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植物内生真菌对干旱和盐碱胁迫下鹅观草生植物内生真菌对干旱和盐碱胁迫下鹅观草生长的影响以鹅观草内生真菌为例(附件)【字数:9673】

2023-12-02 17:4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内生真菌是指在植物体内完成其生活史的部分或全部,且在植物外部不引起任何病症的一大类真菌。与鹅观草共生的内生真菌可以保护植株免受多种胁迫,为探究鹅观草在胁迫下抗逆性的表现,本文用热处理建立含菌 / 不含菌鹅观草体系,用PEG-6000 (0、10%、15%、20%) 模拟干旱条件,用NaCl(0,50mmol/L,100mmol/L,150mmol/L)模拟盐胁迫,用Na2CO3(0,25mmol/L,50mmol/L,75mmol/L)模拟碱胁迫,以此对含菌与不含菌鹅观草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干旱胁迫下含菌的鹅观草种子比不含菌的种子具有更高发芽势,但发芽率却没有显著性差异;盐碱胁迫下含菌的鹅观草种子比不含菌的种子在大体上具有更高发芽势的发芽率。含菌的鹅观草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和超氧阴离子积累较不含菌的要低,而叶绿素并无较大差异性。结果说明,含菌的鹅观草较不含菌的鹅观草具有更强的抗逆性。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引言 3
1 材料与方法 4
1.1 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对鹅观草生长的影响 4
1.1.1 鹅观草种子 4
1.1.2 鹅观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4
1.1.3 叶片的活性氧测定 4
1.1.4 叶绿素含量测定 5
1.1.5 丙二醛含量测定 5
1.1.6 数据处理 5
1.2 盐或碱胁迫下内生真菌对鹅观草生长的影响 5
1.2.1 鹅观草种子 5
1.2.2 鹅观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5
1.2.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5
1.2.4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5
1.2.5 数据处理 5
2 结果与分析 6
2.1 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的作用 6
2.1.1 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对鹅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6
2.1.2 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对鹅观草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7
2.1.3 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对鹅观草幼苗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7
2.1.4 干旱胁迫下鹅观草叶片超氧阴离子的积累 8
2.2 盐碱胁迫下内生真菌的作用 8
2.2.1 盐碱胁迫下内生真菌对鹅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8
2.2.2 盐碱胁迫下内生真菌对鹅观草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10
2.2.3 盐碱胁迫下内生真菌对鹅观草幼苗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11
2.2.4 盐碱胁迫下鹅观草叶片超氧阴离子的积累 12
3 讨论 13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5
植物内生真菌对干旱和盐碱胁迫下鹅观草生 长的影响——以鹅观草内生真菌为例
引言
引言 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us)是指在植物体内完成其生活史的部分或全部,且在植物外部不引起任何病症的一大类真菌[3]。自Bacon等人[11]离出内生真菌以来,关于内生真菌禾草共生体的研究一直未曾停下过。植物内生真菌的存在,普遍性和丰富性早已得到认可,内生真菌加速植物生长和保护植物免受各种胁迫因素的能力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29]。植物内生菌分为具有宿主特异性的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endophyte sensostricto)和不具有宿主特异性的林木内生真菌。作为一种新型微生物资源,植物内生真菌,特别是禾本科植物epichloe内生真菌(epicloae ebdohytes; endophyte sensostricto)促进宿主植物提高抗旱[23]、抗盐碱[21]、抗病虫害[22]、耐潮湿[6] 抗金属离子[25]等,因此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关于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有两个主要倾向:一个是围绕生物碱合成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一个是围绕真菌如何选择寄生生活还是与宿主植物和平共生的研究。而在我国,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理活性物质的生产研究是热点[2]。内生菌在胁迫条件下会产生对植物不寻常的次级代谢物,通过产生次级代谢物来促进植物生长并增强宿主植物的抗逆性[26]。关于植物内生真菌对非生物胁迫下的植物抗逆性具体机制的研究还较少,但几年来,有研究表明,植物内生真菌通过增加KAT1和KAT2的转录水平能够降低植物枝条和根系中Na+的含量,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改善植物生长[27]。
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是小麦族(Triticeae Dumort)鹅观草属的一种六倍体多年生禾草(Gramineae),是一种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优质牧草,同时也作为作物改良和育种天然基因库[5]。目前国内外对鹅观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利用形态观察、细胞学、同工酶、RAPD及SSR标记等手段研究小麦族属间、鹅观草属种间的遗传变异。魏秀华[20]通过对小麦族鹅观草属三个物种进行染色体组分析,形态学特征比较,醇溶蛋白和酯酶同工酶标记以及细胞学与生化标记的研究,对鹅观草进行生态系统学研究。
盐碱和干旱问题在全世界变得越来越突出和持久,对可持续农业生产构成巨大威胁。由于全球温度升高,土壤的蒸发速率经常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盐水状况。植物在自然界是固着的,并且面临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条件。这种压力条件在植物内部会产生活性氧(ROS),长时间处在ROS中会导致细胞死亡[1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岐化酶(POD)是两种关键的抗氧化剂,能平滑地清除ROS并防止超氧阴离子的不利影响[8]。Le Xu等[28]对干旱胁迫下根系内生真菌中针叶菌属(Piriformospora indica)对玉米抗逆性影响的研究得出P. indica介导的植物保护免受干旱的有害影响可能是由于增强的抗氧化酶活性,干旱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降低膜损伤。
在不损害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同时缓解压力已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策略。在胁迫条件下,植物与内生真菌结合被认为对寄主植物有益。在植物中,内生菌在每个植物器官中生长而不引起任何疾病症状。内生菌是生活在寄主植物内的无症状微生物,可增强宿主植物的生长,改善养分吸收,降低疾病严重程度并增强宿主对环境胁迫的耐受性[9]。也就是说,没有植物内生真菌结合的寄主植物易受到干旱,盐度和病原体攻击的破坏[30]。有研究已经表明,内生真菌位于宿主体内,赋予其非生物胁迫耐受性[31],但是,确切的机制仍不清晰。在目前的研究中,主要的目的是分离,筛选和鉴定这样的内生真菌菌株。
植物叶片在逆境环境的伤害下,通常会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而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是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主要分解产物,在一定程度下,其含量可以作为植物所受逆境伤害的指标[16]。因此,植物组织中MDA 含量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植物抗逆性的强弱。韩荣等[12]对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感染的羽茅和非感染的羽茅的MDA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感染有利于降低植物组织中MDA的含量,提高植物耐受性。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swgc/smkx/548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