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细胞分裂素对草莓幼苗生长的影响(附件)【字数:6632】

2024-02-25 16:0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细胞分裂素是一类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的植物激素,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许多方面。但细胞分裂素对草莓幼苗生长的影响还未见报导。因此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草莓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施加不同浓度的6-BA,对草莓种子萌发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播种后第18天时,4 μmol·L-16-BA处理后的种子萌发率达到71%,而对照组只有48%。而草莓幼苗的叶片数量、叶柄长度、根长均受到显著的抑制,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干、鲜重均低于对照处理的幼苗。但是,不同浓度6-BA处理后显著增加了地上部的花青素含量,效果随浓度增高而更明显。4 μmol·L-1 6-BA处理后地上部的花青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增加了163.15%。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2
1.1 实验材料 2
1.2 实验方法 2
1.2.1 6BA的配制2
1.2.2 MS培养基的配制2
1.2.3 草莓种子的处理2
1.2.4 种子萌发率的测量3
1.2.5 数据测量3
1.2.6 花青素含量的测量3
1.2.6.1 花青素的提取与测量 3
1.2.6.2 花青素含量的计算公式 3
2 结果与分析3
2.1 不同浓度的6BA对草莓种子萌发的影响3
2.2 不同浓度的6BA对草莓幼苗地上部的影响4
2.2.1 不同浓度的6BA对草莓幼苗叶片数目的影响4
2.2.2 不同浓度的6BA对草莓幼苗叶柄长度的影响4
2.2.3 不同浓度的6BA对草莓幼苗地上部鲜重的影响5
2.2.4 不同浓度的6BA对草莓幼苗地上部干重的影响5
2.2.5 不同浓度的6BA对草莓幼苗花青素含量的影响6
2.3 不同浓度的6BA对草莓幼苗地下部的影响6
2.2.1 不同浓度的6BA对草莓幼苗根长的影响6
2.2.2 不同浓度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的6BA对草莓幼苗地下部鲜重的影响7
2.2.3 不同浓度的6BA对草莓幼苗地下部干重的影响7
3 讨论 8
致谢9
参考文献9
细胞分裂素对草莓幼苗生长的影响
引言
引言
草莓(Fragaria × ananassa)属蔷薇科草莓属,口味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抗坏血酸含量丰富,能够清除人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因而具有显著的保健和经济效益。我国许多地区广泛种植草莓,是生产和消费大国[1]。同时,二倍体草莓(Fragaria vesca)具有遗传转化方便,容易繁殖,生育期短(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35 d)等优点。2011年二倍体草莓测序的完成使草莓成为研究果实发育和成熟的模式植物[23]。虽然我国也培育了许多高产的草莓品种,但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我国草莓平均单产量较低,果实品质上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本试验研究细胞分裂素对二倍体草莓幼苗生长的影响为以后筛选细胞分裂素相关的草莓突变体,为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奠定基础。
细胞分裂素是一类植物激素,在20世纪50年代末被首次发现[4]。6BA是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4]。早期研究表明高细胞分裂素水平的愈伤组织可诱导芽的生长。
传统上,人们认为细胞分裂素只是在地下部合成并转移到地上部,但是近期的研究表明细胞分裂素在植物地下部和地上部都能产生[6]。细胞分裂素可在根系和冠层叶片中合成,在根系合成的主要为玉米素,随蒸腾作用经木质部转运至冠层叶片,在叶片中合成的主要为异戊烯基腺嘌呤,经韧皮部转运至根系[7]。
李娟等[8]的研究表明,拟南芥对细胞分裂素有三类相应调节因子ARRs(Arabidopsis response regulators)A类、B类和C类,其中细胞分裂素主要通过B类ARRs对其下游靶基因转录调控,从而影响植物生长。有研究表明,小麦喷施6BA后,使得旗叶玉米素、生长素含量增高,赤霉素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有提升,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从而叶片的光合作用加强,叶绿素含量提高,小麦产量增加[9]。6BA还可以通过抑制根原基的分化起到抑制侧根生长的作用[10]。但6BA对不同植物生长影响各不相同,比如6BA可抑制苋菜幼苗的生长[11],而低浓度6BA促进苦瓜幼苗生长,高浓度则抑制幼苗生长,6BA浸种处理的苗比较粗壮,生活力强[12]。
如今对于细胞分裂素的研究主要利用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为材料,但细胞分裂素对草莓幼苗生长的影响还未见报导。而草莓又是我国的重要经济农作物,因此研究细胞分裂素对草莓幼苗生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选取草莓品种 “Ruegen” 为实验材料,草莓种子为实验室保存。
1.2 实验方法
1.2.1 6BA的配制
称取6BA试剂(来源于南京寿德试验器材有限公司)6 mg放入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100 μL祝融,搅拌溶解,用蒸馏水定容至1 L,转移至试剂瓶,4 ℃保存。
1.2.2 MS培养基的配制
每升培养基称取MS粉末4.302 g、蔗糖30 g加蒸馏水溶解至刻度线并调节pH至5.805.84 。每升培养基可分装4瓶锥形瓶,每瓶锥形瓶中加入1.851.90 g琼脂。用2块硫酸纸中间夹1层薄牛皮纸及时封盖瓶口,并用线绳捆扎。在锥形瓶外壁贴上标签。最后经过98 kPa、121 ℃ 灭菌20 min。
取5个MS培养基锥形瓶编号,加热使其沸腾后降温至 50 ℃左右再分别依次加入0、2、4、8、16 μL浓度为6 mgL1的6BA溶液,将培养基中6BA的浓度梯度设置为0、0.5、1、2、4 μmolL1。每个250 ml锥形瓶倒制十块方形平板,做好标记供种子的播种。
1.2.3草莓种子的处理
取若干种子置于10 mL的离心管中,加蒸馏水放入55 ℃水浴锅中热激10 min。用75 %的酒精、10 %的次氯酸钠先后处理3 min、8 min,再用消毒过的无菌水摇晃清洗种子45次。
筛选掉浮于无菌水表面、透光的种子,将其余种子整齐的播种于各浓度方形平板中,每块平板种10颗,每个处理种10块板。做好标记并用四条封条封住平板避免染菌。平板竖直放置于光照培养室中,使得方形板的横线与地面平行。培养3035天。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swgc/smkx/56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