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36岁幼儿父亲参与教养的现状和对策研究【字数:15300】

2022-11-15 22:2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幼儿的教养问题一直是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作为研究者过去的关注点主要停留在母亲对幼儿教养的价值,而同样作为家长的父亲,对幼儿教养的价值却很少被关注。传统家庭教养观念认为父亲主要扮演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持的角色,随着现代化发展越来越多妇女进入职场,这就对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和家庭事务提出了新的期望。笔者参考国内外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已有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与问卷调查法深入了解并分析常熟市S幼儿园各年龄段幼儿父亲的基本情况、教养观念、教养频率以及教养的内容,以便熟悉在常熟这个地区父亲参与教养的现状,从而为父亲有效的参与教养提供针对性的建议。研究表明,影响父亲参与教养的因素主要父亲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这三个方面。因此,笔者从这三个因素出发,相应的给出了父亲参与教养的对策,期望能解决父亲参与教养中所存在的问题。
目 录
摘 要I
一、问题的提出1
(一)研究目的1
(二)理论意义1
(三)实践意义1
二、概念界定2
(一)父亲的概念2
(二)参与的概念2
(三)父亲参与教养的概念3
三、文献综述3
(一)关于父亲参与教养重要性的研究3
(二)关于影响父亲教养行为的主要因素的研究5
(三)关于父亲教养行为的问题综述7
四、研究设计8
(一)研究对象8
(二)研究方法10
(三)研究过程11
五、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11
(一)研究结果11
(二)影响父亲参与教养的主观因素20
(三)影响父亲参与教养的客观因素21
六、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对策22
父亲角度22
家庭角度24
社会角度24
参考文献26
附录27
致谢33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目的
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不断重视,大家开始关注幼儿的教养问题。传统观念认为幼儿的教养主要是母亲负责,而父亲主要为家庭提供物质支持,由此导致父亲缺乏参与家庭教养的意识与行为。很多父亲周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旋于职场无法脱身,投入到家庭教养中的时间与精力大打折扣。而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许多母亲走入职场,也无暇照顾幼儿,于是父亲开始需要承担起教养幼儿的责任。笔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常熟市S幼儿园各年龄段的幼儿父亲参与教养现状的数据进行了收集与汇总,并使用文献法对该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发现父亲参与教养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期望这些建议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父亲参与幼儿的意识和行为中有所帮助。
(二)理论意义
父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从父亲参与教养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内涵,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旨在拓宽父亲参与教养的范围,增强父亲参与教养的意识及行为,逐步培养父亲对幼儿教养的兴趣,让越来越多的父亲愿意参与并且经常参与幼儿的教养。
(三)实践意义
首先,本研究希望社会意识到幼儿的教养问题不只是母亲的责任,父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对父亲参与教养的关注,鼓励父亲参与教养的行为,从而提高父亲对参与幼儿教养的兴趣,让越来越多的父亲加入到参与教养的队伍中来。最后,本研究从父亲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出发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拓宽父亲参与教养的渠道。
二、概念界定
(一)父亲的概念
父亲,通常来说从两个角度去阐明其内涵:一是从生物遗传学的角度上,二是从现代社会学的角度上。父亲与某个人有直接的血缘关系的上一代男性是生物遗传学上的意义;父亲从幼儿教养的角度出发,其主要代表的是教养幼儿成长的男性群体,包括生父、继父、养父等是社会学上的意义。本研究中的父亲是指:对幼儿具有教养作用的生父、继父或养父。
(二)参与的概念
参与在中文中解释为参加某件事情(准备加入、前期准备、后续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或加入某种组织或活动的意思。在英文中表述为“participate”,意指“每个人将其自身的个人情感与其独特的思想意识都在团队中有所体现,并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努力,为团队的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承担了团队中的一些责任”。笔者结合“参与”的中英文概念,首先在心理层面对父亲参与教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查阅,其次对父亲的参与行为进行了调查。
(三)父亲参与教养的概念
教育界对父亲参与教养极为重视,大量研究表明,由于学者们对父亲参与教养内容的指向不同导致了他们对父亲参与教养定义的多样性。例如:美国学者Lamb(1986)最早对父亲参与教养的内容进行划分,提出了三因素模型,将父亲参与教养分为三种类型:投入、可接近和责任。(1)“投入”是指父亲直接参与照顾幼儿,比如给幼儿喂饭,陪幼儿玩耍游戏,辅导幼儿学习等;(2)“可接近”是指父亲的可用性,父亲可能并没有与幼儿直接联系,但幼儿在需要时能得到父亲的帮助;(3)“责任”是指父亲对幼儿的有关事宜能负起责任,承担幼儿的抚养,关心幼儿的幸福健康,但不一定与幼儿直接接触。Palkovitz认为父亲参与具有多种可能性,他重点关注父亲在教养中起到的认知和情感作用,但是这些在Lamb模型中没有涉及。综合以上概念,笔者将父亲参与教养的概念定义为:父亲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照顾、陪伴、引导幼儿,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正确的帮助。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父亲参与幼儿教养重要性的研究
在查阅图书馆以及网络平台上的相关资料,发现父亲参与幼儿教养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笔者将其列举为以下三点:
1.对幼儿认知的作用
首先,相关研究表明父亲参与幼儿教养能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耶鲁大学通过12年的研究发现那些容易融入社会的儿童具有比其他儿童更多的时间和父亲交流、互动、玩耍,他们的成绩也比其他的儿童更好。麦克阂尼提出如果想要提高幼儿的智商,父亲可以每天和幼儿多相处两个小时。翟媛媛(2009)认为父亲在决策力、行动力的优势使得其在促进幼儿认知发展能力的方面强于母亲,并且在动手操作方面表现出的能力也更突出。李霞(2007)认为幼儿没有父亲关爱其认知能力的发展会受到一定影响。相关研究显示,5至6岁父母离异(由母亲抚养)的幼儿缺少父亲的陪伴与爱护,与完整家庭幼儿的认知能力相比大大落后。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yyxy/81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