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艺术河南马街书会
内容摘要:马街书会己经传承了几百年,它有着丰富的内涵,悠久的文化传统,以及富有魅力的形式,在我国曲艺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马街书会在我国书会中的影响排名第一。它在元朝达到了鼎盛时期,一直以来经久不衰,但是近年来由于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以及交流,各种新的元素出现了,使马街书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参加书会的人数越来越少,很多传统的曲种也面临着失传,面对种种压力和困境,马街书会又需作出何种改革,马街书会到底能走多远呢?本文主要写了“马街书会”的历史渊源追溯、“马街书会”的昔日辉煌、以及笔者简述观看2014年正月十三“马街书会”的现状和对这一现状的分析,最后展望“马街书会”的明日出路。在明确保护“马街书会”历史使命的前提下,提出“马街书会”增强适应性、凝聚力、重新回归民间,除了提倡群众所做的努力,政府也需作出补救措施。以此来倡导和呼吁更多的人保护马街书会,保护民间艺术文化。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马街书会历史渊源现状出路
目 录
一、引言...................................................................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
(二)目的和意义........................................................1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1
二、“马街书会”的历史渊源追溯..............................................2
(一)“马街书会”的概况.................................................2
(二)“马街书会”的起源.................................................3
三、“马街书会”的昔日辉煌及分析............................................3
(一)“马街书会”的昔日辉煌.............................................3
(二)“马街书会”辉煌的原因分析.........................................4
1. 社会背景..........................................................4
2. 地方习俗..........................................................4
四、2014“马街书会”的现状及分析...........................................5
(一)2014“马街书会”的现状............................................5
1. 演出概况..........................................................5
2. 现存曲种..........................................................6
(二)2014“马街书会”的现状分析........................................7
1.艺术本质...........................................................7
2.艺术表演...........................................................7
3.艺术冲击...........................................................7
4.艺术市场...........................................................8
五、展望“马街书会”的明日出路.............................................8
(一)保护“马街书会”的历史使命........................................8
(二)“马街书会”的保护.................................................8
1.增强适应性.........................................................9
2.增强凝聚力.........................................................9
3.重回民间...........................................................9
4.政府补救...........................................................9
六、结语.................................................................10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一、二、引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建国前,有关马街书会的资料很少,建国后,有关马街书会的资料明显增加,除了相关的新闻报道外,在《河南风物志》、《平顶山市曲艺志》、《宝丰县志》、《宝丰文史资料》、《宝丰县戏曲志》、《宝丰县文化志》等杂志上亦有记载,但这类著作的书写多为描述性,框架性的叙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对马街书会作过系统研究,只有少量文章从不同角度对书会进行了解。
(二)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是自选课题。之所以选这个课题是因为本人慕名马街书会文化已久,今年(2014年)正月十三终于有机会和家人共睹其盛大场面,且在父母口中得知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全国各地民间曲艺艺人,都会聚马街,说书会友,弹唱献艺。周围方圆百里的群众携家人一起,从四面八方赶来听书、写书。整个会场人头攒动,聚者可以达到10余万人,气势恢宏,热闹非凡,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此外,马街书会是在正月十三当地村民的麦子地里举行的,如此寒冷、简陋的条件却能吸引这么多人到场,为此本人对马街书会的民间艺术特点所吸引,之后通过调查、多方查阅资料得知中原大地的民间说唱之风在宋元时期达到了顶峰,仅河南省境内,除马街书会外,其它如桐柏的平氏镇、开封的朱仙镇、南阳的赊旗店、唐河的大河屯等地都曾是历史上多年形成的地域性会书点,但这些地方的书会都已经衰落,只有马街书会一支独秀地保存至今。因此选择马街书会作为研究对象。
马街书会有着丰富的内涵,悠久的文化传统,以及富有魅力的形式。关注书会的当代命运,研究马街书会传承至今的原因及引发其衰落的动因,为书会的发展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现代化技术多么普遍,我们传统的民间艺术都不能丢失,在反思马街书会兴衰的基础上,寻求保护民间文化的正确立场。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采取文献阅读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陈述马街书会兴盛期及衰落期的不同表象,通过分析,探究马街书会兴盛及现在衰落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书会的出路。
本课题需要大量搜集有关马街书会的资料,但是由于马街书会属于民间文化,文献资料比较少,需要依靠图书馆、互联网广泛阅读和查找相关资料,而且需要实地考察,搜集一手图片、视频资料。
二、“马街书会”的历史渊源追溯
(一)“马街书会”的概况
我国有三大书会,分别是马街书会、胡集灯节书、石家庄书会。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河南宝丰的马街书会。曲艺专家称“马街书会”为“民间曲艺界的行当会”。地方村民及说书艺人习惯称呼为“十三马街书会”,因为“正月十三”是书会的正日,各地说书艺人前往马街村来赴会。
一般来说,说书艺人都会提前两天也就在正月十一日前后来到马街村及附近,在村民家住宿,村民都会很热情招待他们,不收取分文,包吃包住,如同一家人。说书艺人摆摊说唱,也从不收取书费。在每年的正月十三,来自上海、北京、天津、四川、福建、甘肃、河北、山东等四面八方的艺人以及国外的一些学者,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这里,吹拉弹唱,展示自己的才艺。赶会的艺人们都是自发性的,但好像是约好了一样,很多艺人只要来过一次马街书会,那么每年的这个时候他们一般都会来。他们虽来自全国各地,但马街书会使他们欢聚一堂,以曲会友寻觅知音,像兄弟姐妹一样,非常开心,另外艺人们还有一种心理,他们认为每年赶一次马街书会,当年的生意就会兴隆,事业就会进步。再来看赶会的人民群众,他们赶会的兴致非常高,很多青年男女带上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穿梭在书会上,无论天气多么寒冷都影响不了人们赶会的心情。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yyxy/2379.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