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论威尔第歌剧纳布科的艺术特色

2021-03-31 14:0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朱塞佩·威尔第是19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家,威尔第在1842年创作了歌剧《纳布科》,并一跃成名,被称为“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歌剧《纳布科》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史诗般的故事。文章将通过对歌剧《纳布科》整体内容的把握,具体分析歌剧《纳布科》中的舞台表演与思想内涵,全面剖析舞台美术与歌剧表演的特色并结合具体作品分析《纳布科》的主题思想与多重内涵中体现出的对爱情、宗教、战争的理解。同时多角度阐述威尔第及其作品《纳布科》对西方歌剧发展的贡献与影响,以此为日后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借鉴。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 歌剧《纳布科》的概述 1
二、 歌剧《纳布科》的舞台表演2
(一)歌剧《纳布科》的舞美设计特色3
(二)歌剧《纳布科》的表演特色3
三、 歌剧《纳布科》的主题思想内涵4
(一)歌剧《纳布科》的爱国主义思想 4
(二)歌剧《纳布科》艺术特色中体现的多重内涵 5
结语6
致谢6
参考文献7
论威尔第歌剧《纳布科》的艺术特色
引言
作为威尔第的成名作,歌剧《纳布科》对威尔第的创作和口碑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威尔第更是以歌剧的形式表达出当时意大利人民反抗奥地利侵略势力的毅力和决心,蕴含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1]。笔者将以极具代表性的多明戈版的《纳布科》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结合现场演出效果对歌剧《纳布科》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希望为今后研究歌剧《纳布科》的学者提供一些借鉴。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把握歌剧大师威尔第的创作风格。
歌剧《纳布科》的概述
1813年,意大利迎来了其历史上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之一的威尔第。威尔第的出现与成长对浪漫主义时期的意大利歌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他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威尔第创作了许多享誉世界的意大利歌剧,如《弄臣》、《茶花女》、《奥赛罗》、《阿依达》、《纳布科》等[2]。威尔第用他特有的才华以歌剧的形式向世人讲述了自己对爱情、生活、信仰、仇恨乃至战争的理解,可以说威尔第是意大利歌剧史上最伟大的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歌剧作家之一。
在威尔第生活的年代,他的祖国意大利正处于被外族人侵略被异族压迫奴役的危难之中,此时的意大利硝烟弥漫、民不聊生,急需人民的觉醒和反抗。因此,那时的艺术家的首要任务就是唤醒人民的反抗意识。具有强烈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的威尔第被当时的国家劫难所唤醒,毅然决然的投入到保卫祖国,唤醒人民的斗争中去[3]。1841年,歌剧《纳布科》诞生了,威尔第将他对外族侵略者的痛恨和对祖国的深切同情与关心全部融入到了这部歌剧中,以极高的爱国热情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史诗级的故事。《纳布科》作为威尔第的第三部歌剧,在当时的意大利收到了极高的评价,1842年春,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演了当时还默默无名的威尔第谱写的四幕歌剧《纳布科》,引起了意大利歌剧界的极大反响[4],《纳布科》以合唱统领全剧,用宏大的群众场面表现了强有力的戏剧冲突,现场观众被深深地打动,演出结束后持续不断的掌声和欢呼声足以说明这部歌剧的成功,在这部歌剧首演后的每天晚上歌剧院都会上演《纳布科》,并连续几个月,每晚都座无虚席[5]。《纳布科》可以说是威尔第早期最出色的作品,不管是合唱部分还是表演部分都展现出了威尔第的创作特色,威尔第用独特的手法将歌剧的传统创作方式与新的立意体裁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让其效果更加的磅礴、壮观[6]。
《纳布科》取材自圣经旧约全书中的故事,表现的是公元前587年希伯来人与巴比伦王国的史实。故事讲述了巴比伦的国王纳布科率领军队统治了希伯来人(又称犹太人),希伯来人的圣城耶路撒冷被占领并一直被纳布科所奴役着[7]。然而纳布科的小女儿费蕾娜被希伯来人俘获来到了耶路撒冷的圣殿以迫使纳布科收兵撤退。希伯来人的大祭司撒迦利亚激励希伯来人并将费蕾娜交给耶路撒冷的王子以实玛利,怎知二人相恋,以实玛利力劝费蕾娜逃走。同样深爱着以实玛利的纳布科长女阿碧凯利攻入神殿并发现二人原来相恋,阿碧凯利威胁以实玛利放弃费蕾娜,纳布科同时闯入神殿并与大祭司撒迦利亚发生冲突,撒迦利亚试图以杀死费蕾娜威胁纳布科,却被以实玛利制止并救走了费蕾娜,愤怒的纳布科下令烧毁耶路撒冷神殿,而以实玛利也被希伯来人咒骂为叛徒。至此第一幕结束,以及其充实的戏剧冲突将观众带入到故事中来。
第二幕和第三幕的剧情则是主要围绕阿碧凯利和纳布科之间的权利斗争展开的,同时穿插费蕾娜和以实玛利的爱情以及希伯来人所受到的苦难[8]。在希伯来人的圣殿被烧毁后,纳布科任命费蕾娜为摄政王,同时阿碧凯利发现了一些文件并证明了她并不是纳布科亲生女儿而只是一个奴隶,阿碧凯利心生憎恨并妄图与巴比伦的大祭司比尔一起发动政变。费蕾娜改信犹太教,以实玛利与希伯来人和解。阿碧凯利散布谣言并以纳布科已死为由要求费蕾娜交出王位,在混乱之际,纳布科闯入并声称自己是上帝,亵渎希伯来人的信仰和神灵,结果其受到上天的惩罚被一道雷电击昏,而皇冠也被阿碧凯利夺去。在被夺去王位之后,纳布科沦为阶下囚,他祈求准备杀死费蕾娜和所有希伯来人的阿碧凯利赦免自己的小女儿,此时的阿碧凯利欣喜若狂。此时此刻希伯来人聚集在幼发拉底河畔希望重返家乡,并集体合唱了举世闻名的《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歌词中回忆了曾经美好的生活,并诉说着被奴役后悲惨的命运,“痛饮杯中的苦酒,悔恨得泪流满面,对祖国无数次地歌唱,歌唱往昔美好的时光,为什么你沉默不言[9]”。
在歌剧的第四幕纳布科看着将要被处死的费蕾娜,无能为力的他在绝望之际向上天忏悔,承诺会归信于神并重建耶路撒冷的神殿。纳布科得到了神的原谅并在赶来的亲兵的协助下惩罚了所有叛国者拯救了费蕾娜和希伯来人。阿碧凯利服毒自杀并在死前恳求费蕾娜的宽恕。最终,耶路撒冷的大祭司撒迦利亚宣布纳布科为上帝的仆人,即“万王之王”。
歌剧《纳布科》的舞台表演
歌剧《纳布科》从其诞生到现在,几个世纪中出现了无数个版本,而每个版本的《纳布科》都各有特色,却又有异曲同工之处,这足以证明威尔第在歌剧中所添加的细节部分是被世人所认可的,不论演员和剧场如何变动,《纳布科》中属于它自身的特色却永远不会被改变。2017年1月7日在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的《纳布科》是最新也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版本,此版本仍然由歌剧大师多明戈领衔主演并配以交响乐团,交响乐团位于舞台正前方的较低位置,与舞台表演完美契合,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同时也完整保留了原作的时代背景与特色。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byzy/56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