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猫中舞蹈的运用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猫》剧舞蹈段落的风格特色 2
(一)高贵典雅的芭蕾舞2(二)轻松活泼的踢踏舞 2
(三)桀骜不驯的爵士舞 3
(四)唯美动情的现代舞 4二、《猫》剧舞蹈段落的巧妙运用4
(一)《猫》剧以舞蹈表演刻画人物形象 4
(二)《猫》剧以舞蹈表演表达人物情感5
三、对音乐剧舞蹈表演的思考5
结语6致谢7
参考文献8
音乐剧《猫》中舞蹈的运用
引言
音乐剧是一门起源于19世纪初的舞台表演艺术,历经百余年的成长,各种各样风格的作品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1]
1981年《猫》剧问世,至今为止它仍是音乐剧门类中的佼佼者。1983年在百老汇舞台上演绎,在约二十年的时间里连续上演7485场,观众对它的热情不减,直至2000年9月10日降下帷幕停止演出,打破了以往的百老汇记录。1983年《猫》揽下百老汇的7项托尼奖,堪称为百老汇音乐剧的传奇。[2]
安德鲁‧洛伊德‧韦伯根据自己儿时喜爱的TS艾略特的诗集《老负鼠讲讲世上的猫》进行创作,从艾略特的遗孀那儿得到了一些艾略特未曾发表过的诗,他通过这些诗集找到灵感,与导演特雷沃尔努恩(Trevor Nunn)、舞蹈设计吉莉安莱尼(Gillian Lynne)、服装设计师约翰纳皮尔(John Napier)等人合作,最终完成这个曾不被看好但演出后成就不朽的音乐剧《猫》。
音乐剧《猫》给人带来的是神秘、优雅、有些哲理性,《猫》剧大概被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定义为舞蹈音乐剧。全剧中舞台上以猫的视角向我们讲述猫的世界,当猫族中的首领老杜特洛内米缓缓说到“猫其实和人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在这部剧中看到了人类的影子。[3]
在《猫》剧的舞台上,36位演员利用肢体、眼神和情感演绎出36只风格迥异的猫。其中舞蹈段落十分丰富,踢踏舞、芭蕾舞、爵士舞、现代舞等风格,有单人舞、双人舞、齐舞的形式等等,这些特色舞蹈段落对于观众来说是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以舞蹈动作刻画人物形象,以肢体展示抒发人物情感,舞蹈在《猫》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猫》剧舞蹈段落的风格特色
音乐剧由戏剧、音乐和舞蹈三者有机组成,它的类型多样,通俗易懂、情节扣人心弦,它在视觉和听觉方面吸引着大众,若只有音乐成分,人们就会在视觉上不满足。《猫》剧二十多年的兴盛不衰,不仅仅是剧中的“回忆”给我们留下经典的旋律和情感,更是其中与剧情融合恰当的舞蹈场面,以及全剧给人的深刻哲理性教育意义。《猫》剧中包含丰富的舞蹈段落,给人以美得享受,视觉上无比的满足。
整个《猫》剧都是描绘猫的生活,台上36只被拟人化猫无一不在向我们展现猫的一举一动。猫是一种聪明、敏感的动物,它们喜欢在夜间行动,它们动作轻盈,用耳、尾、毛、口、身子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欲望,有一种让人难以接近的高冷感。[4]
该剧的编舞是吉莉安莱尼,编舞初期,她仔细观察猫的生活习性,在猫的身上看到了高贵、优雅、多情等等特质,猫的柔软感也是非常强的,她让演员们观察猫的特性,模仿猫的情态,对演员进行严格的训练,演员的一举一动,包括风格舞蹈的设计,都围绕着剧中主角——猫。[5]
(一)高贵典雅的芭蕾舞
最开始的芭蕾舞,是一种宫廷舞蹈,是贵族们在用餐、会议休息中欣赏的舞蹈,它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兴盛于法国,随着不断的革新,芭蕾渐渐职业化,并走向世界。芭蕾舞的主要特征是演员用脚尖站立起舞,故又名脚尖舞。芭蕾舞是欧洲各地的民间舞蹈经过加工、发展而来,它要求严格、形式规范,常常与剧情相结合,是一种舞台舞蹈形式。
我相信,美丽的白猫——维多利亚(如图11)在月光下独自起舞的片段是大家久久不能忘怀的,它以将近一分钟的控制开始了这个舞段,从控后腿到前腿,再到180度的旁控腿立脚尖延伸,这一组控制平稳、流畅,让人看似不费吹灰之力,演员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舒适、优美。舞蹈时,小维多利亚的脚尖紧绷,芭蕾舞的形体要求极为严格,四肢、脖颈无限延伸,尽可能展现的修长。
魔术猫米斯塔弗利斯的出场不仅成功变回了长者老杜特洛内米,更是给观众带来了一段精彩绝伦的芭蕾表演。魔术猫米斯塔弗利斯以他扎实的芭蕾基础,向观众展示了一系列跳跃、旋转、击腿技巧,和芭蕾中优美的舞姿。在芭蕾舞中,旋转的质量和数量高度的统一是评判技术水平的标准,魔术猫米斯塔弗利斯的动作干净准确,不仅在旋转的质量的数量上达到高水平,她旋转的速度和最后落点的稳定都是令人叹服的。一气呵成的旋转跳跃技巧为该音乐剧段落增添了不少光彩。
(二)轻松活泼的踢踏舞
踢踏舞是欧洲移民带到美国的一种舞蹈,该舞蹈较为开放自由,节奏感强烈,舞者不太重视舞姿的展现,利用脚尖和脚后跟击打出节奏,完成复杂的技巧。它来源于百老汇,具有极高的自娱性,舞者根据舞曲的不同风格来决定舞步的快慢。踢踏舞的舞者穿上特质的舞鞋,用舞鞋的不同部分击打地面,完成舞蹈和节奏的完美结合。[6]
百老汇舞台上歌舞表演的流行,是踢踏舞的又一发展。踢踏舞被运用到音乐剧、电影中,被人们广泛熟知。欣赏踢踏舞不仅仅是看它的动作,更是要用耳朵去聆听,它是视觉和听觉统一享受的舞蹈。
剧中,甘比猫珍妮点点(如图12)带领一群蟑螂演绎了一段一分多钟的踢踏舞舞段,这是《猫》中的唯一一段纯踢踏舞舞段。蟑螂们脚步整齐,击打出统一的节奏,忽快忽慢,时而停顿,让人期待,甘比猫珍妮点点负责领舞,偶尔击打出和蟑螂们不一样的节奏进行点缀。该舞段动作轻松、诙谐、动感,观众随之心情愉悦。这段踢踏舞舞蹈动作都是为铁掌舞鞋敲击地面产生配合该乐段音乐节奏而设计,舞者腿部轻快有力,上身配合腿部形成完整动作,舞段流畅,快慢有序,让人眼前一亮。
图11白猫维多利亚 图12 甘比猫珍妮点点
(三)桀骜不驯的爵士舞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byzy/45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