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教学法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实践研究以第一中学为例【字数:10760】
目 录
1.引言 1
1.1研究目的 1
1.2研究现状 1
1.3研究的意义 2
2.律动教学法的简述 2
2.1 律动教学法的概念 2
2.2 “各家”律动教学法简介 2
3.律动教学法在常熟市第一中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实践运用 4
3.1常熟市第一中学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简介 4
3.2音乐要素的感受 4
3.3音乐风格的欣赏 5
3.4音乐情绪的表达 6
4.律动教学法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的作用 7
4.1音乐之美的还原 7
4.2音乐教学的简化 8
4.3课堂效率的提升 8
5.律动教学法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的优化实施 9
5.1教学过程的优化 9
5.2律动设计的优化 9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 13
致谢...............................................................................................................................................................14
1.引言
律动教学法在中学的运用很广泛,律动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兴趣,还提高课堂效率。
常熟市第一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是一所省级示范初中,同时它在常熟的教育界有一定的地位,初高分设以后它也是属于一个龙头的学校。在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教学素养方面都是德育工作中的一个亮点。在艺术教学这一块也是属于领先的地位,特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别是在培养学生审美的方面,在初三音乐会考当中成绩都是名列前茅,这个成绩也是和过硬的师资不可分割的,徐瑞红老师是一名优秀的老教师,她是常熟的音乐学科带头人,基本功过硬,在多次优秀公开课中获奖;孙玉芬老师是一名优秀的老教师,她是常熟音乐学科的教学能手;刘文娟老师是一名优秀的年轻教师,多次在苏州基本比赛中获奖,笔者在常熟市第一中学实习跟随着这些优秀的教师,觉得上课模式很有意义,所以用常熟市第一中学举例。
1.1研究目的
笔者在实习阶段中发现,在音乐欣赏课中学生的情绪变化较大,在有律动教学的课堂上他们的积极性很高,在初步探索这种律动的教学模式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发展,为今后在工作中积累经验。[]
1.2研究现状
作为音乐教育师范的学生,要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是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从查阅资料中看,郭媛媛的《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就体现了音乐概念在律动中的重要性。初中音乐欣赏课很多时候都是重理论轻实践的,在课堂上不能大幅度的去跳去蹦,可以拍手跺脚,但这个会影响音乐欣赏,所以用划唱律动教学,教学效果会更有效。赵培明《体态律动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张燕梅《律动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和秦荣《律动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都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以此通过律动的方式提高学生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律动中提高对音乐的领悟,提高学生注意力,可以改善课堂的整体气氛。在汤胜方的《试论音乐欣赏课中的体态律动教学》和孙秋玲《试论中学音乐教学中律动的运用》说明教师能做音乐中快乐的教学。因为课堂中只能让学生反复的听,如果能加上律动,学生更能感受到律动的起伏,运用肌肉的紧张和松弛来表现音乐的强弱拍,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律动方式。陈小玲《音乐节奏教学研究》的教学重点之一是体态律动,是根据旋律的强弱来做律动,该如何合理的将体态律动法在中学的音乐欣赏课中运用还是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1.3研究的意义
通过笔者在实习中,发现学生只能感受表面音乐,但是表达不出,把体态律动法加入课堂,这样不仅能更好的让他们参与进来,还可以让学生在律动中感受到音乐的升华,在律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不只是单一的聆听音乐而是更加准确的表达音乐,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样的效率将会是事倍功半。
2.律动教学法的简述
2.1律动教学法的概念
“律动”顾名思义就是有规律的行动,有节奏的跳动,体态最早由于翻译而来,它最早产生于法国,它的法文名称是Gymnastique rythmique,欧洲把体态律动称作为“Le Rythme”,在中国称作为“Eurhythmics”(体态律动),[]这个词是源于古希腊词语,意思就是“良好的流动”当人们听到或者是感受到音乐时,身体便会不由自主、自然的、有节奏的用动作表现出来,所以这个体态律动不仅仅限制于快慢,还可以是身体的律动和身体的感受。所以在听到音乐的时候身体会跟着旋律晃动,体态律动有很多种的表达方式,比如拍手、跺脚、拍肩等这些都是在律动的范围之内的。把这些动作加入课堂,在不破坏音乐的美感下做这些动作,都称为律动教学法。律动教学法它有独特的魅力屹立在全世界,它也融入到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中,让很多教师都认识了它,得到了很多教师的认同和赞许,体态律动法使音乐向人本回归。
2.2“各家”律动教学法简介
律动这种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由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情感是通过动作表现出来的,音乐的融合加上音乐的体验可以出现一个动态反应,这种反应的结合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音乐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音乐的美感,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体验这种感知能力。这种教学的方法在全世界不断地推广和广泛的应用,达尔克罗兹的这种教学方法也给柯达伊教学法和奥尔夫教学法铺垫了基础
佐尔丹.柯达伊是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民乐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所创的柯尔文手势节奏唱名法,他是借助七种不同的手势高和低的位置来代表不同的音阶名称,他是为了提高音乐教学法,来实践音乐教学的实际效果,他的这种教学法也是世界上所广泛应用的教学法之一,他这种也是体态律动法之一,用肢体来律动,让学生们通过肢体的律动来学习,体态律动教学模式也是此教学体系中的主要教学方法。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yyxy/81704.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