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莎士比亚第十二夜的女性角色塑造分析【字数:11891】

2024-02-25 15:3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本文通过对莎士比亚的喜剧代表作之一——《第十二夜》的作品分析,认为其中女性角色的塑造对当时社会具有启蒙意义,在今天看来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作品中三位女性形象的研究,深入分析莎士比亚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手法和特点,体现了莎剧女性形象的典型性,并讨论其中女性主义意识的影响和局限性。其超前的女性主义意识及女性形象的塑造,对于今后的戏剧研究和发展提供帮助,并且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中女性人物形象 2
(一)奥利维娅——美丽与气质的代表 3
(二)玛丽娅——聪慧与反叛的代表 3
(三)薇奥拉——友情与理性的代表 3
二、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中女性角色分析 4
(一)《第十二夜》中女性角色外部形象的刻画 4
(二)《第十二夜》中女性角色社会属性的剖析 5
(三)《第十二夜》中女性角色精神世界的塑造 5
三、《第十二夜》同时期作品女性角色塑造对比 7
(一)文艺复兴前期文学作品中女性角色塑造 7
(二)文艺复兴中期女性角色塑造 7
(三)文艺复兴晚期女性角色塑造 7
四、《第十二夜》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时代局限性 8
(一)《第十二夜》中女性角色塑造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8
(二)《第十二夜》中女性角色塑造体现的时代局限性 8
结语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莎士比亚《第十二夜》的女性角色塑造分析
引言
《第十二夜》作为莎士比亚的喜剧代表作之一,被誉为莎士比亚浪漫喜剧中最高雅、最具魅力、结构最完美的一部,其戏剧冲突、人物塑造等方面今天看来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而其中对女性角色的塑造更是对当时的社会具有启蒙意义。恩格斯认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1]。在这一时期,莎士比亚就是其中的一位文坛巨人。莎士比亚通过其超凡的预见能力以及洞察力,创造出一部部伟大的作品,引导人们对于人的思想、价值、尊严的思考和感悟。而在其作品思想中,对于女性地位的思考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那个时代,莎士比亚通过其创造性的思想将女性的个性解放以及对于男女平等地位的思考注入作品当中,这也体现了其思想中的女性主义倾向。而根据现在的研究,女性主义理论可以说是在莎士比亚所处时代的三个世纪后才得以形成建立的。因此,在女性思想启蒙以及女权思想方面,莎士比亚可谓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在1910年,“女性主义”的词汇才在英文中得以出现形成,且在早期,女性主义的主要目标在于对于女性的解放,为女性个体的发展扫除一切障碍[2]。而在莎士比亚时期,宗教对于女性一般才采取这种不分性别的接受包容的态度。因此,女性主义可以说是由宗教的天赋人权思想孕育出来的,男女平权就是女性主义思想的核心所在。莎士比亚在当时就走在时代思想的前列,对于女性人文主义关怀进行了深入挖掘。他的作品中对女性群体进行了形象的刻画与描写,尤其是在其喜剧系列作品中,更是对女性的张扬的个性、机敏的智慧进行了赞扬,并突出女性形象对于封建教会的反抗,体现了莎士比亚妇女思想的进步和先进[3]。
本次论文以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第十二夜》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对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塑造进行了深入分析。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中,三位女性的形象体现了莎士比亚笔下的典型女性形象。就如女扮男装的薇奥拉代表了大胆、充满冒险精神的女性,奥利维亚代表了地位高贵而可以奋不顾身追求爱情的形象,玛丽亚则体现了底层女性的反抗意识与独立思想。本文拟通过对这三位女性形象的研究,深入分析莎士比亚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手法和特点,并讨论其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的影响和局限性。
对于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对于今后戏剧的发展是有多方面参考价值的。
在角色塑造方面,通过三位女性角色,研究莎士比亚是如何通过戏剧情节制造冲突、反映人物的性格的,并对今后的戏剧研究提供帮助。
在意识形态方面,通过对戏剧中三位女性的研究,了解文艺复兴时期对女性思想的解放和女性地位的提高,进一步还原伊丽莎白时期的英国社会风貌。同时对三位女性形象的分析具体阐述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意识,并探讨其影响与局限。
总之,《第十二夜》这部戏剧作品在结构上、叙事上、人物塑造上、语言上都对现今的戏剧发展有很强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女性角色进行研究,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莎士比亚精巧的戏剧结构、人物塑造和思想内核,对今后的戏剧创作有很大的帮助和借鉴意义。
一、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中女性人物形象
莎士比亚《第十二夜》的故事取材于意大利戏剧作品《英甘尼》以及罗马剧作《孪生兄弟》 [4]。此外,莎土比亚还可能参照过无名氏的剧本《克拉姆农爵士和克莱姆德斯爵士》(1570—1583)、锡德尼的《阿卡狄亚》(1590)和伊曼纽尔福德的散文罗曼史《帕里斯墨斯》。[5]有学者认为,有关马伏里奥的描写影射了伊丽莎白女王宫廷里的一位名叫威廉诺里斯的侍臣。[6] 
《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亚较为早期的喜剧作品,因此带有浓厚的莎士比亚早期作品特色。作品采用抒情的手法穿插喜剧的桥段,从而引导读者和观众更加贴近人物的内心。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对于人性之美的赞颂,在几百年后的今天,其笔下的女性形象依然十分生动,令人着迷。
(一)奥利维娅——美丽与气质的代表
奥丽维娅的美丽是高贵而纯净的。在《第十二夜》中,这种美丽不但打动了奥西诺公爵,而且也使得爱慕奥西诺公爵的薇奥拉对她心服口服。而除了无与伦比的美貌之外,更珍贵的还是她的人格与精神。尽管出身于权贵之家,但奥丽维娅却没有被权贵的等级思想所束缚,遇到薇奥拉假扮的男仆“西撒里奥”并爱上了“他”之后,就开始热烈而无所顾忌的开始了对自己爱情的追求。在这一过程中,尽管奥丽维娅也曾顾忌过身份的悬殊,但相处过程中却从未因为“西撒里奥”的身份低下而加以鄙薄。尽管外表柔弱安静,但在爱情的追求上奥丽维娅却显现出了非同一般的主动性以及勇气。在第一次遇到“西撒里奥”之后,奥丽维娅曾托管家将自己的戒指送给“西撒里奥”,并且要求管家对方无论是接受或拒绝都要留下戒指,这一桥段充分体现了奥丽维娅在爱情中的激动与勇气。而尽管之后遭到“西撒里奥”一次次的拒绝,奥丽维娅依然不懈追求,甚至愿意为此放弃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这充分体现了她用于冲破世俗束缚、大胆追求爱情的特点,不但具有浓厚的自我意识,而且敢于反抗既定的传统。哈罗德詹金斯(1959)指出,奥西诺和奥丽维娅在剧情的发展中,学会了如何去爱,如何“以一种新的态度去对待他人,去看待自己”。总体来看,国外学者肯定了莎翁笔下女性形象自由独立的一面,但也有不少批评家认为,该剧人物在精神上存在着自我欺骗的问题。[7]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byzy/563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