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小肽发酵饲料开发及年产50000吨发酵豆粕工厂的设计(附件)
目 录
1 前言 1
1.1豆粕小肽饲料的营养作用 1
1.2豆粕小肽的功能 1
1.3豆粕小肽饲料的制备方法 2
1.4豆粕小肽发酵饲料存在问题 2
1.5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3
2 工厂平面设计 4
2.1饲料厂设计总原则 4
2.2厂址选择 4
2.3全厂平面设计 5
3 工艺设计及论证 5
3.1生产制度 5
3.2工艺流程 5
3.3豆粕发酵的单因素实验 6
3.4固态发酵正交实验 7
3.5小肽测定方法 7
3.6结果与分析 7
4 物料衡算及设备选型 11
4.1原辅料计算 11
4.2包装材料的计算 12
4.3主要设备选型 12
5 水电汽及劳动力估算 15
5.1用水量估算 15
5.2用电量估算 15
5.3 耗汽量估算 16
5.4劳动力估算 16
6 管路设计 17
6.1蒸汽管路直径的计算 18
6.2 水的管路直径的计算 18
7 车间平面设置 18
7.1 车间平面布置 19
7.2车间面积计算 19
8 全厂平面布置 19
8.1原料仓库 19
8.2成品仓库 20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8.3配电房 20
8.4机修车间 20
8.5锅炉房 20
8.6办公楼 21
8.7员工生活区域 21
8.8绿地 21
9 环境工程 22
9.1概述 22
9.2保护措施 22
10 技术经济分析 23
10.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23
10.2流动资产投资估算 23
10.3经济效益估算 25
结 论 27
致 谢 28
参 考 文 献 29
1 前言
1.1豆粕小肽饲料的营养作用
豆粕是大豆经过压榨之后的一种副产品。豆粕小肽是指在微生物发酵或者酶降解等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等变化去除豆粕中的一些抗营养因子,分解蛋白质产出多种具有特殊营养性能的小肽,它能够直接被动物吸收利用。豆粕小肽饲料在动物饲料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动物食用之后能发挥其很大的营养作用,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乐国伟[1]等在研究中发现小肽的吸收机制与游离氨基酸相互独立,所以小肽吸收率较高,蛋白质合成的效率也会提高;小肽可以促进激素的产生,从而提高蛋白质合成;小肽吸收速度快,能提高动静脉的氨基酸差值,从整体上提高了蛋白质合成的速度。
(2)提高矿物质的吸收利用率。侯玉洁[2]等在研究小肽饲料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时发现小肽具有金属结合的性质,能够促进铁离子、铜离子和锌离子的被转运过程以及其在体内的贮存。
1.2豆粕小肽的功能
1.2.1提高免疫力
田璐[3]在研究发酵豆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时发现,豆粕小肽饲料喂后可以提高动物体内的免疫力,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提高幼龄动物胃肠功能,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并为动物的生长提供营养。
1.2.2促进肠道吸收
豆粕发酵提高了豆粕中小肽的含量,可以被肠道黏膜直接吸收。刘风华[4]等人的研究中发现小肽不仅不与氨基酸吸收发生竞争,还能促进氨基酸的转运,同时动物在吸收小肽时的耗能低,可以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1.2.3改善豆粕饲料香味
朱滔[5]等人的研究中总结出发酵过后的豆粕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可以使动物的食欲得到明显提高,养成嗜好,从而使动物的进食量提高,促进其机体的生长发育。
1.2.4改善豆粕饲料中的成分
豆粕经过发酵或者酶解处理后,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岳晓敬[5]等人的研究表明豆粕小肽饲料一是可以产生酸性物质,包括乳酸和醋酸,因此不必额外添加饲料酸化剂,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是可以降低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豆粕经过发酵之后可以使其抗营养因子降解,产生其他的营养物质,解决动物的营养性腹泻的问题。
1.3豆粕小肽饲料的制备方法
1.3.1酶解法
酶解法是提高小肽含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林洋[7]等人利用复合酶酶解方法制备大豆小肽,结果发现复合酶的最佳配比为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1:2:3。酶解法在豆粕小肽饲料制备方法中比较少用,因为酶制剂的价格比较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1.3.2发酵法
用发酵法制备豆粕小肽饲料一般包括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常用的是固态发酵。历年来,很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吴文华等[8]人采用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酸菌、蜡样芽孢杆菌及酵母菌对豆粕进行二元混菌固态发酵,结果发现,当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酸菌进行发酵时,其最佳发酵条件是接种量为4%、发酵温度为40℃、通气量为60g/ml、料水比为1∶1.2,在此条件下豆粕中的小肽含量可以提高到12.0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swgc/spkxygc/64729.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