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第三届江浙沪宣卷交流会演出节目综述

2019-12-18 16:1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第三届江浙沪宣卷交流会演出节目综述[20191218145321]
内容摘要:第三届江浙沪宣卷交流演出活动,来自三地20多支团队各自展现了不同的风采,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各具地方特色的、别具一格的宣卷交流活动。艺人来自三地,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方言,这些使宣卷在表现手法和唱腔上求同存异、别具一格;在节目内容上,传统宣卷脚本诉说了民间故事、历史传说等来表达民间夙愿、劝人向善的作用,而新编宣卷能紧扣当今时代特征,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宣卷节目,集中反映新形势下新风貌,起到了弘扬正气、劝化教育,宣扬精神文明的功效;在表演服装、道具、乐器上也呈现出新的特色,根据不同的宣卷内容穿着相应的服饰、运用更多的乐器,以此获得更好的舞台效果和演出感染力,不断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需求;在展示风格上,采用了坐唱式、一唱众合式、表演唱等风格,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交流中出现了不少歌舞结合的形式来演绎宣卷内容,使宣卷的表现方式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观赏性;在曲调上,此次交流会上运用了许多经典的曲调如五更调、符合调等,值得关注在基本调的基础上融入民间小调,融入戏曲的调式,到达耳目一新的效果。宣卷文化的发展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改变的,宣卷文化能传承历史,融入当今,又能不断创新,使宣卷文化一直活跃中国历史文化的长廊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页。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宣卷交流演出综述宣卷曲调传承与发展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第三届江浙沪宣卷交流会演出活动背景 1
(二)第三届江浙沪宣卷交流会演出节目综述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二、第三届江浙沪宣卷交流会演出情况 3
(一)第三届江浙沪宣卷交流会演出情况 3
(二)第三届江浙沪宣卷交流会演出节目内容 3
三、第三届江浙沪宣卷交流会演出节目综述 5
(一)从地域及方言方面综述 5
1.方言方面 5
2.地域、现状方面 5
(二)从表演形式方面综述 5
1.传统木鱼宣卷 5
2.丝弦宣卷 6
(三)从节目内容方面综述 6
1.民间故事 6
2.宗教法典 7
3.社区文化 7
4.历史传说 7
(四)节目服饰、道具及伴奏乐器方面综述 8
1.长衫、道具及伴奏乐器 8
2.旗袍、道具及伴奏乐器 9
3.现代服饰,道具及伴奏乐器 10
4.舞台演出服,道具及乐器伴奏 10
(五)舞台表演方面综述: 11
1.传统坐唱式: 12
2.表演唱: 13
四、第三届江浙沪宣卷交流会演出节目曲调综述 14
(一)传统的宣卷基本调: 14
1.基本曲调 14
2.民间小调 16
3.戏曲元素 17
(二)新创作的宣卷曲调 18
五、第三届江浙沪宣卷交流会演出活动得到的启示 20
(一)宣卷的重要价值 20
(二)宣卷的存续状况 21
(三)宣卷的传承 21
(四)宣卷的发展 22
结语 25
参考文献 26
致 谢 27
一、绪论
(一)第三届江浙沪宣卷交流会演出活动背景
宣卷是“宣讲宝卷”的简称,宣卷由来追根溯源是来源于唐代佛教“讲经说法”,唐朝时期佛教一度盛行,各地都有讲经说法的僧侣,民间的艺人根据时代的特色结合佛教精髓以及经文的曲调,以演唱佛道、民间故事为主,作为一种娱乐和劝善活动。
宣卷也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特别是2009年起,由昆山锦溪镇人民政府发起的江浙沪宣卷交流演出活动,得到三地文化职能部门和民间宣卷团队的广泛响应。使宣卷重新在农村活跃起来,更值得一提的是,宣卷还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学生们思想中,喜爱宣卷的群体越来越广泛,宣卷的传承现在不仅仅50、60年代老一辈艺术家,还有80、90的新生代,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新的动力。在交流会上,江浙沪三地文化部门一致同意两年举办一届宣卷交流会,在每场汇演过后,都经进行全面深入的研讨,总结近期各种心得体会,使这种古老而年轻的艺术更好的传承发展,在全新的时代展现出绽放光芒。2013年第三届活动在前两届的基础上又有了更多的亮点,体现了在保护持传统的基础上强调研究,在保持传统的前提下注重创新。
(二)第三届江浙沪宣卷交流会演出节目综述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届活动得到了江苏省文化厅非遗处,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非遗中心和三地政府及文化局、文化站领导的高度重视,组织召开了三地基层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就展演节目内容、形式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本届活动方向。江苏、浙江、上海各自带领本地出色的代表队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来自三地20多支团队各自展现了不同的风采,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各具地方特色的、别具一格的宣卷交流活动。在此次交流活动中,宣卷的演绎手法、表达内容,展示的风格都有很大的变革。在宣卷演绎的手法上,此次活动中,除了运用了传统的木鱼、丝弦来作为音乐渲染的载体,还引入了新的音乐载体,使表现出来的音乐效果更好烘托现场气氛。在宣卷展示的内容上,在传统剧目的基础上,能接近生活,展现生活,善于大胆创新。此次交流上传统宣卷共有七个节目,新编宣卷共有九个节目,还有五个节目以歌舞形式展现。
在传统宣卷表演上,各地代表队都很好的继承传统,能深入专研,展现出深厚的功底,将传统宣卷表演的淋漓尽致,无论是在唱腔上,还是在表演、音乐背景的烘托上都几乎达到完美。把原汁原味的具有传统气息的宣卷展现在观众眼前的,苏州工业园区胜浦文体站、张家港凤凰镇文体中心、靖江市文化馆等单位选送的传统节目,如:《山阳宝卷》、《香山宝卷》选段、《散花解结科仪》等宣卷节目在木鱼声中低吟浅唱,在馨铃声里缓缓道来,一段段故事,一幕幕情景,让人们再次回味起宣卷那无穷的魅力。新编宣卷来源于历史,通于古今,承于传统,能结合时代特色,接近生活,演于当代。新编宣卷多角度,深层次以诙谐幽默表演手法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传统的表演形式,结合现代的故事情节,赋予了宣卷新的时代内涵,而色彩斑斓的服饰,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更使宣卷充满了勃勃生机,使宣卷达了传承传统特色又具备了时代的鲜明特点,即丰富了观众的眼睛、又愉悦了观众耳朵、还达到了寓教于心的效果。如:吴江区同里镇文体站的《乡下街上人》、锦溪镇文体站选送的宣卷表演唱《摇起快船唱宣卷》、《锦溪湖荡有名声》等节目,它们在传统宣卷调的基础上结合采花调、夯调、杨柳青调等唱腔曲调等元素,别出心裁,结合现实生活引入各自地方上的文化音乐特色,使听者耳目一新,让听者感觉不到枯燥乏味,更好的吸引听者。在展示风格上,在此次交流会上演节目中有许多特色之处。传统宣卷由于空间的固定以及对表演者的诸多要求,从而僵化了宣卷的表达效果,而以歌舞形式表现使舞台更加广阔,舞者结合说唱的内容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更深层次表达宣卷的内容,在听觉、视觉上吸引观众,使观众全方面感触宣卷的文化内涵。如:昆山锦溪小学校少儿宣卷班的《锦溪湖荡有名声》、昆山锦溪镇文体站的《摇起快船唱宣卷》。在此次交流会上展现的另外一个特色就是时代性,宣卷能结合人们的生活内容,描述当代人的心里动态,使宣卷有了时代的内涵,给宣卷赋予了生机和活力,让宣卷走上了舞台,走进了百姓生活,如《社区温馨家》、《乡下街上人》、《老年朋友想开点》等节目,集中反映新形势下新风貌,起到了宣扬正气,宣传教化,弘扬精神文明的功效,让百姓感受到鲜活的时代气息。
通过对节目的综述,将一台具有原真性、创新性、时代性、可观性的宣卷交流会,各具特色的节目再次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宣卷文化,对宣卷文化能有全新的认识。让人们感知宣卷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页,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底蕴,欣赏宣卷文化,不仅仅是在欣赏一门传统曲艺,也是在品读民间心声。让更多的人喜欢、喜爱上宣卷文化,乐于研究这门曲艺,使宣卷文化在历史长廊中走的更远,更加富有意义。
二、第三届江浙沪宣卷交流会演出情况
(一)第三届江浙沪宣卷交流会演出情况
由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主办的“第三届江浙沪宣卷交流会演出活动”定于2013年12月10日在江苏省昆山市锦溪县举办,受邀者—我的指导老师史琳教授带领笔者和其它几位学生一行人来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议程安排:
9日 15:30 与会人员报到锦溪湖大酒店
9:00-11:30 宣卷座谈会(交流发言)
10日 13:30-16:00 第一场宣卷演唱交流会
18:30-20:00 第二场宣卷交流会(活动开幕式)
11日上午与会人员返程
(二)第三届江浙沪宣卷交流会演出节目内容
节目:(下午场)
序号节目形式节目内容选送单位
1 宣卷表演唱《社区温馨家》太仓市双凤镇
2 传统宝卷《梁皇宝卷》选段常州市文化馆
3 新编宣卷《乡下街上人》吴江区同里镇文体站
4 传统宝卷《五台山肚背对话》青浦区金泽镇文体中心
5 新编宣卷《老年朋友想开点》嘉善市陶庄镇文化站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yyxy/2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