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毒力基因定量表达分析研究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2
1.1 材料 2
1.1.1 实验材料 2
1.1.2 试剂2
1.1.3 设备2
1.2 实验方法3
1.2.1保藏菌种的活化3
1.2.2 分离株的血清分型3
1.2.3 生长曲线及参数3
1.2.4 Total RNA的提取及反转录3
1.2.5 RTPCR 4
1.3 数据统计 5 2 结果与分析 5
2.1 沙门氏菌的血清分型5
2.2 生长曲线和动力学参数 5
2.3 沙门菌株相对于标准菌株各毒力基因的相对表达量7
3 讨论9
3.1 血清型与沙门毒力9
3.2 不同来源对沙门氏菌毒力的影响9
致谢10
参考文献 10
沙门氏菌毒力基因定量表达分析研究
引言
引言:沙门氏菌被认为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在世界各国的各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居榜首。在英国,就以沙门氏菌为首位,美国则为第二位。我国内陆地区以沙门氏菌为首位。食物传播是人类感染沙门氏菌的主要途经, 肉类(尤其是禽肉)、蛋类及蛋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制品、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及奶制品、海产品等很多食品都与沙门氏菌病有关。人类沙门氏菌病的特征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或痉孪、发烧及头痛。潜伏期从8h~ 72h 不等。患者通常在进食受污染的食物12h ~ 36h 后发病,症状可能长达一个星期[1]。
沙门氏菌属于肠杆菌科成员,血清学种类繁多, 截至2007年, 世界上已发现2579个血清型, 且不断有新的血清型被发现[2],我国也已有292个血清型被报道。目前沙门氏菌属共有两大类:肠道沙门氏菌和邦戈尔沙门氏菌,其中肠道沙门氏菌又含以下6个亚种:肠道沙门氏菌肠道亚种(亚种Ⅰ,Salmonella enteric subsp. enterica)、肠道沙门氏菌萨拉姆亚种(亚种Ⅱ,Salmonella enteric subsp. salamae)、肠道沙门氏菌亚利桑那亚种(亚种Ⅲa,Salmonella enteric subsp. arizonae)、肠道沙门氏菌双向亚利桑那亚种(亚种Ⅲb,Salmonella enteric subsp. diarizonae)、肠道沙门氏菌浩敦亚种(亚种Ⅳ,Salmonella enteric subsp. houtenae)、肠道沙门氏菌因迪卡亚种(亚种Ⅵ,Salmonella enteric subsp. indica)。
沙门氏菌的毒力主要是由一些毒力因子引起的,已知存在的主要毒力因子为毒力岛和毒力质粒。毒力岛(Pathogenicity Island,PI)是存在于病原菌染色体上的特定区域, 编码与毒力相关的基因,其DNA分子量相对比较大,编码的基因产物多为分泌蛋白或表面蛋白[3]。目前,已经有十二个毒力岛在各种不同血清型的沙门氏菌上被发现[4],其中研究最透彻的五个毒力岛分别是SPI1、SPI2、SPI3、SPI4、SPI5。沙门氏菌在肠道定居、侵入上皮组织以及刺激肠液外渗等都与沙门氏菌所携带的毒力质粒相关。在能引起全身感染的非伤寒沙门氏菌菌株中, 普遍存在一段大小约为50~90kb 的基因, 与沙门氏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称为spv(Salmonella Plasmid Virulenc), 在沙门菌全身性感染宿主阶段发挥重要作用[5]。
沙门氏菌的毒力基因对沙门氏菌的毒力有重要意义,不同血清型及来源沙门氏菌的毒力基因之间存在差异。通过研究比较不同血清型及不同源沙门氏菌间毒力的差异,可以为深入研究沙门氏菌的致病机制,有效防控沙门氏菌病奠定基础。因此,将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并且比较不同源沙门氏菌之间的毒力差异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材料
国家肉品中心(National Meat Center,NMC)保存的沙门氏菌分离株;沙门氏菌标准菌株ATCC 14028
1.1.2 试剂
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SB,Trypticace soy broth)、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琼脂(XLD,Xylose lying deoxycholate agar)购于北京路桥有限责任公司;氯化钠、乙醇、氯仿、异丙醇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Total RNA提取试剂 RNAiso Plus、PrimeScript RT Master Mix Perfect Real Time(包括1.5×PrimeScriptRT Master Mix、RNase Free dH2O、EASY Dilution)和SYBR Premix Ex TaqTM(包括SYBR PREMIX Ex Taq II、ROX Reference Dye、ROX Reference Dye II)购于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invA、hilA、sseL、ssrA、mgtC、soxS、spi4、sopB、pipB、fimA毒力基因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1.1.3 设备
Steri 350 玻璃珠灭菌器,瑞士Keller公司;
SG403A Sterile GARD 生物安全柜,美国BAKER公司;
DHGⅢ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SPX250BZ型生化培养箱,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医疗设备厂;
HVE50灭菌锅,日本HIRAYAMA公司;
Microfuge22R台式离心机,美国BECKMAN公司;
MLX206手掌型离心机,赛伯乐(上海)仪器有限公司;
平底透明96孔酶标板,美国Corning公司;
M2多功能酶标仪,美国Molecular Devices公司;
Nanodrop 2000分光光度计,瑞士Thermo公司;
TGL16G高速台式离心机,湖南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
Thermal Cycler普通PCR仪,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
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 QuantStudio6 Flex,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swgc/spzlyaq/44446.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