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男中音歌唱艺术之承载__以艺术歌曲《望乡词》为例

2019-12-18 15:5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男中音歌唱艺术之承载__以艺术歌曲《望乡词》为例[20191218143101]
内容摘要:男中音歌唱,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包涵了声音特质、发音技巧、气息运用、不同音区的自然融合、角色形象、情感色彩、体态语、行腔咬字等丰富的内涵。通过对“男中音歌唱艺术之承载”的深入了解,能够更加了解男中音特点,更有针对性地对男中音进行科学、规范、细致的训练。解决演唱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更好地把握男中音在歌曲演唱中的表现,根据男中音不同的音质特点,通过探索实践,不断提高演唱艺术,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男中音歌唱艺术
目录
一、引言5
二、歌曲《望乡词》中承载的男中音特色6
(一)丰富的角色形象6
(二)不同的男中音特质,传达不同的情感色彩6
(三)自然融合高、低音区的演唱技巧8
1.自然融合低音8
2.高音区的拓展10
3.高音区假音的巧妙运用12
4.男中音歌唱技术中气息的运用14
(四)运用自己的特色进行二度创作14
1.体态动作的表情达意14
2.咬字吐字方法15
三、我学习演唱歌曲《望乡词》的感悟15
(一)由理论学习开始16
(二)从模仿专家演唱入手17
(三)探索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17
1.拓展高音区,增强情感表现的张力16
2.完善真假音转换,提高歌唱的表现力17
3.发挥音色特点,形成演唱个性18
四、结语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1
一、引言
在不同的时代对于男中音的定义也不同,它随时代、风格、地域和演唱形式的改变而改变,但变化不大,只是微妙的差异。不同的声音特质的男中音,承载着不同的角色形象。男中音的音域、音色介于男高音和男低音之间,通常兼备有男高音和男低音的音质,既亮堂、柔润,又庄重、沉着。随着歌剧的发展,男中音塑造了越来越丰富多样的角色形象,能表现社会各个阶层各种人物的各种性格、各种特点。男中音演唱者必须掌握换声区训练的演唱技术,才能在歌唱中获得和谐统一的声区。
陆在易是我国当今乐坛知名的作曲家,他为于右任老先生的诗《望大陆》(又名《国殇》)所谱写的艺术歌曲《望乡词》一经问世,便以其血泪涌注、字字悲,优美苍劲、声声切的真情宣泄震撼了无数演唱者与观众的心灵。网上多是对于歌曲本身的研究,而我则是通过歌曲研究男中音的演唱艺术特点以及对于歌曲的表现方法。
二、歌曲《望乡词》中承载的男中音特色
男中音歌唱艺术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一、丰富的角色形象。二、独特的情感色彩。三、自然融合高、低音区的演唱技巧。四、运用自己的特色进行二度创作。
(一)承载丰富的角色形象
不同的声音特质的男中音,承载着不同的角色形象。男中音的音域、音色介于男高音和男低音之间,通常兼备有男高音和男低音的音质,既亮堂、柔润,又庄重、沉着。随着歌剧的发展,男中音塑造了越来越丰富多样的角色形象,能表现社会各个阶层各种人物的各种性格、各种特点。
男中音一词源于古希腊语barytonos,意为“沉重、深沉的声音”浑厚结实的男中音,传递了沉稳、可信、有丰富内涵的成熟男子的角色特征。通常能表现庄严的王权、威武的勇士、内心丰富个性独特的人物。这种热情、活泼、刚健、辉煌的嗓音用于作品中,能表达一种极其复杂的歌剧男主角,例如威尔第《弄臣》中的里格列托;《快给全城最忙的人让路》表现了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忙碌、善良、可爱的费加罗;比才《卡门》中的艾斯卡米罗所演唱的斗牛士之歌;《跳蚤之歌》诙谐讽刺地表现了国王的宠臣;《望乡词》,我国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用他特有的声音和演唱艺术,再现了一位饱受战乱之苦,饱尝离别之痛看,渴望家国团聚,愿望却终不能实现的老人形象。用低沉幽怨的男中音音色,来表现《望乡词》这一作品,恰似千年珍藏的醇酒,其味浓烈深沉而飘香远长,不禁使人潸然泪下。
(二)不同的男中音特质,传达不同的情感色彩
结实浑厚的男中音,倾向于抒发民族大义,歌唱祖国大好河山的歌曲,在歌唱时能够更好的体现歌曲的磅礴气势,表达饱满的情绪、渲染历史背景和广阔土地的山河气势,或悲凉、沧桑、深沉复杂的情感。望乡词》就是一首表达悲凉、沧桑、深沉情感的歌曲。歌曲的音域范围:降B—升f1,是一首适合男中音演唱的歌曲。
要艺术地再现歌曲的丰富内涵,不仅需要歌唱者有精湛的演唱技能。还需要有适合表达歌曲情感色彩的特别声音特质。不同声音特质的男中音,有着不同的表现力,能演绎不同风格的歌曲,传达不同的情感色彩。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对男中音有着不同的界定。不管怎样,男中音一般分为三种。1、抒情男中音;2、戏剧男中音;3、炫技性男中音。我国著名歌唱家廖昌永,用他那兼具抒情男中音、戏剧男中音、炫技男中音的独特嗓音,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深情地演绎了歌曲《望乡词》,欣赏录像后,让我这个生长在和平年代,没经历过骨肉分离的学生,也随歌者动情落泪。
于右任的《望乡词》,是震撼中华民族的诗句。全诗溶家国之痛、民族之忧为一,更有为两岸人民而泣、为中华民族而歌的沉郁胸怀。
歌词: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 大陆不可见兮 , 只有痛哭 !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 望我故乡 ,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天苍苍 , 野茫茫 , 山之上 , 国有殇 。全词以思念之情贯穿,痛哭流涕地倾诉着离情、国殇。是一首抒情歌曲。
抒情男中音,声音较柔和,音域在F—g1或a1之间,音域比普通男中音偏高,更能表现高亢的民族情怀,适合表达《望乡词》中细腻的思乡之情感,又能表达歌曲高潮部分呐喊般的激情。
再回看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背景。歌曲除了对家国的深情思念,更有国家分裂,有梦难圆,骨肉分离,有家难回的悲凉、伤痛。《望乡词》这首诗,是于老的晚年之作,当国共和谈破裂后,于老被迫离乡背井,来到台湾。在盼归无望人已老的悲痛情绪中,于老通过日记表达了自己思想忧国之情。他在21日的日记中写道: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最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22日,他又在日记中写道:葬我在台北近处高山之上亦可,但是山要最高者。这反反复复的诉说,震撼人心、催人泪下。在这样的境遇中于老写下了《望乡词》,抒发渴望祖国统一愿难了,骨肉分离锥心痛那近乎哭诉悲凉之情。
戏剧男中音音域为E-e1至g1。音色更接近于男低音。嗓音结实、浑厚,情绪激烈。低男中音强烈的戏剧性表现力,能更好地表现《望乡词》中那锥心疼痛。
炫技性男中音其音域近似抒情男中音,这类男中音擅长于语言、节奏较快而又机智的表演。例如: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给全城最忙的人让路”歌曲节奏谱很快,乐句比较长、歌词反复、繁多。需要演员有高超的吐音咬字技巧、饱满连贯的气息,才能精准地表现格歌曲。我国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用他那清晰的咬字,把《望乡词》词作者血泪般涌注的情感、演唱得字字悲,声声切。
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具有“威尔第男中音”的嗓音特质和演唱技巧。他有着抒情男中音的音高,也具备戏剧男中音结实浑厚的音色,更练就了一身炫技男中音演唱技术。他演唱歌曲《望乡词》更具表现力。他能把男中音的音域拓展到了G—gl甚至更高。他那流动的声线、灵巧的声音,游刃有余地抒发词曲中的深情、大爱。在高音区,他的声音高亢明亮、又富中音的饱满具有金属的质感极富穿透力,并且他那饱满的声音能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在f1上。能把歌曲推向高潮。由他饱满的气息,能把歌曲《望乡词》中,四个乐句的哼鸣,演唱得声音高低起伏,连贯流畅。把作者积压在心中多年,那难于言说的乡愁、思念,用一个“啊”字,如潮水般、高低起伏、连绵汹涌,倾泻而出。低音区,他那雄浑的音色给人予凝重、苍苍凉的感受。将作者家国难归,梦难圆的沉郁情绪渲染得淋漓尽致。歌唱家廖昌永,用他那特有的声音特质、精湛的演唱技术,精准地表达了词作者痛惜祖国分裂、伤怀骨肉分离的沉郁悲凉之情。让作者对祖国故土,深沉厚重的大爱,随歌声喷涌;让作者对骨肉亲情的思念,伴绵绵的气息涓涓流淌。让《望乡词》这首歌曲随山河激荡,令中华儿女动容。
(三)自然融合高、低音区的演唱技巧
男中音(英语译为 b a r i t o n e,意大利语译为baritono)声部是在男低音声部与男高音声部之间的特殊声部。男中音则又分为:偏低的男中音(bassbaritone)———男低音,偏高的男低音(baridone)———男中音。男低音是男声的最低音,音域通常为E—e1或f1。按音色的特点还可细分为抒情男低音和深厚男低音等。男低音的音色深沉浑厚,擅于表现庄严雄伟和苍劲沉着的情感。男中音的音域和音色介乎男高音和男低音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兼有两者的特色,音域一般为F-g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yyxy/2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