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新课标背景下人音版七年级音乐教材的实施现状与对策以实验中学为例【字数:17295】

2023-01-02 12:1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随着中国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版人音版音乐教科书正式出版。为中学的音乐教育加入新的血液,对音乐教学的改革推动十分有效果,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我认为人音版的新音乐教科书具有特色,但在实施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在我分析实践中所考虑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以便今后更好地利用教材,以达到新音乐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基于此,本文以人音版七年级音乐教材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在新课标指导下对七年级音乐教材进行分析,其次以实验中学使用教材的现状展开阐述,再以实验中学为例,对其七年级教材使用过程中呈现的问题进行陈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问题的对策。
目 录
引言 1
1.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分析七年级教材 1
1.1 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1
1.2 在新课标指导下分析七年级教材 1
2. 实验中学使用人音版教材的现状综述 3
2.1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使用方式 3
2.2 学生音乐知识基础调查 3
2.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以及数据分析 3
3. 实验中学使用教材过程中呈现的教学问题 14
3.1 简谱化教学导致线谱认知的缺失 14
3.2 选择性教学导致全面性教学缺失 15
3.3 合唱缺乏重视导致音乐合作等能力缺失 15
3.4 民族音乐缺乏重视导致本土音乐认同缺失 16
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6
4.1 音乐教师对知识掌握度不足 16
4.2 学校的执行力与重视度不够 17
4.3 音乐师资专业能力不足 17
5. 针对问题的改善策略 18
5.1 线谱与简谱的并重使用 18
5.2 全面性教学理念的树立 18
5.3 合唱中音乐合作能力的培养 19
5.4 民族音乐教学的强化 21
5.5 校方对音乐课时的重视 21
5.6 教师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 22
结语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 26
致谢 30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引 言
音乐教育的发展脱离不开国家为音乐学科所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随着音乐教育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2011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标准是国家基础音乐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符合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教学。它是每个音乐教师和音乐基础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学习的指导性文件。目前,新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实施八年。但是,教师是否能够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并在实践中实施,教师的教学意识是否受新课程标准的影响,这些问题有待我们认真地去分析。
1.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分析七年级教材
1.1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从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提出建议,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对教学和评价提出建议。
1.2在新课标指导下分析七年级教材
首先,人音版七年级音乐教材的作品资源分布广范,而且所设定的作品也没有特定的区域范围及地方性特色的要求,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歌曲,其中分别是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其他民族。但人音版涉及的器乐很少,只有在知识与技能中表现出与少数民族乐器以及偏冷门的乐器列出简介如柳琴等。教师会在课堂中用演唱与欣赏、知识与技能、实践与创造等教学方式,介绍各种民族音乐。例如欧洲地域风情、美洲民族音乐、音诗音画、亚洲琴歌、交响经典音乐、非洲舞蹈音乐每个单元都是以主题的图片来作为课程手段,选择在各区域中最有代表的音乐作品来作为演唱与欣赏这一板块内容。
其次,人民音乐出版的教材主要是以音乐剧、舞剧作为专题栏目展开音乐作品资源,并以单元主题的形式介绍多元文化。单元内容设计简单,音乐知识上也是简单描述。侧重点于活动与探索栏目,注重竖笛的演奏。为教师课堂提高激情的氛围,也能培养学生对待西方音乐的理解,不会让课堂趋于枯燥乏味。
音乐教材是多种音乐知识的涵盖。它包括音乐基础理论、文化内涵、创作理论、音乐特色与各种流派音乐等。音乐的基本理论是进入音乐的基石和音乐学习的起点。它是关于旋转,节奏音阶,音调,速度,和声和乐谱等几个方面。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多以实践与创造的形式呈现通过指法连接、发声练习、乐器介绍,单三步曲式的学习和对民歌背景、作品分析的介入更深层的提高和理解音乐艺术。
人音版是将一单元涉及的人物与和声等作为知识与技能一栏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另外一些课外知识都写在音乐小卡片上。人音版教材中的音乐基础知识是秉承循序渐进原则,从开始学习较基础的乐理知识然后到较深入地分析的音乐作品,这一原则贯穿于单元学习以及整本教材,内容详细,极强的专业性,对了解教材中的音乐作品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以单元的分类形式展开教材的编写方式,教材以人文的视角组织结构形式,与人、与自然、与民族、与社会四个方面对应音乐的单元主题思想作为教材的创设,有利于创设完整结构体系。在教材中主要体现于单元演唱部分,是每单元的学习重点。而且在演唱栏目设置一至两首歌曲,基本上每单元最后都设置竖琴与口琴的演奏学习。
对于教材的编写应符合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教师的成长、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新课程中所强调的关键理念是关注学生。在基本理念中需体现因材施教、个性发展、艺术体验与人文素质。使理论具有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
新课标下中学音乐教材的整体呈现方式科学合理,现代课程设计理念区别于旧的课程设计。人音版教材整体重视人文、审美与实践三个要素,三要素随着时代进步得到改进,对于教材设计内容也需要与之相符合。人文属性就需要重视知识因素的设计,社会属性重视社会因素的设计,人本属性重视学习者因素的设计。实际上,这些属性的安排与设计的取向与实施都是依据音乐课程标准的内容、原则来设定教学内容的。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音乐教科书也将在教科书中加入一小部分“音乐知识”。有些会在音乐欣赏的后面加一个知识卡,对音乐或者音乐的作者做一个简单介绍,有时候也会介绍音乐制作的背景,这样就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音乐知识体系。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学教材中,音乐知识有时候也会放在课后练习,这种编写思路是让现代学生能够自行上网查阅资料,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之后积极主动地思考课后练习。另一方面,所有单元中设涉及的音乐知识都展现在末尾栏目中更方便学生查阅,也能为教师节省时间。最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卡片的不定性出现给学生无意间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路程上不会出现逆反情绪。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yyxy/81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