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基于双水相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快速检测小麦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字数:6321】

2024-02-25 16:4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又名呕吐毒素,主要是由镰刀菌属产生的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粮谷类原料及其制品中的真菌毒素,已成为粮食安全的重要威胁。为了实现快速有效地测定小麦及其制品中呕吐毒素的污染情况,本文通过构建最佳双水相体系结合超声辅助提取的方式来提取及分离小麦中的呕吐毒素,再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检测小麦中DON的浓度,结果表明,双水相体系组成为水:乙腈:无水硫酸镁:甲酸=50:40:8:2(w/w/w/w),超声时间为5 min时,两个加标浓度下呕吐毒素的回收率均高达90%以上。通过对气质联用检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发现DON浓度为50-1000 μg/k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为0.9965;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以及最低定量限分别为0.50 μg/kg和1.65 μg/kg。以上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基于双水相萃取气质联用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快速检测小麦及其制品中的呕吐毒素。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2
1 材料与方法 2
1.1 材料 2
1.2 仪器设备 2
1.3 双水相体系的建立2
1.3.1 相平衡实验2
1.3.2 浊度滴定实验2
1.3.3 成相盐的有效排除体积2
1.4 双水相体系的优化3
1.5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3 1.5.1 液相色谱条件3
1.5.2 DON标准曲线的制作3
1.6 样品的制备3 1.6.1 提取3
1.6.2 样品衍生化3 1.6.3 GCMS检测参数3
2 结果与分析3
2.1 双水相体系的建立 3
2.1.1 相平衡实验4 2.1.2 浊度滴定实验 4
2.2双水相体系的优化 5
2.2.1 有机溶剂对呕吐毒素萃取率的影响 5
2.2.2 MgSO4对呕吐毒素萃取率的影响 5
2.2.3 甲酸对呕吐毒素萃取率的影响 6
2.3 超声提取条件的优化 6
2.4 基于双水相气质联用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技术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7
2.4.1 线性7
2.4.2 回收率、重复性、最低检测限以及最低定量限7 3 讨论9
3.1 双水相萃取技术提取呕吐毒素 9
3.2 气质联用检测技术检测呕吐毒素9
致谢9
参考文献9
基于双水相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快速检测小麦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引言
引言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ɑ,7ɑ,15三羟基12,13环氧单端孢霉烯9烯8酮,“DON”),又名呕吐毒素,属于倍半萜烯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玉米、小麦、大麦以及燕麦等粮谷类原料及其制品中,主要由镰刀菌属(例如禾谷镰刀菌与粉红镰刀菌)产生的全世界范围内都较为常见的B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1]。1973年,Yoshizawa等首次在粉红色镰刀菌(Fusarium roseum)感染的霉变玉米中发现了DON[2]。根据DON能引发猪的拒食与呕吐,因此又被称为呕吐毒素[35]。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DON归入第三类致癌物,表明DON具有一定的致癌性[6]。
目前关于DON的检测的前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有机溶剂提取萃取柱净化,不仅消耗大量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污染,其过程繁琐复杂,耗费大量时间。双水相萃取是一种集分离与浓缩为一体的提取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有机溶剂的用量,还能降低提取过程产生的杂质对后续检测过程的干扰[7]。本文通过构建合适的双水相萃取体系、优化双水相体系组成以及超声辅助的时间来实现小麦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提取[89];再结合气质联用技术检测小麦样品中DON的含量,探究了基于双水相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检测DON的方法的有效性,发现该检测方法在DON的浓度为501000 μg/k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超声时间为5min时,两个加标浓度实验组的回收率均高达90%以上,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以及最低定量限分别为0.50 μg/kg和1.65 μg/kg,表明本文构建的基于双水相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快速检测小麦及其制品中的呕吐毒素[10]。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DON 标品购买自TripleBond (Canada);色谱级甲醇、乙腈、乙酸乙酯以及甲酸购买自上海国药基团。呕吐毒素衍生剂双(三甲基硅烷基)乙酰胺(BSA),三甲基氯硅烷(TMCS)以及三甲基硅烷咪唑(TMSI)购买至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滤膜购买自天津博纳艾洁尔科技。
1.2 仪器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Ultimate 3000,上海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旋转蒸发仪,高速离心机,超声清洗仪,气质联用色谱仪(GCMS,安捷伦6890A5975N),微型涡旋仪。
1.3 双水相体系的建立
1.3.1 相平衡实验 称取2g盐加入玻璃试管中,再加入5mL去离子水,然后再加入5mL有机溶剂。充分混匀后静置分层,计算双水相体系的相比。计算公式如(1)所示:
r = (1)
Vt和Vb分别表示双水相体系上层液体与下层液体的体积(mL)
1.3.2 浊度滴定实验 称取一定量的成相盐于烧瓶中,添加去离子水使其完全溶解。向盐溶液中缓慢滴加有机溶剂直到溶液变浑浊。再添加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使溶液变得澄清,然后滴加有机溶剂使起变得浑浊,记录每一次浊点时有机溶剂、盐以及去离子水的质量m1、m2以及m3,计算有机溶剂、盐以及去离子水的质量分数W1、W2以及W3。
1.3.3 成相盐的有效排除体积 有效排除体积是由Guan等人于1993年提出。我们采用方程(2)来计算温度T=298.15K条件下,有效排除体积的值,从而得出成相盐的盐析能力。
ln V*123 +f123) + V123  = 0 (2)
V*123, f123, M1, M2分别表示有效排除体积、有效体积分数、有机溶剂的摩尔质量以及盐的摩尔质量。
1.4 双水相体系的优化
通过分配系数以及DON的萃取率来优化双水相体系。分配系数K按方程(3)来计算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swgc/spzlyaq/563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