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歌唱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以xx幼儿园为例【字数:13182】
目 录
一、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一)歌唱活动的概念界定
(二)教师指导行为的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结果
(一)歌唱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现状
1、教师对音乐活动的认识
2、歌唱活动前教师的指导
3、歌唱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二)歌唱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1、活动材料选区过于单一
2、教师语言动作指导的使用不当
3、活动后的评价不当
4 、没有把握内容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平衡
5、教师的教学存在功利性
(三)影响教师歌唱活动中指导行为的因素
1、环境的因素
2、教师的因素
3、幼儿的因素
五、建议与对策
(一)语言与动作指导相结合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三)调整教师对幼儿的评价
(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五)进行有效的课后评价与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一、问题的提出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一)选题缘由
音乐活动是幼儿园活动中重要的部分,而歌唱活动又是音乐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在实习期间我观察到我所在的幼儿园对幼儿歌唱活动相当重视,其中开展歌唱活动的频率也是最高的。歌唱活动不仅培养幼儿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能够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实习中观察了一些音乐活动后,我发现教师作为作为幼儿的引导者在歌唱活动中的指导行为影响着整个活动的开展和活动质量。影响教师的指导行为的因素有很多,我希望通过观察与研究,以常熟市xx幼儿园中班为例进行研究,能够借鉴优点,分析问题引起教师重视。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在幼儿园学习见习期间,通过对中班幼儿音乐活东的观察记录和展开活动时幼儿的一些典型行为表现,在理论的支持下分析原因做出评价。在幼儿园调研的过程中多多观察其他老师的学习方式,学习优点以长补短,对于有所欠缺的地方归纳总结,分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帮助其他教师更好的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也能够让幼儿体验到到更加专业高效的音乐教学活动。
2.研究意义:旨在利用该课题的探究,总结现如今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行为有何优缺点,取长补短,发现错误提出对策。提升教师们的专业素养与能力,组建优秀的师资团队,让幼儿们受到更好的教学保障。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一)歌唱活动的概念界定
歌唱是一种表演形式,歌唱表演形式是歌唱活动中参加者的人数,全体参加者的合作方式以及歌唱时所伴随的表演方式(如动作表演、乐器演奏等)的总和。那什么是幼儿园歌唱活动呢?在幼儿园中,幼儿不仅可以演唱成人专门为幼儿创作的歌曲,还可以演唱传统的童谣以及由幼儿自己创作或即兴创作的歌谣。在幼儿歌曲的演唱过程中,以简单、形象的基本动作、姿态和在对歌曲理解基础上的自然表情对歌曲内容和音乐形象为表达。音乐活动的开展使幼儿通过歌唱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能够让教师和家长间接地了解幼儿。
(二)教师指导行为的概念界定
教师指导行为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学语言,教学组织、黑板示范、表情姿势等等。这些指导行为具有视觉直观性,能够给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实现以掌握教学内容为主体的认知活动,属于纯粹的教书活动,为的是使学生能积极愉快的接受对其身心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有利的一切知识。同时教师指导行为还是情感、意志、道德、,价值观、潜在能力和个性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态势,在行为上表现出较强的意识性,稳定性和自主性。这种教学内在行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显得扎实而专一。对教学行为的深刻性,持久性起制约的作用。教师通过这些深层次的行为来影响学生,反复感染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内化在自己身上,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情操,是他们成为具有内涵的,具有修养的社会所需人才。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不同于国内的研究,国外很多的调查研究范围都扩大到了幼儿的集体学习活动中。主要研究语言指导行为的同时,也对教师指导行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
Howes(1990)总结了教师的四种语言指导方式:无言语指导、直接指导、封闭型指导、开放型指导。不同的教师语言反应了教师的指导水平。另外还有一些研究,都指向教师的语言指导,这也反映了语言指导的普遍性与重要性。
关于教师指导行为的分类,在Repp,Barton,&Brulle(1982)的个体研究中提出了五种教师指导类型:语言指导、非语言指导、语言指导+身体接触、非语言指导+身体接触、身体接触指导。这是较为全面具体的分类方式。
在教师指导行为的实践研究中,国内外不同学者从不同的切入点对教师指导行为做了各自的研究,结果如下:
李会敏(2006)通过观察、访谈,选取南京实验幼儿园五名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进行“事件取样”,对教师指导方式和知道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发现该园教师指导方式中,深入指导与一般指导比较普遍,权威控制指导与被动指导出现的频率低。总结出教师指导行为与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自身专业素质直接相关。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yyxy/81698.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