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体会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男11例,占52.38%,女10例,占47.61%,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6.246.17)岁.观察组男12例,占57.14%,女9例,占42.85%,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58.246.5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使用极化液,1次/d,10mg/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之益心汤治疗,处方组成为:党参.丹参.黄芪各15g,葛根.川芎.赤芍各9g,决明子30g,以温水煎服,分2次早晚服,1剂/d[1].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法下的效果及症状量化测评评分进行比较分析.(1)显效:胸闷.气短.乏力.晕眩等临床症状消失,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2)有效:较治疗前症状出现好转;(3)无效:症状无任何好转迹象.1.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疗效和治疗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0(95.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76.19%),且无严重副作用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心绞痛积分.胸痹症状积分及血瘀证症状积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心绞痛积分.胸痹症状积分及血瘀证症状积分分为:(12.34±1.49).(8.57±1.72).(11.86±3.69),对照组患者的的心绞痛积分.胸痹症状积分及血瘀证症状积分分为:(10.26±1.23).(7.34±1.35).(9.53±2.12),观察组患者在益心汤治疗下的症状量化测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心绞痛常表现为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等,临床中以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居多,会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方面造成一定影响,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且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状出现,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需要进行早期的临床治疗,有效的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此次研究中选取我院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治疗,旨在对益心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予以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0(95.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76.19%),且观察组患者在益心汤治疗下的症状量化测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无严重副作用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治疗中,认为心绞痛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不通则痛,其治疗应当急治其标,予以温阳散寒.行气活血为主.而此次研究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之益心汤治疗,其处方中的党参.黄芪可健运脾胃,决明子.川芎等均有通阳泄浊豁痰降逆的作用.丹参.当归有养血活血通络止痛,防止痰疲的功效,诸药合用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冠状动脉痉挛状态,降低心肌耗氧量[2].益心汤在用于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疗效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疗效.此外,因为过量的脂肪会导致血液黏稠度.血脂的增加,从而导致高血脂症的发生,在冠心病患者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控制盐.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从而有效的避免以及减少心绞痛的发病率.综上所述,益心汤在用于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利于优化疗效,提高疗效,值得我们在日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参考文献[1]宋磊,钱之玉,陈真,等.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的关系及相关治疗药物[J].药学进展,2013,37(2):49-57.[2]王坤坤,秦勤,李杨,等.同型半胱氨酸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J].临床荟萃,2014(03):287-290.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byzy/22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