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喜剧电影中的悲剧色彩研究【字数:11701】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文献综述 3
2.1 国内研究概况 3
2.2 国外研究概况 4
第三章 故事情节的悲剧色彩体现 6
3.1 社会阻碍塑造悲剧色彩 6
3.2 多样化剧情表达方式丰富悲剧色彩 7
第四章 人物形象塑造的悲剧色彩体现 8
4.1 香港社会底层小人物缺少发展空间 8
4.2 现实主义手法烘托悲剧色彩 8
第五章 场景描绘塑造的悲剧色彩 10
5.1 情景对比 10
5.2 声画对比 10
5.3 内容对比 11
第六章 周星驰悲剧色彩的价值体现 12
6.1 悲剧色彩鲜明的时代价值 12
6.2 悲剧色彩下的社会讽刺 12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周星驰喜剧电影中的悲剧色彩研究
摘 要
周星驰的电影是我国喜剧电影发展史中极为重要的财富,其以自身电影中对喜剧表演的理解和独到的表现方式,成为了一代人记忆中重要的电影形象。周星驰电影作品中对于喜剧元素的塑造与针对性表达具有极强的掌控,其常在喜剧中用悲情做电影内核的体现,达到对作品本身的升华。周星驰的电影作为中国喜剧电影的一个里程碑,己经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尤其是他在影片中刻画的一个个具有鲜明特点的小人物更是深入人心。
周星驰创造性地在喜剧电影中融入悲剧因素,将一种新的生命力注入喜剧之中,使其具有了一种新的审美价值。笔者首先从周星驰的出身背景及其个人经历着对其所拍所演的喜剧电影进行概述,其次深入探究其喜剧电影中故事元素的悲剧色彩、喜剧电影中角色设计的悲剧色彩、喜剧电影中场景设计的悲剧色彩,从而揭示周星驰电影中所呈现的悲剧色彩,希望能够为后来中国电影喜剧产业发展与新时代喜剧作品理解提供更多的视角与解读方向,使得对周星驰电影的解读能够针对于其电影中感情表达而实现共情理解。
引言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上世纪香港电影节蓬勃发展的时期,周星驰以其独到的电影表现力和表演方法成功在香港地区开创出新型的喜剧电影,其创造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喜剧模式。周星驰是香港“无厘头”风格的开创者,也是香港“无厘头”风格的代表人物。
1.1 选题背景
在周星驰电影作品的感情表达与故事发展中都能够明显发现,周星驰电影中的“无厘头”电影仅仅是对角色塑造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以此种方式进行对故事背后深刻内涵与相应意义进行表达与演绎。周星驰电影作品中往往通过寓庄于谐,透过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主人公表象,塑造个人在悲剧色彩社会或是个人身份中对发展与反抗的思想表达。[1]因此周星驰电影作品中常存在一种独特的悲伤主义色彩,其涉及到感情、个人发展、亲情等。并以这种独特的悲伤色彩带给观众全新的喜剧观影体验。[2]
周星驰电影中常常存在一类“小人物”,这些小人物都是受到社会发展遗弃或是自身生活能力不足的市井民众,其或是身怀绝技,又或是努力追逐梦想,但是其总会遇到不公的社会与强烈的环境反抗,因此其电影中小人物对于命运的反抗总是不遗余力的,周星驰塑造的小人物均在反抗命运与社会的不公,并以此种故事发展将故事的悲剧情节直观呈现于人物塑造中,产生一种面对生活困难的无助感。[3]
本课题从我国近代喜剧电影入手,从我国喜剧电影规模性商业化后呈现出的“刻意喜剧”,在研究角度上实现了创新。同时,本文对周星驰电影作品中具有的社会文化意义进行分析,实现对我国周星驰电影作品的研究发展。课题主要围绕周星驰喜剧电影中故事情节的悲剧色彩、人物塑造的悲剧色彩、场景描绘的悲剧色彩以及周星驰电影中悲剧色彩的价值这几方面阐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
1.2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阅读、收集和总结相关文献、论文和期刊,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2)资料收集法:在图书馆、网上搜集有关资料。
(3)案例分析法:为了更加全面的分析周星驰喜剧电影中的悲剧色彩,在文章中纳入了周星驰的多部作品,举例分析了周星驰电影中人物的特征,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从而使我们对周星驰喜剧电影中的悲剧色彩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概况
喜剧是戏剧形式的延伸性发展,起源于世界戏剧平民化发展,早些时候的喜剧从古希腊农民收获季节发展而来,当时的农民在收获季节与狂欢节中扮演成各式动物,在之后发展演变成为一种娱乐民众的戏剧表演方式。[4]
近年来,中国喜剧电影得到了繁荣发展,提起中国喜剧电影则不得不想到其代表人物—周星驰。作为中国的卓别林,周星驰是中国华语喜剧片的标志性人物,是名副其实的“喜剧之王”。 在郭凯的以《喜剧之王》为例研究中,作者将周星驰在其成长过程中对社会限制的反叛意识与对现实社会自由发展的憧憬表达在剧情的设计中,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悲剧性的电影艺术产生了独到的社会理解和社会认知。[5]周星驰自八十年代末正式踏入电影界以来,已演出超过五十部电影。作为香港喜剧电影的继承者和升华者,周星驰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喜剧电影,创造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喜剧模式。
同时,李通在《解构主义视角下的周星驰电影研究》中,通过对周星驰悲剧手法将周星驰电影的悲剧性表现手法与欧洲传统悲剧剧目进行表达手法、塑造的社会阶层等多方面进行塑造,分析了其对阅读过有关电影内容的群体产生了何样的认识与影响,深度对周星驰电影进行了解剖和阐述。[6]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byzy/608743.html