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国产电影的过度商业化现象【字数:9963】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国产电影过度商业化现象的主要表现3
(一)电影前期的过度商业化炒作3
(二)影片内容上的三俗现象3
二、国产电影过度商业化现象的主要成因4
(一)经济效益成了国产电影的首要追求4
(二)我国电影从业人员普遍缺乏创新精神5
(三)迎合低层次文化需求导致国产电影的过度商业化6
三、改善国产电影过度商业化现象的防范对策6
(一)国家要加强对电影产业的健康引导6
(二)加强电影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自律7
(三)电影部门要遵循艺术生产规律和重视创新7
致 谢8
参考文献9
谈国产电影的过度商业化现象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电影事业己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链中的重头戏。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电影事业,与计划经济体制时不同,它同时具有了两大属性:文化属性和产业属性。因此,电影不只是文化产品,同时也是商业产品。既然是商业产品,商业化运作就不可或缺,追求票房价值和商业利润就理所当然,无可厚非。但是,电影不只是纯商业产品,同时也是文化产品,确切地说,它主要是文化产品。因此,不考虑电影的经济属性,轻视商业化运作,是不可取的,但忽视电影的文化属性,进行过度的商业化运作,则更不可取。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电影事业蓬勃发展,形势非常喜人。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标志,便是在国内电影市场上,国产电影票房价值的比重,由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以前和国外进口影片相比的望尘茣及到逐渐接近,到现在就已经不仅是并驾齐驱的情形了,虽说不上把进口影片远抛身后,但确实是开始了超越,并成功实现了超越。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609.76亿元,比上年558.3亿元增长9.06%,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7.16亿,比上年16.2亿增长5.93%,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更加巩固。国产电影票房为378.97亿元,占票房总额的62.15%。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82部,其中国产电影44部。纵观全年,票房前十的影片中有 6 部是国产大片。影片《红海行动》以 36.51 亿元票房和 0.93 亿观影人次引领年度市场纪录,登上了年度票房冠军宝座。
这些数据无可争辩的表明,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后转型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经受住了外国电影的冲击,在应对内外艰难的挑战中获得了骄人的成就。但是,在充分肯定国产电影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国产电影也出现了不应忽视的不良倾向,那就是国产电影商业化气息过重和商业化运作过度,不少影片的制作,为了实现票房价值商业利润的极大化,很少考虑甚至完全不顾影片的文化属性,一味地进行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商业炒作,用低俗、庸俗、媚俗内容来获得上座率[1]。国产电影的这个倾向,我们称之为过度商业化现象。这个现象,最近十多年非常突出,呈现出了愈演越烈的趋势,对我国电影的良性发展走向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2]。
一、国产电影过度商业化现象的主要表现
国产电影的过度商业化现象着重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国产电影前期的过度商业化炒作;二是国产电影影片内容上的媚俗、低俗、庸俗现象。
(一)电影前期的过度商业化炒作
先看国产电影的过度商业化现象第一个表现,那就是电影前期的过度商业化炒作。
以导演毕赣执导的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作为样本来举例分析。影片海报设计风格充满诗意,打出的是“一吻跨年”的浪漫主题。宣传营销主要选择在微博、QQ空间、抖音这类有广泛受众的网络社交平台进行。公映时间也极为巧妙独具匠心,影片选在2018年最后一天即12月31日的21:50开场,这样一来,影片结束时恰好是0点0分跨年那一刻,观众可以与最重要的人一起度过一个最有仪式感的夜晚,一吻跨年!
再看看影片几句宣传营销用语:“泥石流不可怕,活在记忆里面才可怕。”“只要看到她,我就知道,肯定又是在梦里面了。”“最后问你一句,跟不跟我一起走?”“特别希望和我一起去看《地球最后的夜晚》的人就是你。”真是句句浪漫且激动人心,让人忍不住生发一睹为快的冲动。实事求是地说,《地球最后的夜晚》商业化宣传营销非常成功:在这个追求浪漫仪式感的年代,和自己心爱的人看一部浪漫爱情片跨年,对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个用来纪念爱情的不错选择,于是影片正式上映前的预售票房便突破性地超过了1.5亿元;首映当日,各地电影院纷纷爆场,一票难求,最终以2.6亿元的收入拿下了票房冠军。
仅就《地球最后的夜晚》正式上映前的商业化宣传营销手段、策略而言,还不能说是过度商业化炒作。判断一部影片的宣传营销是不是过度商业化炒作,关键是看影片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效益[3]。如果观众走进影院看了这部影片,被影片的叙事所深深感动,得到情感的升华和思想上的教益,这种宣传营销就是良性的值得肯定的商业化运作。如果绝大多数观众走进影院看了这部影片,觉得索然无味一无所获甚至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那么,这种宣传营销就是一种病毒式营销,是恶意的过度商业化炒作。
《地球最后的夜晚》正式上映后的实际反应如何呢。许多观众看完后直接吐槽说,叙述混乱、时间错乱、故事支离破碎、角色重叠等等令人昏昏欲睡、看这样的电影是一场灾难,是看过的最难看的电影,没有之一。于是《地球最后的夜晚》正式上映后的口碑一路下滑,差评如潮,次日元旦,票房便遭遇“滑铁卢”,票房只有第一天的4.2%,排名大幅度滑落至单日第五位。2019年01月03日的羊城晚报发表了题为“2018最后的夜晚《地球最后的夜晚》发生了什么?”的文章,对该影片的过度商业化炒作提出了批评。人民网娱乐频道和许多知名网站都予以了转载。
(二)影片内容上的三俗现象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byzy/563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