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浅析话剧恋爱的犀牛的艺术特征【字数:9211】

2024-02-25 15:3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随着话剧的发展与创新以及受到国内外的影响小剧场话剧出现在观众眼前, 话剧《恋爱的犀牛》为中国小剧场话剧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奠基。本文的方向主要是分析《恋爱的犀牛》的艺术特征,本文先从《恋爱的犀牛》与众不同的剧本——虚实之美,包括剧本的诞生和多元化的台词。然后分析了“先锋”的导演手法,包括导演对剧本独特的见解—先锋性、极简的舞台使用以及导演对于人物呈现方式的塑造和理解。接着分析了话剧《恋爱的犀牛》中独特的表演方式和话剧《恋爱的犀牛》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最后就话剧《恋爱的犀牛》对中国小剧场话剧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目录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与众不同的剧本——虚实之美 2
(一)《恋爱的犀牛》剧本的诞生 2
(二)《恋爱的犀牛》多元化的台词 2
二、“先锋”的导演手法 3
(一)导演对剧本独特的见解——先锋性 2
(二)极简的舞台使用 4
(三)导演对于人物呈现方式的理解和塑造 4
三、话剧《恋爱的犀牛》中独特的表演方式 5
(一)人物性格的典型性塑造 5
(二)对于台词表达方式的运用 5
(三)对于肢体节奏感的把控 6
四、话剧《恋爱的犀牛》对中国小剧场话剧所产生的影响 6
(一)《恋爱的犀牛》对导演创作方法的影响 6
(二)它让中国的先锋艺术成为时尚潮流 7
五、话剧《恋爱的犀牛》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7
(一)《恋爱的犀牛》在小剧场话剧中引起的重要反响 7
(二)《恋爱的犀牛》给20世纪90年代小剧场话剧注入新的活力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浅析话剧《恋爱的犀牛》的艺术特征
引言
一、与众不同的剧本——虚实之美
(一)《恋爱的犀牛》剧本的诞生
廖一梅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编剧,是中国当代实验话剧的旗手。《恋爱的犀牛》这部话剧的剧本创作于1999年并且获得了成功。从1999年开始,一直到2010年,在这11年的时间里面,廖一梅创作了很多非常具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有个人特色的话剧。她所创作的话剧剧本,与传统的话剧是不一样的,带有了很大的实验戏剧的特质。这些特质正是实验戏剧与传统戏剧区别开来的主要标志。从形式上来看,这些实验话剧所采取的表演形式往往是出人意料的,与传统的表演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而在形式之外,实验戏剧的内容也与传统话剧讲求秩序感以及逻辑性完全不同。实验戏剧往往看上去是毫无逻辑的,但是在混乱的背后,却又能够自成一体。
这种形式的戏剧使得话剧在今天又具有了独特的魅力,虽然从传统的审美来看这样的话剧是荒诞的,但是对于大众来说,这种带有实验性质的话剧,是有着新鲜感的。这种新鲜感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让观众感受到了新的表演形式。在《恋爱的犀牛》之前,绝大部分的话剧都是中规中矩的表演,演员表演虽然也非常出色,但是表演的创造力性不强。[1]而《恋爱的犀牛》中演员的表演更加多样化,也更加夸张,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二是舞台的设计有了新的突破。在《恋爱的犀牛》之前,所有话剧的舞台安排都是形象而又具体,也就是偏写实。而《恋爱的犀牛》的舞台设计非常有特色,虽然没有复杂的设计,却更有表现力。正是因为种种特点,使得《恋爱的犀牛》这部话剧在刚刚推出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大家非常惊讶于这种先锋的表现形式,这也让《恋爱的犀牛》能够一直保持较高的上座率。
《恋爱的犀牛》对于实验戏剧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2013年,全国戏剧演出市场因非典呈现低迷状态,《恋爱的犀牛》却成了救市之作,至今上演一百四十余场,创造了当代中国实验戏剧的奇迹。在《恋爱的犀牛》的带动之下,廖一梅的其他作品也受到了市场的欢迎。第二部作品《琥珀》在三年内巡演亚洲七个城市,创下一千五百万票房,观众超过十万人次,所到之处皆掀起《琥珀》热。《柔软》是“悲观主义三部曲”的完结篇,三个剧本于2012年统一收录进《柔软》一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原剧本全文重现,在读者中影响深远而持久。
(二)《恋爱的犀牛》多元化的台词
《恋爱的犀牛》中的台词是多元化的,有普通的对话,也有诗词以及歌词,这些诗歌看上去是无病呻吟,言之无物,是虚空的。但是这些诗歌都是从侧面反应出了人物的心情,尤其是体现出马路对于明明的向往,这其中的情感又是实实在在的。比如马路所吟诵的诗歌《柠檬》,他说道:我静静地躺在床上,衣柜里面挂着我的白天,我静静地躺在床上。这是一首诗歌,通过这样的诗歌,体现出 马路对明明的痴恋。柠檬是酸的,马路爱明明的心也是酸的,同时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明明第一次给马路的一种感觉是酸的,它很刺激,但是又很让人不敢去轻易尝试,是明明她本身身上的这种特质和她那种感觉给与马路的一种对她初次印象的一种感受,他用这种歌曲的形式和象声的台词,这个拟像话的台词,去把它给描绘出来,所以让明明的性格么就跃然纸上了。这是因为这种单恋没有任何的回报,并且明明还在面前诉说着对他人的爱意,马路虽然从来没有将这种嫉妒表现出来,但是这首诗的名字却展现出了马路的醋意。通过这首诗也表达出马路可以为明明付出一切,并且为了让明明能够爱上自己,马路可以继续等待。除了诗歌之外,马路以及其他演员还将一些歌曲通过台词的形式说出。比如大家高声说道“爱情多么美好,但是不堪一击。”在明明跑开之后,舞台上响起“我多么孤单,我是一只相思的犀牛”,这句歌词虽然是女声唱出来的,但是却代表了马路无奈的心声。通过由他人演唱来表达马路的心声,这种表达方式实中有虚,虚中带实。
即使是普通的对话,在《恋爱的犀牛》中也是显得比较特别。在明明登场的时候,发生了马路和明明第一次面对面的说话,这场对话一共有三个话题,第一个话题两个人的对话更接近于各说各话。[2]明明在讲述着自己对于爱情的认识,包括她对于爱情的期待。而马路则在说犀牛。在这段两个人的“对话”中,双方说话的长度几乎是相同的,并且双方的对话接近于一种轮流发言的形式,马路说完明明说,明明说完马路说。两个人对于并没有进行引导以及讨论,彼此的交流是平等的。到了第二个话题里面,两个人开始有了话语权的争夺。问马路是干什么的,对于明明的问话,马路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希望将话题引到自己喜欢的角度去,他提到了图拉,还提到了自己的职称等,如果话题转移成功,则对话的主动权就会到马路那里去了。当然这样的争夺并不成功,最后两个人又开始了第三个话题,这一次明明没有将注意力放在马路的身上,而是开始说起了自己心宜的男子陈飞。马路显然对这样的话题没有兴趣,他开始说其他的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最后明明提前走了,留下马路一个人继续自说自话。在这段表演里面,所有的台词之间几乎都是没有联系的,人物看上去是在对话,但是却没有互动。什么样的表演,人物之间的对话应该是互动的,两个人通过这种互动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同时也推动情节的发展。但是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到,马路和明明的对话几乎都是没有互动的,双方对于对方的发言都没有回应。他们看上去是在聊天,但是彼此并不知道对方到底是在说什么。所以观众甚至分不明他们的这些台词到底是对白还是独白。因此双方看上去是在进行交流,但是这种交流实际上是一种非常虚空的状态,是没有实际内容的。通过这种实中带虚的交流方式,体现出马路与明明两个人的感情还处于疏离的状态,马路对明明没有深入的了解,同时明明也不知道马路的真正心意。[3]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byzy/563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