音乐风格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三)文字说明加入少许谱例只是表面介绍
在张维的论文中,作者用文字对古筝左手技法的发展创新进行总结分析,但文字介绍较为浅显不够生动,文章中作者虽加入了少量的谱例,但不够典型和全面。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yyxy/2337.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