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光质对樱桃番茄秧苗形态和光合产物分布的影响【字数:6809】

2024-02-25 17:3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选用樱桃番茄‘千禧’为试验材料,设置白光(W)、红光(R)、蓝光(B)、红/蓝光(R/B)4个处理,以白光为对照,通过测定樱桃番茄秧苗株高,茎粗,下胚轴长,可溶性糖、淀粉、蔗糖含量等,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对樱桃番茄秧苗形态和光合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红光处理下的植株株高最高,而蓝光处理下植株的株高最低,红蓝组合光处理下的樱桃番茄秧苗的茎粗、下胚轴长度以及根茎叶的鲜、干重均最大。红光处理下叶片中淀粉和蔗糖含量以及茎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蓝光处理中茎的蔗糖以及根和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结果表明红蓝组合光最有利于樱桃番茄秧苗生长,其中红光最有利于植株伸长,蓝光则抑制植株伸长,并且红光和蓝光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樱桃番茄秧苗光合产物的积累。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试材与处理 2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
1.3 数据处理 3
2 结果与分析 3
2.1 光质对樱桃番茄秧苗形态的影响 3
2.2 不同光质对樱桃番茄秧苗光合产物分布的影响 4
3 讨论与结论 5
参考文献 6
光质对樱桃番茄秧苗形态和光合产物分布的影响
引言
引言
光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一方面植物需要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另一方面光也可作为信号因子调控植物形态建成和生长发育[1]。近年来,科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而农业生物技术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随着照明补光技术的不断提高,单纯依靠太阳光照已不能满足农业设施中植物生长的需求,因此补充人工光源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趋势。LED灯作为一种新型光源具有寿命长、光效率高、高效节能等优点,能够弥补传统补光光源存在的不足,可广泛应用于植物光环境的调节,目前正逐步应用在温室补光照明环境中[2]。近年来有关LED和光质在温室作物栽培中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3]。樱桃番茄学名圣女果是番茄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其果型大小近似樱桃,故有樱桃番茄之称。樱桃番茄小巧可爱,品质风味俱佳,因而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颇为风靡,因为其经济效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益高,营养丰富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其栽培面积在中国南北方地区的逐年增加,且每年因为其产量大而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4]。
目前国内外关于光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的研究已有诸多成果。光质能够影响植物的形态建成。曹刚等[5]研究表明单一红光有利于黄瓜幼苗生物量的积累,红蓝组合光(8:2)可显著提高植株株高、壮苗指数和叶绿素含量。王丽伟等[5]研究发现,红蓝组合光能够增加番茄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植物生长,以红/蓝的处理(3:1)最佳。李雅旻等[6]发现红、蓝光处理可促进番茄幼苗干物质量的积累和真叶的扩展。王华硕[7]研究发现夜间进行红蓝组合光的补光处理可明显增加番茄幼苗的全株干重、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另有研究表明红蓝组合光达到适宜比例后可促进叶绿体内部结构整齐,有利于植株的光合速率的增加[8]。周成波等[9]在白光中补充红光和蓝光,发现小白菜叶片光系统Ⅱ的中心活性增强,光合性能改善,说明在此处理有利于小白菜叶片干物质积累和光能利用。可见,红蓝组合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促进作用。垄洪恩等[10]实验表明,油茶苗苗高生长率在红光处理下最大,油茶苗光补偿点在蓝光处理下最大,但蓝光处理下的高生长量、干物质含量最小。Li等[11]研究表明,与对照相比,红蓝组合光以及单色红光可促进番茄幼苗的株高伸长。张立伟等[12]发现,红光可提高香椿苗的株高。方临志等[13]也发现,蓝光有利于菜用大豆根的生长,而红光处理有利于其光形态的建成。郭银生等[14]研究表明,蓝光抑制水稻幼苗株高。高建敏等[15]发现,红光可增加南瓜幼苗的株高,降低茎粗,而蓝光抑制株高,增加茎粗。黄枝等[16]研究表明,红光比例增加时可促进瓠瓜幼苗株高伸长,蓝光比例增加有利于提高幼苗茎粗和提高壮苗指数。由此可见,红光可促进植物株高生长而抑制茎粗增加,蓝光可促进茎粗增加而抑制株高生长。然而Glowacka[17]的实验发现,在番茄生产中增加蓝光可促进花蕾的形成,并且可以有效促进植株的生长,增加干重。
光质也会影响植株的光合产物分布。狄清华[18]研究表明在红/蓝(3:1)处理可促进茄子幼苗叶片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的积累。李慧敏等[19]发现红/蓝(2:1)处理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和蔗糖的含量最高,红光处理幼苗叶片的淀粉含量最高。刘立夏等[20]研究发现红光和红蓝组合光处理有利于提高人参总糖和淀粉的含量,而蓝光处理下偏低。光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比较复杂,为完善特定番茄品种光质对其光形态建成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还需大量实验及研究。
本研究选用樱桃番茄‘千禧’为试验材料,设白光、红光、蓝光、红/蓝光4个处理,以白光为对照,测定樱桃番茄秧苗株高、茎粗、下胚轴长、可溶性糖、淀粉、蔗糖含量等,目的是研究光质对樱桃番茄秧苗形态建成和光合产物分布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生产等方面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材与处理
选用樱桃番茄‘千禧’为试验材料。试验基质使用番茄专用基质,并按时浇水,使基质保持湿润,定时监测系统的光强和温度是否达到设定值。采用育苗专用基质在自然光下穴盘法育苗。当长至两叶一心时,定植于直径为9cm盆中,每盆一株,缓苗两天,然后置于环境可控的生长箱内设白光(W)、红光(R)、蓝光(B)、红/蓝光(R/B)4个处理,各处理的光强均为各处理光量子通量密度为300±20 μmol m2 s1,光照时间为12h/d,温度设定为白天26℃,夜间16℃,生长室相对湿度为65±10%,CO2浓度与大气相同,正常水肥管理。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光处理30d后每处理随机选3株进行各项指标测定。株高为根茎结合点到生长点的长度,用刻度卷尺测量;茎粗从地上部子叶处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叶厚测量时取展开的倒数第三片叶子叶片中部避开叶脉位置,由游标卡尺测量;下胚轴长度为根茎结合点到根尖的长度,用刻度卷尺测量;根、茎、叶干鲜重采用电子天平称量;将烘干后植株的根、茎、叶分别研磨成粉测定淀粉、蔗糖以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分别用蒽酮—硫酸法[21]测定可溶性总糖及淀粉含量,间二苯酚反应[22]测定蔗糖含量。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swgc/smkx/564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