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畲族民歌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字数:12126】
目 录
引言......................................................1
浙江畲族民歌概况.......................................2
1.1浙江畲族民歌的起源............................................2
1.2畲族民歌的分类................................................2
1.3畲族民歌的调式................................................4
浙江畲族民歌融入中学音乐教育的意义.....................5
2.1引导学生认识与了解畲族音乐....................................5
2.2展示畲族民歌的魅力............................................6
2.3继承与发扬畲族民歌............................................6
浙江畲族民歌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路径................10
3.1加强对浙江畲族民歌发展的认识.................................10
3.2提高学生对畲族民歌学习的兴趣.................................10
3.3通过音乐鉴赏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畲族民歌的能力...................11
3.4对畲族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民歌进行创新艺术与表演形式相融合的教学.................12
结语.....................................................13
参考文献.................................................15
致谢.....................................................16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共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以“大杂居、小聚居”的生活形态存在。畲族是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据201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畲族人口仅为70余万人。人口如此少的一个民族,却有着丰富且独特的音乐文化——民歌,并是我国首批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音乐。畲族人热情好客的民俗民风,常以民歌的形式表现了出来,更是畲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民歌的内容极为丰富,例如:用歌曲来记述历史、以歌唱的方式传递信息、借歌赞美身边美好的事物以及借歌表达心中的情感,同时畲族民歌还分有小孩唱的儿歌、成人唱的历史歌以及小说古诗歌等,在传统的畲族历史民歌中还有婚礼之歌、哀伤之歌、风俗歌,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畲族民歌后来发展到了赞颂共产党的解放歌,直到最后发展到生活歌、劳动歌、物名歌、猜谜歌等丰富多彩的杂歌,从而使得畲族民歌有着自己鲜明独特的艺术形式。畲族民歌是人们记录生活的主要活动形式,因此涵盖了畲族社会、文娱活动等多方面内容,另外,畲族受汉族文化、客家文化、潮州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影响,歌曲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在畲族,男女喜爱对歌,并且会举办“三月三”民歌比赛等一些即兴表演,歌词的内容大都是即兴编唱的,所以使得畲族民歌在创作内容上比较贴近生活化,歌词内容朴实生动且蕴含着生活韵味和人生哲理。因为畲族民歌歌曲的创作形式深受《诗经》的影响,所以畲族民歌的歌词虽然是即兴编唱的,但它非常追求歌词的押韵,并且独特的畲族民歌所说的“韵”指的是畲族语言中的韵。畲族民歌是对当时宋词的继承和发扬,有较强的文化传承价值。但受西方音乐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逐渐被流行音乐、电子音乐所替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忽略了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更易追求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流失。并且受畲族少数民族的局限性,鲜少有人了解畲族历史文化,对畲族民歌更是闻所未闻,等等问题对畲族民歌的保护都造成了极大的障碍,让畲族民歌的传承文化呈现为岌岌可危的状态。
1、浙江畲族民歌概况
充分地了解浙江畲族民歌各个方面的情况,才有利于将畲族民歌有效地融合至中学音乐教育,使音乐课程开发得更具价值与意义。
1.1、浙江畲族民歌的起源
畲族是我国南方农耕游牧民族的后续,有着丰富的狩猎与农作经验,追溯畲族民歌的发展历史,有着相当漫长的衍变过程。据相关历史记载,早期的畲族民族没有本民族特殊的文字符号,但却拥有独特的语言。畲族人民为了便于语言的记忆,将其以民歌的方式唱了出来,逐渐成为了畲族特有的民族文化。
关于畲族民歌的创造者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盘古,即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就有畲族民歌的创造,用以增强开天辟地的力量,达到助一臂之力的作用与效果。另一说法是畲族高辛帝的三公主,为了展示自己的歌喉而自创的一种曲风,沿用
至今成了畲族民歌。但也有模仿“黄蜂”和“蜂鸟”声音而来的传闻,因畲族民歌发音的特点而流传。
总之,畲族民歌的形成因素较为广泛,与畲族民族的历史变迁、生活背景以及民风民俗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早在畲族的农耕时期,人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打猎与劳作,绝大多数的状态都是劳累与辛苦,为了减轻劳作压力,便用歌曲来释放劳作压力,抒发内心情感,也可以说是“借歌浇愁”。从地理位置来说,空旷的山林与土地也是畲族民歌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山歌更利于人们“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受环境所拘束,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yyxy/81724.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