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分析当下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及解决路径

2020-05-28 19:1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要:当下半市场化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虽然从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总量及利用率,但也在无形中催生医疗费用增长.院方及部分医务工作者逐利性增强等不良现象,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不和谐医患关系的产生.深入分析当下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具体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解决路径,力求为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提出合理建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议.关键字:医患关系;不和谐;解决路径;医患关系是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医患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医疗活动能否顺利展开[1].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社会制度.体制.意识形态.民众观念的更迭变化使得医患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医方医者仁心与患方尊敬医护的和谐医患关系逐渐被转变为日益复杂的矛盾.再加上现阶段的医疗事业仍处在半市场化管理状态,医疗体系仍不健全,市场化经济的浪潮致使部分医务人员放纵了自身的逐利性,而伴随着患者独立意识.维权意识的加强,致使近年来医患冲突愈演愈烈,医疗领域暴力事件常有发生,医患纠纷数量逐年递增[2],严重影响到医患双方关系并威胁到医疗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甚至扰乱了社会基本生活秩序.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在医患交往中,医患摩擦时有发生,且激化趋势严重,但相关医疗管理部门往往只会在医患矛盾激化或医患纠纷严重时才着手介入,处理过程及结果均很难达到理想状态.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试图运用社会学理论切入医患关系研究,以期找到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成因及其解决路径.1医患关系不和谐原因的具体分析1.1政府及制度方面医患关系恶化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卫生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对于人民群众的基础就医需求而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条件与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要求,这使得人民群众不信任基层医疗部门,致使小病也到城市大医院就诊的普遍现象,于是在大医院出现了"挂号难.排队久.流程烦琐"的现象.另外,由于目前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覆盖范围较窄,尤其是分级诊疗制度的欠缺致使医疗资源得不到高效利用,致使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使患者将自身不满情绪发泄到医护人员身上.1.2医院及医护人员方面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要想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而言,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不仅是为了解患者以往的病史,也是患者与医生之间建立一个信任的平台.对于医生而言,患者与家属的积极配合十分重要,因为医生在获取病情信息之外,还要对患者选择的诊断与治疗方案.费用以及选择相关服务等进行了解.但是某些医务人员没有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从而造成了与患者之间的误会.另外,在城市的大医院中,医生每天面对的患者较多,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快速诊断,时间紧迫,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医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这就使得医务人员没有办法用充足的时间对患者耐心地进行解释,这就容易出现某些沟通不到位的现象[3].再者,某些医院存在医疗服务不完善的情况,由于部分医生医疗水平低下而出现误诊.失治的情况,或是某些医院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造成医疗差错.事故.纠纷的情况;亦有极少部分医务人员医疗腐败,造成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致使医患关系紧张,"暴力伤医"和"医闹"事件频出[4].1.3患者及患者家属方面对于患者而言,由于部分患者不能正视疾病本身,致使其在诊疗中的心理预期过高;再加之部分患者习惯于戴有色眼镜审视医患关系,无疑会使医患关系更恶化.另外,还有部分患者及患者家属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重负下,不能有效管控自身的情绪,将诊疗过程中累积的不良情绪无选择地发泄在医务人员身上.2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路径研究2.1完善医疗体系内相关的制度建设各部门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以及制度规章间缺乏合理性,严重阻碍了医患关系及时改善,因此有必要对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各种不合理的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和修正[5].总体而言,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首先,完善加大医疗卫生领域的政府性资金投入的制度保障,确保资金合理高效利用.连续多年的数据表明,政府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截至2017年投入的比例仍仅提升到占全年财政收入的7%[6].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是一项公益性极强的事业,只有投入充足的资金,才能使医疗机构回归到事业单位服务人民大众基本生活的公益性质之上,又能够保证医疗卫生工作.医疗科研工作的有序运转.另外,在投入资金增加的同时,更需要强有力的制度管控以使这些资金得到合理分配和使用,避免浪费.其次,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确保医疗资源的公平化分配.目前,在中国分级诊疗制度尚未建立,但2018年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对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建议,并提出要加大家庭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着力将基础性.简单性疾病留在基层医疗机构,并且将优质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再分配.最后,进一步完善医保制度,扩大医保涵盖范围.目前,现行的医保种类包括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三大类别,覆盖人数已超高13.4亿人,覆盖比例达到95%以上,在接下来的改革过程中,应着重从逐步减小城乡医保差距.提高报销比例.加快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等方面着手改进.另外,也应大力度鼓励商业保险发展,从而从根本上减轻广大患者就诊所带来的经济负担.2.2着力加强广大医务人员自身的素质建设中国历来重视对于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建设.早在唐朝孙思邈所着的备急千金要方一书的开篇之作大医精诚中,就详细论述医者自身素质培养极其重要,文章强调优秀的医者必须从两方面对自身严加要求,一是在专业技术方面要做到精益求精,二是在对待患者的态度上要时刻保持赤诚之心.体恤之心.因此,在加强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建设方面,我们同样也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着力加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技能.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领域,医疗技术的快速更新.治疗药物的推陈出新正是其科学性的有力体现.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日常临床工作中,要想做到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避免给患者带来技术性的医疗伤害,必须努力着手通过学习及实践加强自身的医疗技能,最终保障能够给患者带来更安全.更舒适的诊疗体验.其次,着力加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程,广大医务工作者内部也或多或少出现了"一切向钱看"的不良倾向.2017年下半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还专门就医务工作者收患者红包.拿药品提成屡禁不止的现象进行了专题报道.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必须在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同时,推进将医德医风的定期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职称晋升.奖金发放等实际利益问题挂钩的机制建设,逐渐形成一套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医德医风管理制度.2.3引导患方端正自身的角色身份医学伦理学经典的四大理论中"权利义务论",明确规定了在医学诊疗活动中,医方及患方的权利及医务.其中,对于患者的义务部分,现代医学伦理学规定,患者有尊重与信任医务工作者.积极配合治疗.积极配合医学科研工作等义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遍社会民众的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恶性伤医事件暴露出部分患者及患者家属情绪管理失控问题[7].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层面必须引导患者在就诊时保持对疾病正确的心理认知及诊疗结果预期,要引导患者及家属明确医学是一个时刻在变化发展的充满未知性的学科,医疗行为并不是单纯的科学行为,因为有人的参与性存在,疾病本身就具有不能完全被预知的复杂性,患方应该学会给予医务人员适度的理解与宽容.另外,在法律层面,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对于非法伤医的惩治措施.严打各类职业非法医闹,引导广大患者及患者家属,通过文明.理智的法律行为合理维护自身利益.3结语医患关系作为医疗过程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与人民群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模式的转变与发展,医患关系在新的时期会不断迎来更多.更大的挑战[8].我们应该意识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整个过程不仅需要医方与患方的努力,国家和社会的努力同样不可或缺,只有通过这种多管齐下的方式,才能真正构建出自律.诚信.和谐的良性医患关系.参考文献[1]恶性事件频发,医患矛盾何解[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7/20/c_128037551.htm,2015-07-20.[2]赵金萍,戴晓晖,刘云章,等.涉医暴力的法伦理学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5):586-588.[3]张文娟,郝艳华,吴群红,等.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4,27(4):44-46.[4]李爱娇,于慧慧,闫萍,等.文献分析法的影响医患和谐问题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313-316,320.[5]李贵华,张新庆,赵阳,等.从道德.制度和法律层面探讨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6(1):1-2.[6]中国新闻网.中国医疗卫生占财政支出比重提升至7%[EB/OL].http://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170223/content-489844.html,2017-02-23.[7]徐珊.心理干预的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研究[D].武汉:武汉轻工大学,2015.[8]李颖.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医患关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5.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byzy/22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