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osharbd区域插入序列对mirna加工功能的影响【字数:9651】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2
1材料与方法2
1.1质粒的构建 2
1.2细胞的培养及转染 3
1.3蛋白质的表达、纯化及检测 3
1.3.1原核表达中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标签蛋白纯化(GST)3
1.3.2真核蛋白的表达与纯化3
1.4 蛋白质与premiRNA的体外反应4
1.4.1 Dicer体外切割反应premiRNA4
1.4.2 DicerRBD与RNA结合4
1.5 细胞内培养4
1.5.1 载体构建及细胞转染5
1.5.2 报告基因的检测5
1.6 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miRNA表达5
2结果与分析5
2.1蛋白的表达5
2.2 RBD突变影响Di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cer体外加工premiRNA6
2.2.1 Dicer的切割反应6
2.2.2 DicerRBD与RNA结合7
2.3细胞内Dicer蛋白功能分析8
3讨论 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引言
microRNA(miRNA)是一类大小在22个核苷酸(nt)左右,广泛表达于多细胞生物体内的小分子非编码RNAs[1][2],能够通过与靶基因转录所得的mRNA 3’端的非编码区域(untranslated region, UTR)互补序列(miRNAresponse element, MRE)互补结合,从而从转录或翻译水平上降低靶基因的表达[1],参与调控细胞多种生命活动[6][7][8],并且与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 [9][10]。miRNA的细胞内合成起始于细胞核内,由RNA聚合酶Ⅱ(RNA polymerase Ⅱ)指导发生转录,合成具有茎环结构的前体miRNA (primiRNA),紧接着,primiRNA由核内Drosha蛋白与DGCR8结合形成的全酶复合体切割为具有发卡结构的precursor miRNA (premiRNA),由RanGTP依赖性的Exportin 5 (XPO5)蛋白转运至细胞质中,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细胞质中的Dicer蛋白将进一步对premiRNA进行剪切加工并形成双链miRNA,双链miRNA的其中一条链与Argonaute (AGO)蛋白结合形成成熟的miRNA [3][5],另一条链则降解失活。
Drosha及Dicer均属于RNase Ⅲ家族,同为双链RNA结合蛋白(dsRNAbinding protein),在加工过程中,两者均通过其肽链C端存在的RBD(doublestranded RNAbinding domain)识别并结合primiRNA及premiRNA[4]。Drosha具有两个RⅢD(RNase Ⅲ 结构域)及一个RBD,其肽链N端包含一个脯氨酸富含区域(Prich)和一个丝氨酸/精氨酸富含区域(R/Srich),两者均在与RNA的相互作用中起到重要作用[11]。Dicer的同源物序列约有200kDa,包含多个结构域,包括两个RⅢD,一个RBD,其N端序列较长,包含DExH RNA解旋酶/ATPase、DUF283及PAZ结构域[11]。已有的研究表明,Dicer能够通过PAZ与miRNA 的3’端进行识别并结合,以实现固定miRNA的功能。
有证据显示,Drosha及Dicer的功能具有一定选择特异性,能够通过调节与primiRNA及premiRNA的结合位点,得到不同的加工结果,从而使得同源的miRNA编码序列具有表达的多样性[19][20][22]。其中Drosha能够通过决定产物premiRNA 3’端的末端序列,从而影响后续EXP5和Dicer对premiRNA的识别[12][13][14]。在Dicer的加工中,PAZ与RBD是其与premiRNA进行结合的主要功能区,两个RⅢD会在dsRNA上形成一个内二聚体结构,启动对RNA链的切割。其中,PAZ与RⅢD之间的距离会决定miRNA结合Dicer的转角方向,从而对切割后miRNA双链的长度造成影响[15],但具体的识别机制尚不明确。
RBD又称dsRM,在RNA结合蛋白中作为重要的功能区普遍存在,一般包含约7075个氨基酸,具有保守的αβββα拓扑结构,其特异性识别RNA的能力主要来自于它的α1螺旋及存在于肽链C端的氨基酸残基 [16]。但是在大部分体外试验中,尚缺乏RBD与RNA直接结合的实验证据,因而其在RNA加工中具体发挥的功能仍尚不明确。Drosha与Dicer的RBD结构类似,但是人源及部分果蝇源Drosha的RBD序列相较于DicerRBD以及其他众多RNA结合蛋白的RBD存在一个特殊的保守插入序列,指导编码了包含6个氨基酸的一段短肽,位于DroshaRBD 中α1β1连接的位置[4]。已有的报道显示,该插入序列对Drosha的功能至关重要,与其RNase Ⅲ 酶活性息息相关。(在体外实验中)缺乏该插入序列的突变型Drosha与RNA的结合能力将会显著降低,甚至不参与对primiRNA的加工,但是在该过程中该插入序列所起到的具体作用仍尚不明确[4]。为此,该课题中,通过将这段插入序列引入同一物种细胞的DicerRBD中,构建突变型Dicer,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这一特殊插入序列对RNA结合蛋白识别、结合RNA功能的具体影响,以及其对miRNA加工的影响,探究该序列的功能是否存在特异性。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swgc/smkx/606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