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字数:13070】

2022-11-15 22:2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奥尔夫教学法倡导的是元素性的音乐思想,被广泛的运用到现在的音乐教育中,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兴趣和合作能力具有重要重用。本文先介绍了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力,并针对当前幼儿钢琴教学的发展,深入分析幼儿在钢琴学习中的现状。最后,深刻剖析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对幼儿在兴趣、感官参与、学习思维和学习体验方面的优势所在。以此对全社会幼儿钢琴教学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目 录
1.引言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1
1.3研究现状1
1.4研究方法2
2.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3
2.1奥尔夫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3
2.2奥尔夫教学法提升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3
2.3奥尔夫教学法突出了学生们的个性3
3.幼儿钢琴教学基本现状5
3.1幼儿学习钢琴的原因5
3.2对学琴产生厌烦情绪的原因6
3.3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薄弱7
3.4钢琴练习方法不当的问题8
4.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应用10
4.1学习兴趣方面10
4.2感官参与方面11
4.3学习思维方面12
4.4学习体验方面13
结语15
参考文献16
致 谢17
1.引言
在幼儿钢琴教学中,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将有助于学生尽快掌握钢琴演奏知识。在众多教学方法中,奥尔夫教学法因其众多优势已经逐渐被广大幼师团体所采用,运用到实际的幼儿钢琴教学之中。
1.1研究背景
钢琴教育课程,此课程主要是结合当前钢琴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和钢琴教育事业的现状,针对钢琴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以这一背景为基础,想要在钢琴教师培养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一些先进教育理念的传输,如奥尔夫教学法和柯达伊教学法等,为我国培养出一些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特点进行教授的专业钢琴教师,从而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奥尔夫教学法是三大著名音乐教学法中的一种科学、先进的教学法,其最根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本的教学理念“诉诸感性,回归人本”,就是要挖掘出人原本就存在的那种音乐的本能。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特征就是将学习和愉悦身心相结合,使得二者相得益彰,不仅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还能提升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主动性、创造性和个性。在音乐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的使用对学生学习音乐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同样的,在钢琴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能够提升钢琴课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钢琴的兴趣,同时能够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及突显出孩子的个性,对钢琴的教学有显著提升的作用。
1.3研究现状
综观目前已有的有关幼儿钢琴教育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某些程度上己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主要是对钢琴本身的理论研究,与教育理论无相关,甚至还有些研究成果只是对钢琴教育理论做的简单介绍和评价。钱红(2014)通过研究认为,我国大部分钢琴教师在幼儿钢琴教育教学方法使用中,仍然在以传统教学的方法教授学生。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仍处在探索阶段;李姗姗(2015)的研究表明在幼儿钢琴教育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幼儿钢琴教育采用奥尔夫研究法的优势所在,则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夏颜(2017)认为,引进国外先进的幼儿钢琴教育理论,例如在钢琴教学中借鉴奥尔夫教学法,对于我们探索和发展我国自己的幼儿钢琴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1.4研究方法
一、资料收集法
我通过校图书馆,读秀,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文献资源查阅了大量与钢琴教育相关的文献,并找到了与本文相关的相关文献,为写本文章此奠定了基础。
二、调查法
调查方法包括观察和访谈。为了了解幼儿的钢琴教育现状,我观察了琴行里不同老师的几位幼儿琴童,并咨询了几位从事幼儿教师的朋友和钢琴培训机构的几位教师。为了更深层的了解情况还拜访了街区幼儿园的园长和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交流、谈话。
2.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2.1奥尔夫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
奥尔夫强调了学习音乐不应该是刻板的学习固化的知识,应当是带有发散性思维的,具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去创造音乐。他曾明确指出:“广阔的音乐世界是丰富、自由的,不应该收到约束,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创造音乐。”奥尔夫倡导的元素性音乐就是一种必须由人们自己去创造的音乐,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参与到音乐的创作或演奏中。在音乐的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角度来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也要求学生要学会即兴编创歌词以及用自己创造的音响与形体动作来表现出情节,做出气氛的渲染。可见在这样的教学中,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氛围更热烈,学生有了自己广泛的即兴创作的空间,更加有活力。
在钢琴教学中,对音乐的创造力也是尤为重要,很多的孩子学习弹钢琴,都是只会弹教过的曲子,或是规规矩矩的按音符弹奏,不能够对音乐进行个性化的处理,这其中就是缺乏了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致使对作品的情感理解不深刻,而无法加入个性化的二次创作。所以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的能力,前提是学生要具有一定的音乐感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而通过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语言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会拥有较高的演奏能力,还能够准确的将作品风格、情感等深刻、细腻的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学生的个性以及对作品的不同理解,能够激发学生在音乐原有的内容上进行二次创作,进而升华音乐作品,演奏出自己的感觉。
2.2奥尔夫教学法提升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有很多多声部练习,目的是训练学生的乐感和合作意识。在多声部练习中,要求每个学生在歌唱或演奏自己的声部时要做到统一的节奏和速度,只要出现一点点儿节奏不准或速度不同,声部之间就会出现差错,音乐的效果就会大大折扣。研究表明,多声部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乐感,还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yyxy/81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