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古筝的教学探究以湘南附属小学为例【字数:9768】

2022-11-15 22:2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将古筝引入我国的基础音乐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古筝演奏技能等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他们终身受益。本文以湘南学院附属小学为案例,对湘南学院附属小学的古筝音乐课堂进行探究,将古筝带入音乐课堂,我针对湘南学院附属小学古筝课堂教学的开设情况和现状调查进行分析,以及通过听课方面分析了湘南学院附属小学古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课堂古筝教学的建议。从音乐的角度去探究古筝课堂的教学。
目 录
1.引言 1
1.1探究背景 1
1.2.探究意义 1
1.3探究内容 2
2.湘南学院附属小学的开设情况 2
3.湘南学院附属小学古筝课堂的教学现状 2
3.1教师团队现状 3
3.2课程设置现状 3
3.2.1.教材使用 3
3.2.2.课程设置3
3.2.3.教学方法3
3.3课堂教学 4
4.湘南学院附属小学古筝教学中的建议 5
4.1注重素养的栽培 5
4.2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5
4.3重视方式方法 5
4.4课程方面 5
4.4.1.课程教材 6
4.4.2.设置课程 6
4.5教学方面 7
4.5.1注重兴趣教学8
4.5.2.编订特色校本 8
4.5.3.增添欣赏课 9
4.6.舞台实践 11
5.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1.引言
1.1探究背景
经过笔者的探究近年以来随着我国对于文化教育的全面西化,致使我国当前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都呈现出西方教育的价值观和特色,因此当代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颇深。这种西式文化对教育的冲击不仅仅体现在文化教育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广大国内学生的基础音乐教育方面,在国内教育大环境普遍受到西方审美的影响下,我国音乐教育目前推崇的音乐教育理论仍是以西方相关教育理论以及西方音乐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审美理念为标准的。音乐教育从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到审美情趣的全面西化自然对本土瑰宝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巨大的冲击,直接导致了许多民族乐器不同程度的边缘化,一些民族乐器甚至处于无人为继的惨淡形势中。而民族乐器显然是民间音乐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民间器乐是首当其冲,甚至灭亡的牺牲品。其他的民族乐器都遭受了不同程度上的传统特征的流失,由于音乐学习者从意识形态到实际演奏的全面西化,导致民族乐器的表演和作曲也渐渐丧失本真特色。综上所述,如何将国之瑰宝的民族乐器在学校教育中得以保留其传统特点,如何将东方音乐教学体系改良推广,让传统乐器走上音乐的第二课堂就成了我国音乐教育者目前面临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民族乐器的传承也是关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如何在基础教育当中加大民族乐器的学习权重进而使民族乐器得到重视,笔者以古筝为例,以正在开设学校有古筝课堂的湘南学院附属小学进行教学探究古筝课堂。
1.2探究意义
目前已有许多文献报道,其中大多属于空谈。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真正发挥古筝教学的意义,并以正在开设古筝课学校的湘南学院附属小学古筝教学为探究对象,进行了探究。通过本探究,从理论上探究出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音乐教学体系,规范而充满新意的民族器乐教学方法以及密度强度合宜的课程体系。在实践中加强民族器乐的推广传承及创新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之美也具有着不可忽视的显著意义,也对真正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3探究内容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份,本文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探究背景与探究意义,探究内容。本文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学校的开设情况。本文第三部分主要针对湘南学院附属小学古筝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古筝课堂教师团队现状、以及学校的课程设置。本文第四部分主要针对湘南学院附属小学古筝教学方面中的建议,包括教学方面、课程方面、教学方式方面。又分别从教学方面、课程方面、教学方式、课本教材方面等提出建议。本文第五部分针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2.湘南学院附属小学古筝课的开设情况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创建于1938年,是郴州市教育局唯一一所直属小学,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湖南省现代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特色教育发源地”
学校为了传承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选择了古筝作为本学校的一门音乐特色课。开设范围为二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因为考虑到一年级的学生接受能力还不是很好,所以从二年级开设,学校外聘了专业的古筝老师和购买了古筝,每4个同学一组,课时为每周一节,如果课余时间有想练琴的学生课余问老师要古筝琴房的钥匙去练习。每次练习的时间和人员都有记录,确保有些学生结伴去琴房以不练琴的目的去琴房玩耍或做一些别的事情,也让有兴趣的,家里没有古筝的学生提供了条件。
通过观察,在开设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学生是有基础的,一些学生是无基础的学校把在一个年级中,有基础的和有基础的一起上课,无基础的学生和无基础的学生在一起上课。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更好的发展。总体来说每个班有每个班的进度,学生也对这门课感兴趣,没有出现厌烦,或者不感兴趣不想去上课的情况。
/
3.湘南学院附属小学的课堂教学现状
3.1教师团队现状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的在职教师172名,其中音乐编制老师6名,本学校的古筝老师采用的都是临时聘用制,由于古筝被纳入本学校的第二课堂,而学校没有去录用专门的,有编制的古筝老师,本校一共一位古筝老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年纪不大,青春有活力。学生在刚接触古筝时,不是太了解,难免有畏难的情绪和不太好的态度,在加上低年级的学生精力比较旺盛,课堂纪律比较吵乱,在笔者听课期间都觉得很费力,但通过笔者的观察,本校的古筝老师有良好的教学态度,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非常的有耐心。
笔者作为一名专业的古筝师范生,经过观察在古筝专业方面,虽然是外聘的老师,在古筝的技巧,各种演奏的姿势,弹弦、按弦、揉弦以及其他的古筝专业方面还是非常专业的。然而因为老师是外聘制,教古筝的老师也会引起一些教学问题。如果新古筝老师和上一任古筝老师属于同一类型,那么至少基本的演奏风格是一样的,这样他就可以继续教下面的教学内容了。但是如果他是另一种类型的老师,那就需要很多时间来重新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当他们接手的时候让他们再了解一次。了解新的音乐风格等,毕竟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演奏方法,所以教或学的重点会有所不同,这极大地影响了整体的教学进度,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压力,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压力。笔者在采访古筝教师并与其沟通时,古筝老师提到了这一问题。此外,还存在教学交接的问题。有时两位老师连交接功课的机会和时间都没有,所以他们就直接去教书。因此,新教师需要了解具体的学习过程,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制定下一个教学计划和内容。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yyxy/81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